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5岁之前,用三种方式投资自己,是对中年最大的远见

作者:洞见ADC

时间是一条不断向前的河流,你终会走到我现在的位置。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简宁朗读音频


在网上看到一段话:

人们普遍会在35岁前后经历一些认知变化,年轻时看重的某些显性优势,如相貌、财富、学识等,会逐渐让位于自律、耐心、踏实等隐性品格。

因为这时,需要借由时间验证的真相已初现端倪。

一朝的优势,可能来自于一时的运气。

但贯穿一生的资本,都离不开长远的谋局。

人生下半场,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来源于你年轻时,对自己中年的投资。

01

  • 投资身体,为中年之健美而运动。

《美国医学会杂志》曾刊登了一则研究:

美国西北大学某研究小组花了20年,跟踪了3500人的健康状况。

最后发现,一个人不管运不运动,到了中年后,身体都会有发福的迹象。

但坚持运动的人,比其他不爱运动的人,平均体重增幅少4.3公斤,腰围少增加3.2厘米。

并由此得出结论:

如果你不想中年时体态变得臃肿,最好在年轻时就开始锻炼,并一直坚持下去。

因为运动,能延缓你体重的增幅,减少身材走形。

在《惊人的超慢跑》一书中,作者梅方久仁子,讲到自己的故事。

她从小就不爱动,读书期间,体育成绩一直都不合格,爬个楼梯都气喘吁吁。

后来成为了职业作家,全天都坐在电脑前写作,唯一的运动量,就是吃饭时动动筷子,睡觉时翻个身。

到了30岁那年,她开始腰腿无力,体重也直线上升。

有一次,她坐地铁时看到一位中年女子,因为太胖,被其他人误以为是孕妇而让座。

她就下定决心,自己中年后,一定不能成为被人让座的人。

于是她开始跑步,跑不动,就从慢跑开始。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长久不运动,身体吃不消,她慢跑一公里,就花了整整10分钟。

后来她天天逼自己出门锻炼,慢慢就适应了节奏。

从一公里,到五公里,再到最后二三十公里的半马,仅仅三年的时间,她就从一个不爱动的胖子,变成了运动达人。

身边朋友们都说她和之前,判若两人。

坚持运动,是抵抗时间洪流,实现逆向生长的最佳秘密武器。

国外知名的艺术文化社区Boredpanda,曾发表过一组照片:

一位胖胖的女生,甩掉身上的赘肉后,最后美到连自己都认不出。

满脸油腻的中年男子,自从开始健身运动后,化身成了干净帅气的型男,魅力四射。
一对胖胖的年轻夫妇,婚后一起减肥,等他们再次拍合照时,和婚纱照有了天壤之别。
三十岁以后,每个人的头上,都顶着一把刀。

你若每天久坐不动,胡吃海喝,岁月就会变成一把杀猪刀,对油腻肥胖的你,痛下狠手;

你若开始运动锻炼,岁月就是一把美容笔,一笔一画勾勒出最完美的人生模样。

翩翩少年,是翩翩到中年,还是蜕变成挺着啤酒肚的大叔,都取决于你当下的选择。

现在的你,每一天都是在为你的明天而运动。

你流过的每一滴汗,都是对衰老发出的子弹。

02

  • 投资头脑,为中年之清醒而读书。

散文家刘烨园老师说过:

“人有两个胃,一个在下面,是物质之胃;一个在上面,是精神之胃。”

中年,是焦虑升级的年纪,物质之胃和精神之胃,此刻都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

我们疲于应付各种麻烦,不断和外界的压力作战,在最浮躁的时候,也渐渐忽略了内心的贫乏。

于是,迷茫就开始了。

之前看到过一个故事。

有位年轻人,以前读书的时候,游手好闲,早早就辍学去打工。

他在城里的工地上干最苦最累的活,却只能混个饱饭,连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

每天浑浑噩噩,他的心理也渐渐扭曲,便集结了几个同样出来打工的农村青年,他们结拜兄弟,去干一些偷鸡摸狗、顺手牵羊的事。

这种日子,一混就混了好多年。

后来的某一天,他又和一群同伴在街上闲逛。

路过一个卖书的书摊时,他习惯性地“顺走”一本书。

回到住处,闲来无事的他,就拿起这本书来看,结果书里的一句话,像一颗石子一样扔进他心里。

“一个人一生中总有个觉悟时期,而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命运。”

