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俗语:“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到底什么意思?
userphoto

2023.04.03 辽宁

关注
俗语,顾名思义,便是约定俗成,通俗易懂的话语,是古代人们对于生产生活经验的一种总结,言简意赅,历久弥新,富含深刻的道理。而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又如何来理解呢?


“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字面意思是说:即便是儿孙满堂,也可能落得孤独终老的收场。

古人觉得"多子多福", 娶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让家族人丁兴旺起来,而古人对数字也有着很深的讲究,像“三”、“六”、“九”这样的数字通常是虚数,表示繁多的意思,所以"九子十三孙" 说明了这个家族人丁兴旺。

古人又有根深蒂固“养儿防老”的想法,但现实中,很多孩子奉养一个老人时,却经常出现“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以至于大家常感叹地说:"一个妈可以养活一堆子女,一堆子女却养不活一个妈。"


在古代农耕社会,物资匮乏,生活十分不易,一家人全靠着年轻力壮的男人,承担起养家的重担,赶上饥荒年代养妻活儿都不容易,所以古人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希望多生男丁,可以让家里过得好一点,生了女儿也是要早早给她嫁出去,为家里省下粮食。

父母尚且因为生活不易,节省粮食让女儿早早嫁人,父母老了以后,无法劳作时,一个儿子的,就留在这个儿子家中养老,没挑没捡,孝顺不孝顺也要听天由命。

但老人儿子多的,儿子们自己也有家,也要养妻活儿,过得十分不易,而人性都是只能看到自己身上的苦难,所以难免希望其他兄弟可以多分担些,多照顾老人。

即便到了物资丰富的现代,有时候孩子多了,也比较容易引起纷争,尤其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有些子女们就会开始计算老人给谁花的多,对谁付出的多,得到多的人,也会觉得老人又不是养了我一个,大家都有赡养的义务,结果兄弟姐妹互相推诿,却不知道这种场面,看在老人的眼里,会有多心寒。

正如《红楼梦》里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我国古代一直在提倡"百善孝为先”,甚至把24个孝子的故事,编制成《二十四孝》,让大家把孝道传承下去,永远不要让生养我们的父母心寒,也希望“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的这句俗语远离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老祖宗两句至理名言,句句现实!
农村俗语:“清明祭拜有禁忌,两种坟前莫跪拜”说的是什么意思?
俗语: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是什么意思?孩子多不好吗?
俗语:养儿莫养俩,养俩轮官马;养儿莫养仨,养仨没有家,何意?
俗语:老人招人嫌,死后欠三年,是什么意思?蕴含深刻哲理
农村俗语“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老祖宗真是用心良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