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事再审的三种启动途径及再审案号的区别
userphoto

2022.08.12 菲律宾

关注

司法的本质要求,案件越往后走,救济途径越窄,相应的难度越大。启动民事再审,有且只有三种法律途径:

第一种启动民事再审的途径:因当事人申请而启动再审。作为一项法定救济权利,尽管明知再审被支持的难度极大,二审的败诉方也越来越珍视再审权利,这是一个趋势。

但很多时候,当事人却总以“再审立案”进行表述,这显然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将再审明显划分为的两个阶段:一个是,再审审查阶段;一个是,再审审理阶段。

一般来说,当事人在二审判决生效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只要材料符合法院要求,人民法院没有理由不受理案件。而且受理再审案件之后,也会组成合议庭、分配案号,这时的案号往往带有“民申”字样,这说明再审已经受理,案件进入到再审审查程序。但这不意味着,人民法院已经启动再审审理程序,更不意味着案件出现转机。

绝大多数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真的是绝大多数,这不是夸张),在再审审查阶段就会被人民法院直接驳回再审申请,案件根本不会进入到再审审理阶段。所以,拿到“民申”字案号或者再审予以立案,当事人没有必要兴奋,这是法定程序,也是当事人的法定权利,人民法院没有理由不予保障。

只有在承办法官审查当事人再审申请时,发现原生效判决确实存在错误可能(往往是审查法官确信原生效判决存在错误),才会使案件进行到再审审理阶段。这个时候,当事人拿到的案号带有“民再”字样。拿到“民再”案号的再审申请人是可以兴奋一下的,意味着案件存在改判可能(往往是要改判了)。对于再审申请人的律师来说,在拿到“民再”字案号后,才说明律师工作有了初步成果,只有到这个时候,再审申请人的律师才有资格向当事人“吹嘘”一下自己的工作成果。

第二种启动民事再审的途径:因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而启动再审。因“凡抗必审”的法律明文规定,只要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人民法院就必然会开庭审理,再审也必然启动。

但司法实践中,由于抗诉是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提起的,所以实践中很少见。更常见的是(其实也不常见),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后发现生效判决确实存在错误,而向作出该生效判决的同级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从法律层面上讲,再审检察建议并不一定导致人民法院启动再审;但从司法实际来看,人民法院往往尊重再审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往往能够引起再审。

第三种启动民事再审的途径:法院系统内部发现裁判错误而主动启动再审。主要包括三种情形:1.法院院长发现本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确有错误;2.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确有错误;3.最高人民法院发现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确有错误。

法院系统内部纠错而启动再审,往往与当事人持续投诉、信访、喊冤紧密相关,此类情况,我仅仅是听说过,没有实践过。也希望今后能有机会亲手实践感受一下。

上述三种启动再审的途径也存在一定的程序先后顺序:只有在当事人自行申请过再审之后,才能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法律监督申请;如果当事人未依法提起再审,人民检察院往往不会受理当事人法律监督的申请,如果过了再审申请期限,当事人就面临丧失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法律监督的程序权利。而法院系统内部自行启动再审不存在任何程序上、时间上的限制,是法律为特殊事件预留的纠错空间。

 以上是我对三种启动民事再审途径的梳理及理解,供参考。

 2021.6.15 通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事诉讼当事人超过两年再审期限之救济途径
法院民事判决书生效后,还有什么渠道可以重新审判?
​最高院民一庭:​再审申请被法院驳回后,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向其同级法院抗诉,该法院是否应当依照《民事诉...
申请抗诉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审查期间请求撤诉的,人民法院经审查不损害“三益”情形的应当终结再审程序
“民申”、“民监”、“民抗”这三个案号
把握申请再审和申请民事监督的法律救济途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