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湖凭什么蝶变?细看未来五年“排兵布阵”

城市更新项目审批需要多久?在深圳,一般需要30—39个月。如果这个项目位于罗湖,现在可能大幅压缩至12个月以内。

城市更新改革试点被罗湖区视作“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引擎”之一,这个最早建成的城区,期待着一次华丽的”蝶变”。

到“十三五”末计划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400亿元,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1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罗湖计划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基本同步,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元——几个数字背后,是罗湖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决心。

日前,罗湖召开第六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罗湖“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得以呈现。根据规划建议,罗湖期望在“十三五”期间建成“繁荣文明幸福的新罗湖”。但摆在面前的现实是,未来5年,罗湖依然面临区域竞争激烈、城区环境老旧、产业空间受限、创新基础不牢、民生短板突出等“老问题”。

让老城区焕发出新活力,罗湖计划如何破解这些沉疴顽疾?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其中有几项核心探索。

计划推动100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市委、市政府决定城市更新改革在罗湖试点,以及依托棚户区政策全面启动‘二线插花地’、城中村和老旧住宅区改造,为我们打开了二次开发空间,提供了‘弯道超车’良机”,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认为,罗湖将通过城市更新打破瓶颈制约、打开发展空间。

去年7月,市委书记马兴瑞到罗湖调研,针对老城区“空间瓶颈”之困,提出在罗湖开展城市更新改革试点的设想。8月,罗湖城市更新改革试点正式启动。“一子落满盘活”,罗湖步入老城区二次开发快车道。

在罗湖关于城市更新的设想中,其核心内容是强调规划先行——城市更新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容积率、拆旧建新,而是一个综合全面立体的更新,与功能提升、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安全生产联动。

片区整体规划先行,增强内部结构合理性,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城市更新重塑辖区综合交通体系完善路网体系;一揽子解决老城区早期规划落后、市政配套不足、城区面貌老旧、安全隐患较多等短板……这种更新将对整个城区的功能提升、产业升级、市政设施完善、民生改善、安全生产、辖区人口结构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

到“十三五”末,罗湖计划推动100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到2020年完成城市更新投资250亿元。这个过程中,城市更新改革贯彻始终。

去年改革试点启动后,罗湖已经展开探索。迅速承接下放城市更新事权14项,并迅速制定出台《罗湖区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城市更新改革试点的制度设计。推行关联业务同步申报、并联审批,职能部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审批环节从31个减为14个。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全区审批资源,实行“一站式”服务,企业不再需要多方奔走、多头申报,从申报到办完用地手续,城市更新项目审批时间由30—39个月大幅压缩至12个月以内。

“经过去年试点,我们对城市更新改革方向和路径更加明确”,贺海涛说。未来5年,罗湖将推动建立城市更新“罗湖标准”,对项目审批管理全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让城市更新项目审批“只有标准、没有例外”,让市场主体“找制度不找人”,推进设立城市更新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城市更新。

探索消费税改革试点、离境退税

“国家密集强调要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消费升级的引领带动作用”,罗湖区长聂新平说,罗湖作为商业旺区、消费强区,必须抢抓这一政策机遇,积极推动“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申报创建,并着力做大消费规模、提升消费质量,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罗湖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将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重点要申报创建“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抢先布局消费新业态、消费新热点和消费新模式,并争取试点促进消费的配套政策、优化提升消费空间布局、打造完善消费链、提升罗湖消费质量和加强城市营销。

具体来说,罗湖将推进实施促进消费增长的优惠政策,争取试点促进消费增长的财税配套政策,探索消费税改革试点、离境退税、72小时过境免签等优惠政策,鼓励入境人士扩大消费。

针对境外、国内、本地等各类消费群体,构建符合需求、引导消费的消费链,打造“都会旅游目的地”和境内外旅客消费首选地。完善消费配套,探索设立小额消费纠纷快速裁决法庭,完善消费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探索建立跨境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提升罗湖消费的质量、标准和信誉。

