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白练与瞎练

太极拳训练中存在白练与瞎练的状况。白练枉费时日,收效甚微,瞎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故初学者及已学练数年而进益甚微者须警惕白练与瞎练。事物总是相比较地存在着,懂得什么是白练与瞎练.便会予以警惕.从而促进正练并练之有效。
    先说白练的表现:
     先学套路,后学理法。此现象很普遍。即先依样画葫芦,葫芦已画熟,再去学理法,理法明于心.葫芦不可改。结果葫芦是葫芦,理法是理法。意不在先手在先.不静不松盲目练,清静拳境不探求.招式套路急求成。有练二三年还体验不到清静拳境的味道.还不知道意对神意气与动作的调遣,还不知道太极的大乐趣、大愉悦在哪里。这种类型的习拳者尽管也经年累月地划弧走圈,但毕竞只是停留在丰富生活内容的初浅层面上.实属遗憾之举。故须十分明确。套路与理法同时学习.互相彰显。如若不然,再练三五年还是白练。因为一万次的白练加起来还是等于白练.
     再说瞎练的表现:
     一、姿势错误:如立身欠中正。下颏过于回收.头部俯仰成弊,腋贴身或腋离虚太过,两肘翘张,两肩僵紧.不明确身中垂线.运腿时膝过脚尖.手动不能从胸口出入,盘拳没有十字中心意念。开合不能经十字中心往返贯串。身紧体僵或身疲体软等。
    二、拳掌错误:表现在拳掌变化没有半握拳的过渡,以腕言有折、坐、塌表现。以手变勾言,勾尖僵硬.手指肚紧捏。出拳正斜反侧。铿锵用力或横拔或直杵.没有内劲的培养等。
     三、运行错误:表现在“入门五步”上.动作含混.不能体现以腰脊为主宰.以丹田为核心的拳法。以掤为例,身型手势下沉,拙力僵硬,不能表现心意引领.“掤在手臂”的要则,没有弹簧外向,水负舟行的感觉。没有棚内劲的运行或者运行错误。盘架错误的综合表现是不懂用意之窍在不执意、不经意.身子要松静与松沉。
     有的只求外形、外招,不求内气、内劲、内术等。有的瞎练者不顾身体情形、年龄层次,单一追求形似,发刚猛之力.求踢腿之高。追压腿之低等,更有甚者,瞎练的人盲目引进硬气功铁砂掌铁布衫、少林散打的训练方法.呼吸努气、憋气、损气等,忘却了“一身舒适万法宗”的太极原则。
     瞎练是导致假太极与坏太极的根因。长期瞎练者练坏膝盖练坏腰.练坏了脊柱练坏了颈。有的原有慢性病没有得到控制与治疗.反而加剧。 克服白练与瞎练的办法很多。主要是提高认识、落实流程、练悟结合三条:
     一、坐下来学习与钻研拳理拳法。关键在于掌握理法、心法。一项项落实,不要贪多求快.急于求成。注意“拳打半步巧”。先从半个动作落实,即吾所言之先练就“种子”招式。然后逐一拓展。
      二、观碟、读书、拜师、访友,相互交流,拓宽视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三、练悟结合。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练太极,要练与悟结合。太极拳是学会、悟会的.更是学精、悟精的。如此,方可克服白练与瞎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太极要警惕白练和瞎练!拳友们必须注意! / 武人
【太极拳】这样练太极,还不如不练!!!
练太极,千万不要把拳学死了
[转载]八卦掌推敲
太极拳的路上没有捷径与秘诀
洪公喻生活来体验拳法,解读拳论“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之“近”与“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