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晓教授:如何培养一个好的临床医生

“学习医学并从事治病的人”被称之为医生,自古以来是一个关乎性命而倍受尊重的职业。很多人在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刻苦,一些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其诊断学竟不合格,但笔者认为教师和上级医生的严格要求及身教对培养一个合格的医学生起到更决定性作用。当然主观上说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有信念坚守治病救人甘愿奉献,是否勤奋好学并有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去掌握技能;而客观上又取决于所在医院的设备条件、上级医师水平和前辈对年轻医生能否严格要求、学术氛围及病例来源等。


医生的成才之路与许多其他专业有很大不同,无法速成,是个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的漫长过程。笔者积自身的成长经历认为以下四方面的培养尤为重要,即树立理想、掌握技能、甘愿奉献与团队协作。


首先我们谈谈理想
理想最初应该源于兴趣与热爱,也源于能培养博爱助人品质及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家庭社会教育。理想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原动力,因为理想给人指明了前进的具体方向,缺乏理想,就像“盲人骑瞎马”,到处乱闯,迷失方向;理想可以激发人奋斗,因为理想比现实更美好,能促动人不满足现状、有进一步追求,并激励你去努力实现它;同时理想对人的行为、情绪等也起调控作用,当人遇到挫折与坎坷时,有理想的人会为了理想增强自控能力,会自觉调整自己不当行为与不良情绪,排除干扰,向目标前进。当然一个平等竞争、诚信敬业的大环境更能激发年轻人进取的热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其次谈谈技能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医生成材缺一不可的两个支柱。学会广泛阅读积累和善于不断临床总结是成为好医生的素质保证,只有将基础医学知识与大量的感性知识充分结合,才能呈现出生动的应用活力,当你遇见罕见病患时才能得心应手,展现出所谓的“功底”。“功底”是如何积累的呢?主要有以下三点。
1
病史、体检与检验缺一不可

清晰地记得三十年前作为住院医生时,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在24h内完成新病人的大病历和首次病记(每人管>12床) ,自做血尿便常规,给经治糖尿病测3餐前尿糖,每日必做两次查房,值班次晨为患者抽血,上级查房要背报病情与检验结果,节假日9点前必须回院去查看自己所管的病人等。通过如此繁重的工作磨练,收获到从书本、课堂到患者、床旁的临床能力的飞越,从表面了解到本质探索的精准观察方法,收获到及时得出诊断,迅速给予治疗,一切以患者为本的从医理念。

2
善于总结反思

充分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验证诊断、治疗是否准确;判断治疗效果(疗效);观察治疗伴发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找出新对策——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步骤,也是从每个病例中积累到的临床经验。只有多看病人多思考(住院医生24 h负责制的道理所在),熟读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应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从共性中找个性,从否定中找肯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3
治人重于治病

1000年前,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就说过:“医学是如何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使之恢复健康的技艺”,足见其立足点是治人。一些医者忽视了承载疾病的对象是人,而治病与治人相差千里,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就难免得不到治病的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学习如何艺术性或技巧性地与患者沟通,了解病情和解释病情,不但能提高医患之间的配合与信任,也为科学诊断治疗疾病带来和谐保障。

第三谈谈奉献
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髓是要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一切的首位,患者不分贵贱,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决不泄露病人的一切秘密,保持医生职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平等传递爱心、关怀与尊重,全心全意地为病人着想,力求在行医的判断处理中做到已尽我所能,已竭尽全力。为病人服务是医者的宗旨,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临床医务人员必须以高标准、严要求,力争不出纰漏(古代借助神的力量来监督自己的一切行动,现代用法律监督),所以“医生”这个职业既是高压力高风险的,也是道德与修养最完美体现的行业。
第四谈谈协作
团结协作是从事医生这个职业最基本的素质,更是成为好医生不可缺少的品德。个体的高技能不等于好医生 ,我们需要上级医生对年轻医生的“传帮带”,需要同事间合作,携手抢救/处理疑难/纠纷, 需要科室间合作处理跨专业疾病,需要临床与技检部门的合作查找病因/病原体,需要医院或国家间合作,来提高我们的诊治研究水平。同时在个人层面要打破僵化与迷信,在尊重前辈的基础上敢于挑战“权威”,开拓创新。既不可急于求成,又一定要争分夺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任何环境下医者要切记“济世活人”、“普救苍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革命的人道主义”,这些都与自己相关,永远摒弃医师和病人之间的“生命的交易”,用毕生来维护“医生”这个神圣称谓,做一个高尚的医者。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后继有人,我们的医院才能经久不衰。
作者简介


风湿界
感谢张晓教授的来稿,谢谢您总结自己的从医生涯,分享关于培养优秀临床医生的观点。大医厚德,精博至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梅:从五行针灸实践谈医患沟通
术精岐黄,医者仁心——走近临床中的涂华新先生
【患者的隐瞒和医者的审因】
奇文共赏︱2017临床医生自我保护中国非著名专家共识
医界一直有“医者三戒”之说,即:医不自治、医不叩门、医不戏病,这
邮说医学史72:一辈子,一生情——许学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