其目标是围绕试验区打造“一个先行区”,即全国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的先行区;建设“两个窗口”,即中国的世界之窗和世界的中国之窗;建立“三个体系”,即完善的消费标准体系、信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形成“四个中心”,即国内重要的新产品发布体验中心、购物休闲娱乐中心、产品和服务设计定制中心、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中心。

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大力发展“人才经济”

在聂新平看来,在经济新常态下,罗湖要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必须把握好经济总量和结构调整“两个支撑”,确保经济中高速发展和结构中高端提升,“一是要继续把稳增长放在首位,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二是要大力推进调结构,依靠质量引领和创新驱动,推动罗湖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向中高端攀升。”

以城市更新释放的产业空间为载体留住辖区金融机构;推动商务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引导黄金珠宝业向高端升级,鼓励企业转变经营模式,设计生产分离;推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与传统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在“十三五”期间,罗湖计划针对目前的产业基础,科学规划梯次型现代产业新体系:以金融、商贸、商务服务为重点产业,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为特色产业,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十三五”期间,罗湖还会更加注意实现发展的“动力转换”——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大力发展“创新经济”、“信息经济”和“人才经济”。

加快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优势产业深度融合,重点推进互联网+金融、商贸、黄金珠宝、文化创新、旅游休闲、生活服务等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大中型企业互联网应用与信息化改造,实现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全面“触网”;打造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平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探索建设城校融合的分布式城市大学,“菁英”计划的落实等则将为罗湖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保障。

■观点

会议听下来,我们觉得罗湖区领导班子很有决心、很有干劲,感到很受鼓舞,罗湖可能接下来会实现又一个腾飞。我注意到,“十三五”规划建议里提出的安全第一、城市更新、消费引领、绿色低碳、民生优先、依法治理等十大发展重点路径都是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很亲民。这样的发展思路应该是可以获得群众支持的。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罗湖未来发展的“安全第一”原则,指的不仅仅是生产安全,而是把生活食品安全摆在第一位,尤其食品安全,绝对不单是生产第一,包括了方方面面。

——罗湖区人大代表张晶

对罗湖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第一印象是报告里头有很多很“潮”的词语。其中城市更新相关的内容是我最关注的。我所居住的城区湖贝片区是未来罗湖更新改造计划中的一部分,常常跟群众接触,感觉大家也都对这个话题比较关注。

现在老城区有很多遗留的早期规划的问题,跟不上居民的生活需求。比如我们小区下水道堵塞比较严重,以前管道比较窄小,平时居民投诉最多的是下水道的堵塞、城市卫生等问题。小修小补投入很多,但治标不治本,很多问题如果要得到彻底解决,就必须通过更新改造。

——罗湖区党代表李秋娥

以“马上就办”破解干部作风之弊、各项改革有板有眼有序进行,这些都是促进罗湖发展的保证。罗湖区委新班子观全局、抓长远,用党建新路径保证罗湖进入“蝶变”快车道,把提高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作为重要抓手,未来那些不符合新形势的干部恐怕要走一批了。

我还关注城市更新的内容。老百姓理解的城市更新和政府理解的有一些差距,老百姓的诉求更多地是想通过城市更新改变生活状态,不想因为城市更新离开罗湖。政府的城市更新立足点则更注重促进罗湖发展,特别是为产业升级释放空间。

——网民代表臧建鸣

五大关键词白描未来居民幸福感

不仅要用城市更新、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等手段激发老城区发展动力,罗湖还要让居民真切感受辖区发展所带来的幸福感提升。

将2016年定为“城市管理年”,推动城区安全稳定运行、精细长效管理、宜居宜业品质提升;理顺城区交通,重塑辖区综合交通体系;提高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努力让辖区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机会更公平,城市更包容,社会更温暖……

