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生拎着36个馒头参加殿试,馒头吃完还没交卷,康熙说:状元就是你了
userphoto

2023.10.08 辽宁

关注

清朝时的殿试要一天的时间,考生们只能自带干粮入场,因为解手不方便,大部分考生都会少带点干粮果腹。

康熙时期却有个考生长得人高马大,身材肥胖,拎着36个馒头就来考试了,他的答题速度也堪忧,馒头全都吃完了,卷还没答完呢!但他最终却被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钦点为状元,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

这个考生名叫李蟠,出生于江苏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父亲李弇是南明弘光年间的拔贡。李蟠天资聪慧,在父亲的教诲下,他发奋读书,一直以参加科举实现政治抱负为终极目标。
李蟠在38岁时考中了举人,紧接着又通过会试成为了贡生,殿试是科举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重要的考核,贡生们要在太和殿前进行长达一天的笔试,大家只能自带干粮人场。
由于考场解手没有那么方便,还可能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大部分考生只会带很少的干粮用来充饥。
-2-
李蟠跟其他文弱书生不一样,他长得人高马大,体型肥胖,饭量也大得惊人,所以拎着36个馒头就来参加殿试了。考场门口的侍卫从没见过考生带这么多吃的,怀疑李蟠是不是想用馒头作弊,就把馒头都掰开了,结果真的就是馒头而已。

李蟠进入考场后,也不像其他考生那样文思泉涌,下笔成文,他一边吃馒头,一边思考,一边答卷,等到半夜时其他考生早已交卷回去了,唯独李蟠36个馒头都吃光了,试卷还没写完呢。考官连着催了好几回,直到四更李蟠才交上了考卷。

第二天,考生带着36个馒头上考场,直到四更才交卷的事迹传到了康熙皇帝的耳中,康熙皇帝不但没有怪罪李蟠违规,还对他的答卷产生了兴趣。

康熙皇帝看到李蟠满满的答卷后,觉得李蟠确实是个人才,他对政事、吏治、河防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被康熙皇帝钦点为一甲进士第一名,授官翰林院修撰。

-3-

康熙皇帝十分欣赏李蟠正直不阿的性格,委任他做了顺天府的乡试主考官,为朝廷选拔人才。
李蟠为官清廉,不循私贿,坚持任才唯贤,从乡试中挑选出许多有真才实干的人,像鄂尔泰、史贻直、杜讷等都成为了清朝的一代名臣,鄂尔泰到了乾隆年间更是成为了总理大臣。
李蟠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有人散播谣言,说他在主考乡试中徇私舞弊。康熙皇帝相信李蟠的为人,没有理会。
后来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戏曲家孔尚任创作了一部以舞弊案为原型的戏剧《通天榜传奇》,此剧在京城宣播后,闹得满城风雨,李蟠也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些落榜的考生们都愤愤不平,激起了民愤。
康熙皇帝为了平息这场纷争,只能将李蟠流放关外,又将李蟠在乡试中选中的那些举人重新复试。结果这些举人全都是真才实学,无一人落榜,而李蟠却在关外流放了整整三年,才回归故里。
后来康熙帝南巡,打算再起用李蟠,但经历过官场沉浮的李蟠,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一心参加科举实现政治抱负,拎着36个馒头上考场的考生了。
他对官场早已心灰意冷,无意为官,直到74岁逝世,都没有再踏入仕途。
结语:

李蟠这一生是“成也科举,败也科举”,科举考试让他步入仕途,实现了政治抱负,同时也让他含冤莫白,流放关外。他本是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的好官,却被伤得心灰意冷,不愿再踏入仕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一考生抱着36个馒头参加科举考试,康熙看文章后:你是状元了
清朝一考生,抱着一麻袋的馒头参加殿试,康熙:状元就是你了
清代一考生抱着装馒头的麻袋参加殿试,康熙说:你就是状元了
考生扛一麻袋馒头去殿试,边吃馒头边答卷,皇帝大喜:状元就你了
别人靠写文章夺状元,此人却靠吃馒头当上状元,事后还被康熙赞赏
清代有一考生抱着装馒头的麻袋参加殿试,皇帝:你就是状元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