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一生创办近 400 所学校,独自撑起一座城


到了周日,竟然不是“每周一问”,是不是很惊讶?因为我们下周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每周一问”,所以今天暂停一次,请等待惊喜!


你的学校,是否也有一座逸夫楼?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邵逸夫,曾捐助内陆教育事业的资金达 25 亿元,以其名字命名的教学楼遍布中国。而在清末,同样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是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的创建者之一,更创造了近代中国最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包括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围绕教育,他出资建立了当时最先进的小城……


下文转载自 LCA(ID:L-Contemporary-Art ),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在 1920 年出版的世界地图中,没有上海,没有杭州,没有南京,但有一座城市却被醒目的标记出来,那就是南通。


在 100 年前的这座城市中,有中国最先进的公共生活设施、教育资源、陆路水路交通网及轻工业厂区——那里有幼儿园、养老院、医院、公园、大学、职业学校、残疾人学校、剧院、公共体育场、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造船厂、纱厂......


这些都得益于一个人,并且几乎都由他一个人出资建立,这个人叫张謇( 1853 — 1926 )。


张謇参观大学留念


幼年时,张謇的家庭并不富裕,以耕种为主业。那个时代,社会底层进入上层的唯一方式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父亲因此给他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张謇 5 岁可全文无误的背诵《千字文》,16 岁中秀才,成为江苏本地的文化名人。仕途貌似一片坦途,他也本可高官无忧,但却在 1894 年的甲午年选择了另一条路。


这一年,他第 5 次进京赶考,终于金榜题名,中得状元,大魁天下。这一年,中日甲午海战,清廷惨败,举国震惊。这一年,父亲去世,他回老家守制 3 年,国与家的概念被重新考量。


这一年,他开始筹备举世闻名的大生纱厂。这一年,少了一位官员,多了一位实业家和教育家。这一年,他 41 岁。


甲午海战的序幕丰岛海战


甲午海战的失利,使张謇从“天朝”的美誉中惊醒。他深信唯有教育可以救国,但教育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资金何来?唯有创实业。这就是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最初原因。


与绝大多数实业家的目标相比,张謇显得更为崇高。


大生纱厂的名字中,“大生”取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的最大恩德,是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环境,让各类生命各得其所,安身立命。


遵循“大生”的出发点,张謇终生不计代价的行慈善,但这也为他的破产埋下了伏笔。


大生纱厂


张謇先后奔走于上海、南京、南通、海门等地了解情况,开始创办实业。他看到南通一带棉花种得多,产量高,于是决定先在南通办棉纺厂,就地取材。


经过多方筹集资金,大生纱厂于 1899 年最终建成。那时的中国,连一台像样的棉纺机器都没有,但在遥远的南通小城,张謇却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曼彻斯特,进口到了最先进的纺织机器。


由于两江总督张之洞对轻工业的支持,再加上张謇经营管理得法,大生纱厂发展很快,在当时的国内成为一战前唯一成功的纱厂。


为了解决纱厂的原料和产品运输、销售问题以及机器设备的维修等问题,张謇以大生纱厂为基础,先后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广生油厂、大隆油皂厂、泽生水利公司、大中通运公司、大达轮步公司、外汇三轮公司、船闸公司大昌纸厂...等30多个企业。另外,张謇还设立了淮河银行,兴办了一些旅馆、浴室、饭店之类的服务性企业。至此,一个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包括工业、农业、金融、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企业体系形成。


从 1899 年到 1921 年的 23 年中,大生纱厂逐渐壮大,最终发展为横跨多个行业的商业集团。


南通大学


如果去查阅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通大学……的校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创建者的行列里都会有一个人的名字——张謇。


1902 年,当大生纱厂刚刚盈利的时候,张謇开始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兴办学校。


“一国之强,基于教育,兴学之本,惟有师范”,张謇的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在亲友的支持下,他于当年创建了通州师范学校,希望首先培养更多的教师。孙中山曾评价张謇的师范学校“开全国之先河”。


在此后的 20 年中,他又陆续办起 370 所小学、6 所中学和近 20 所大学,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教育系统。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实业的需要,张謇陆续开办了农业学校、纺织学校、商业学校、刺绣学校和女工传习所等职业学校。


最为人称道的是,张謇还办了一所盲哑学校。


总之,凡是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所具有的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几乎都被张謇学习过来,这算是近代中国最为完备的教育体系。也在这 20 年中,世界各国的学者、知识分子如杜威、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纷纷来到南通讲学,学术氛围异常浓厚。


南通医院


在完成这些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张謇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粗略统计就近千万元,当时的物价是 100 公斤大米仅售 1 元。除去教育支出,张謇还投入了巨大资金进行城市建设,将南通带进了全球视野中。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曾说:“张謇先生经营的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城市建设虽然不是最早、最大,但是属最好,是近代城市建设的典范”。


20 世纪初的南通,超乎我们的想象:


张謇认为“气象不明,不足以完全自治”,于是筹划建造了国内第一个民办气象台——军山气象台;


张謇在日本考察时,对博物馆有更直接的感受,回国后他连续两次上书清廷,阐明创办博物馆的意义,都被清廷搁置。1905 年,他把建设中的南通植物园改为博物苑,集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和图书馆为一体;


张謇认为戏剧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种传授教育的方式。为了利用戏剧改良社会风气,培养新一代演员,他于 1919 年建成南通伶工学社。京剧大师梅兰芳称南通伶工学社是“开风气之先,惟一的一个训练戏剧人才的学校”。


其他的城市基础设施如公路、公园、公共体育场、医院……一应俱全。


张謇


张謇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阶层,没有得到清廷的资助,加上那时国家的经济政策仍未走出小农时代的框架,商业活动处处受到牵制。


在这样的环境下,张謇不计代价的进行教育及城市建设还是导致了大生集团的下滑。到 1921 年,大生的危机开始出现,产生了负债。


也是在这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南通的许多水利工程摧毁,阻断了大生的运输。1922 年的棉纺织业危机,导致张謇的事业全面崩盘。这一年,刚好是他的 70 大寿。


1926 年 8 月 24 日,张謇在南通病逝。出殡之日,南通万人空巷,近乎全城民众都赶来为他送行。


江苏南通市的啬园,是张謇的长眠之处。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张謇墓被红卫兵当做“四旧”砸毁。


挖开坟墓后,众人看到的只是: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把折扇,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分别装着一粒牙齿,一束胎发。


天之生人也,

与草木无异。

若遗留一二事业与草木同生,

即不与草木同腐。


张謇的这句话,既是他一生的写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实业而无教育,则业不昌”
张謇与20个近代中国之最
张謇生平大事件年谱
弃高官不做,身价40亿让无数富豪羞愧,可他还是一败涂地......
南通:张謇从未远去
南通日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