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砥临古·篆隶篇】——石鼓新生(三)

石鼓新生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刻石,文字处在大篆向小篆衍变的过程之中。与秦统一六国后李斯所作的《峄山碑》等相比,《石鼓文》无论在线条、结字诸方面均属大气。李斯小篆或因文字改革之故,有过于标准化之嫌。当然,这种标准化仍筑基于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形式,《石鼓文》与小篆之间的关联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清末民初吴昌硕先生擅写《石鼓文》,其雄厚参差,已经超越石鼓文原刻。《石鼓文》在现当代的影响,很多因素与吴昌硕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吴昌硕使《石鼓文》得到了升华。吴氏《石鼓文》,显然把原来匀整的结构作了很大调整,使其左右错落有致,形式感大大拓展。吴昌硕也可以被认为自清代中期碑学兴起以来,对2009年篆书结构领悟最为深刻的书法家。不唯如此,吴氏又将石鼓线条写得浑厚朴茂,其线之粗实,在近代篆书家中亦少见。不过,吴昌硕没有把写石鼓的浑厚雍容融入他的行草书创作之中,不然的话,吴氏在近现代书法史上的地位将会更高。



临写要求:


        一、《石鼓文》线条匀称,结构整饬,但与《峄山碑》等小篆相比,则大气开阔。比较两刻,体验大气与工整之联系与区别。


        二、吴昌硕写《石鼓文》,线条当比原刻更重更厚,结构须有虚实、疏密。





 秦 石鼓文(局部一)



临石鼓文(局部一)179cm×59cm 射麋





秦 石鼓文(局部二)



临石鼓文(局部二)148cm×50cm2009年 处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昌硕大篆《心经》,人书俱老,赏心悦目,是临习大篆的好范本
李刚田说石鼓文
〖篆書字帖〗吴昌硕石鼓篆书--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
【篆古今】“石鼓篆书第一人”如何写篆书?
先秦石鼓文与吴昌硕石鼓文
石鼓篆书——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