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砥临古·篆隶篇】——简帛书的率意与古意(五)

简帛书的率意与古意


        因为时间的久远,两千年前的墨迹显得十分珍贵而难得。看惯拓将出来的金文与刻石隶书,仿佛并不能让人信服那时毛笔书写的真正水平,也不能弄清当时书写的基本感觉——当然,日常书写与铸、刻本身存在功能与目的的差异。简牍、帛书的出土似乎一下子让人茅塞顿开;除了证明那时的手书与刻书之间确实存在差异外,我们看到,古人的用笔方法着实与今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今人对隶书用笔的认知,基本是从汉碑名刻中来的。所谓『蚕头燕尾』等等,其实只是其基本特征,而且是标准化的特征。一旦到具体的作品,又会派生出许多的形态。这种标准形式,却一直很难在当时的墨迹隶书中得到规范与强化,当然,这一形态本身是在古隶向今隶衍变后才发生的。我们看战国时期的帛书——一种带有明显隶变趋势的篆书,尚不能发现这个标志性动作的完成,但形体与笔致,却不再是篆书的那种感觉了。帛书或许还潜伏在篆书里,故气息醇古厚道,但发展到脱去篆意的简书,似乎给人的感觉是潦草——我们有时将之形容为率意,当然,稍正一些的简书则也有存古意的。其实,篆变为隶,本意就是为了快写,所以,率意似乎与生俱来。但作为后人,我们在面对简书时,却往往不去考究它的历史原因,而大多关注它的审美特征。当然,严格意义上讲,潦草与率意还是有所区别的。潦草是繁复多余,率意却是简洁随意。


        帛书的古意与简书的率意,因此也变得互有相通处。因为『古』也有『率』的成分。严正、规则不能『古』,闲而厚才能雅而古。这『闲』便须有『率意』介入。不过,过于轻浮与随便也便不复有古。所以,简书似难有帛书的醇味与耐久的美感。



临写要求:


        一、帛书介于篆书与隶书间,此篆非小篆,而应为大篆,即其字法多留有大篆意味,而结构转折已多变圆为方。但这种方折,不能过硬,过硬多伤韵,亦不能古。


        二、简书的率意不能潦草涂抹,点画行笔的速度须快捷,但当留则留,不可简单刷过。  





汉帛书老子乙本(局部)



临帛书老子乙本(局部)179cm×48cm2009年  静为躁君





汉 帛书周易(局部)



临帛书周易(局部)179cm×48cm2009年  雷神养之  





汉 武威仪礼简(局部)



临武威仪礼简(局部)80cm×12cm×3  2009年  决述执弓徐出取矢司射先反位三偶柙取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友谊写篆法,没什么特殊。
线上展览 | 第四届云南省临书作品展 | 下篇
“经典书法鉴赏与临创”之七 古意盎然的秦汉早期隶书
马王堆汉简帛书集字对联
隶变的惊天秘密
汉隶的写法与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