这本书,是《平凡的世界》。

那个不成器的年轻人,叫康鹏飞,现在是宁夏的一位农民作家。

他被那句话刺激后,拿起《平凡的世界》,整整反复看了五遍。

将近30的他,终于顿悟,不能再这样混下去。

于是他主动找到书摊的主人,坦白了偷书的经历,把书钱给摊主。

此后每次有空的时候,他就会阅读各种文学书籍,并开始写一些自己的生活感悟。

渐渐地,他开始自己写书。

多年来,他累计发表文学作品十余万字,小说《夜班车》获得全国首届文学鲲鹏奖。

事后回忆起过往,他不禁感慨:

要不是当初看到了路遥先生的作品,他现在肯定也和那几个同伙一样,落个牢狱之灾,悔恨终生。

想起梁晓声的一句话: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胡歌遭遇车祸后,在怀疑人生时,是黄磊推荐的书,还有易中天的《百家讲坛》陪他度过。

翻译家许渊冲,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在《与神对话》中寻找到了治愈。

樊登工作压力大,差点抑郁的那段时间,在《论语》中找到了解救自己的答案。

当你感到迷茫的时候,内在的动力紊乱,就需要某种外在力量拉你一把。

而读书,就是获取这种力量最便捷又最有效的方式。

读书也许无法直接改变人的命运,但是它会用它的方式治愈你,让你实现自我的觉醒。

读书也许没法立马帮你解决眼下的难题,但它会一点一滴地帮你成长、养你精神。

当你通过读书不断成长蜕变,最终将获得冲散一切困惑的力量。

03

  • 投资能力,为中年之财富而工作。

之前看到一则漫画。

有一棵苹果树,第一年,它结了10个果子,结果9个都被摘走,自己只剩下1个。

于是,它心生委屈,自暴自弃,下定决心不再生长。

第二年的时候,它只结了5个果,最后还是只剩下了1个。

它自我安慰道:既然努不努力,结果都差不多,那又为何还要努力呢?

它越想越心安理得。

最后结的果越来越少,直接被人砍去当柴烧了。

这个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

可它没讲完的部分,更令人深思。

因为它忘了,它本来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50个果子,第四年结100个果子……

等它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其实都会微弱到被忽略。

其实人也一样。

有时候,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结果怎么样,自己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你选择混日子,选择在工作上敷衍。

哪怕你是个好苗子,但不愿意成长,最后也只能面临被砍掉当柴烧。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

如果选择安逸,选择躺平,久而久之就会心生懒惰,被消磨意志。

之前我在报社工作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出去采访了一个重要人物。

采访结束,领导给刚入职的大学生交代了一个任务。

让他根据采访录音,和手写的采访记录,做成word,然后打印出来。

原本以为打字校对,至少也得花费一天时间。

可没想到,实习生在下班前,就把它交了上来。

更关键的是,在交上来的文件里,没有发现一处错误。

一问才知道,他利用工具,先将录音转为文字,然后再把手写版扫描上传,最后对着原音频和原手稿核查,没一会儿就搞定了。

老同事看到后,感慨道:你拿什么去跟年轻人比?

比效率,他们会利用工具,有的甚至彻底颠覆了我们认知;

比脑力,现在年轻人普遍高学历;

比体力,人家年轻气盛,加班加点也不怕……

人到中年,稍有懈怠,你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

不想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前浪就必须攒好足够的能量。

在中年到来之前,不遗余力地投资自己,逼自己去学习新东西,逼自己成长。

工作不仅是为了暂时的收益,更是一场有远见的投资。

职场如磁场,当你把精力都花在提升个人能力素质,投资在个人见识和阅历上,你才能丰富你内在的能量。

你现在对工作的投入,其实也是在为中年的自己,留一条后路。

04

  • 投资自己,是对中年最大的远见。

很多年前,在我毕业的时候,大学教授送我们一段话,今天也分享给大家:

“时间就是一条不断向前涌动的河流,今天的你们站在大河上游,我站在下游,这一路走过来,我看过夹在两岸的桃花,也穿过旋涡深处的黑洞,终有一天,你们也会走到我现在的位置。”

不管未来你们会遇到什么,会流向何处,我都希望你们始终都能坚持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能让你赚钱的。

沉下心来,好好经营你的事业,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第二件事,是能让你保持好身体的。

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去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第三件事,是能让你保持充足创造力的。

走出学校大门后,也不要忘记读书,知识才是最厉害的武器。

一个人在中年以前,都属于成长积累期,其体能、思维、性格等因素,都决定了你中年以后过怎样的生活。

趁还年轻的时候,努力投资自己,就是对中年最大的远见。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年之前,用这三种方式对待自己,未来会持续受益
35岁分水岭,你的人生投资有远见吗?
坚持在冬天带孩子游泳的,都是有远见的家长
天天去健身房练,却不知道健身房这10个雷?怪不得你越练越虚!
健身锻炼前,必做的6个热身动作,让身体先热起来
户外运动的最佳时间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