“罗湖‘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内容不仅‘高大上’,更‘接地气’”,列席此次全会的罗湖区人大代表张晶发现,未来罗湖将有不少值得老百姓期待的事情:安排九大类民生支出88亿元,增长3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4%,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

1.交通更便捷 “将成轨道交通密度 最高城区”

市政府专门通过《罗湖片区主干道交通改善方案》,一批重大项目上马实施。2016年,罗湖将协调推进轨道交通。加快地铁7号线、9号线罗湖段施工进程,深化地铁11号线延伸至蔡屋围片区可行性研究,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地铁2号线三期和8号线一期建设。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开展地下空间综合规划和开发利用。未来5年,罗湖将成为深圳轨道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区。

此外,形成“五横六纵”干线路网体系,罗湖将新建春风隧道、东部过境快速两条干线和坂银通道、梅布通道、布罗通道等一批次干道,以“轨道+公交”规划建设公交场站和一批轨道换乘、路内换乘枢纽,使各种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并规划建设全覆盖、全衔接的慢行交通系统——罗湖将“内通外顺”。

2.食品更安全 “建设食品药品安全 城区”

罗湖打算在“十三五”时期给居民更多“安全感”。罗湖提出,到2020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都会得到进一步健全,各类生产安全事项指标全面大幅下降。

此外,罗湖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和监督体系,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城区。

具体手段包括加快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和监督体系,实现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全过程监管;扩大抽检频率和范围,加大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惩罚力度,健全问题食品药品召回和信息可追溯制度,强化食品药品企业分级分类信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等。

3.教育更均衡 “优质教育资源向 薄弱学校流动”

未来5年,罗湖计划抢抓深圳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获得国家备案实施的机遇,深化义务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大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除了完善以供定需的大积分入学政策,建立学位需求预测制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加大新建、改扩建学校力度,增加学位供给,罗湖还提出“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流动机制”,缩小薄弱学校与“名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

4.环境更宜居 “城市管理接近香港、 新加坡水平”

“十三五”期间,罗湖城市管理将更加精细。除了加强外包服务履约监管,严格“按质付费”;推行“深度洁净、精细管理”,集中治理城中村、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市容乱象,罗湖还将倡导绿色低碳,推动节能减排和垃圾减量分类,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完善数据库,强化危险边坡、地面坍塌点、易涝点防治。

罗湖提出,未来5年将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大力整治市容环境,强力推进市容环境管理,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核心区,力争使罗湖的市容环境水平接近香港、新加坡水平。

此外,随着新建或改造10个社区公园,爱国路、延芳路、相思林公园绿化景观将得到提升,深圳河四期治理、布吉河(特区内)水环境综合整治将持续进行……居民会发现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宜居。

5.政府更高效 “打通公共数据孤岛”

2016年,罗湖在区级层面再推七项重点改革,其中包括针对当前机构人员编制与中心工作不相匹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强化精细管理,使编制配置更加灵活高效,并试点开展街道工作机制改革,理顺三级权责关系,修订完善街道权责清单,优化机构设置,探索街道“大部门”整合,实现人员资源共享等。

其中,针对目前罗湖全区现有的7类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不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时有发生,居民不胜其烦的“信息重复采集”问题亟需彻底解决等现象,罗湖计划运用互联网打通公共数据“孤岛”,实现政府内部信息互联互通,完善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和联动机制,健全以信息资源共享为核心的政务协同工作机制,横向上实现跨部门协同应用,纵向上推进社区受理窗口与相关业务部门相互连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意味着,未来居民办事将会更方便。

加载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湖城市更新的五年总结与未来展望
【首发】罗湖城市更新:六大“高富帅”横空出世,再造1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罗湖六大城市更新项目开工 从产业上再造一个新罗湖
中国中心城区的新走法!这一次,深圳又走在了前面
开启罗湖未来五年的八度空间,你最感兴趣哪一个?
830米超级摩天楼!深圳罗湖或将成为中国摩天楼第一城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