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 枪:对邵东部分诗人诗作的现场点评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对邵东部分诗人诗作的现场点评

大  枪

“诗”为何?“诗”是寺之言,“寺”为何?“寺”是有法度者也(《说文》),所以,有法度的言说才能被称之为诗。诗不是信口开河,是一门语言、文学艺术,是文学修行、悟道者的言说。在佛教界,修行者奉行六字真言: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这里我把有关诗歌写作的自我的个体经验也看作是一种修行,我试着把它归纳为另类的“六字真言”,是三个词汇,分别为:结构、情节、戏剧。
首先,我认为诗歌就像小说,一定要讲究结构,不能写到哪算哪,那不行,每一首诗在你起笔之先,就需要进行前期的通盘考量,给它设置一个合适的结构,如:线状结构、网状结构、象征结构、矛盾空间、简易结构……等等,要尽量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让诗歌作品的情节处理、意象配备、环境安排以及整体布局独具匠心,合理而有效。要做到心中有丘壑,才能下笔如有神。我所了解的很多诗歌作者不是这样,他们习惯拿起笔就写,连腹稿都不打,洋洋洒洒几节写下来,最后一看不行,于是推到重来,再写还是不行,如此反复几次,原本就有限的写作积极性最终被消耗殆尽。有的沿用一种结构,千人一面,没有变化,更有一些作者,甚至每首诗的第一句都是以“我”开头,“我”永远排在第一顺位,担当第一视角,这样下来,别说别人跟你同质化,你自己和自己就已经同质化了。
其次,情节。你的诗歌要有情节,进入21世纪的诗歌写作有别于早期的政治抒情诗歌,当下诗歌主要回归叙事——用文字记述事情经过(我把它拓展为叙述),回归及物和事物的客观性。那么,叙事就离不开情节书写,不然你叙什么事?你首先得学会好好说话,说言之有物的话,不然就会空洞、泛滥、飘忽、晦涩,言不达意,读者云山雾罩。你通篇都是各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以虚证虚,看似饱满、热闹、煽情,但其实徒劳无功,没有实际效果。现在不再是上世纪某段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国人,他们历经了众所周知的文化沙漠,精神空洞,能让他们触动的文化媒介高度匮乏。现在的人什么没经历过,不再是汪国真和席慕蓉就能感动得稀里哗啦,在他们稀缺且有限的时间里需要你真实的生活经验和独一无二的个体感受去打动,他们需要读到仅属于你的、有你的独特身份标识的“故事”。对,他们需要故事,就像邵东诗人李春龙的诗——他写大兴村,大兴村作品就是一系列的有血有肉的故事,你读过了,就忘不了。就像鲁迅塑造的孔乙己、闰土、阿Q,你能忘吗?肯定忘不了,但是,如果你写花草风月,抒发个人小情调,小宣泄,感兴趣的读者自然就多不了,即使有人认可,也是一些诗歌的初学者,他(她)可能还没有真正触摸到诗歌写作的主动脉。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一定要注重情节,在情节上要下足功夫,要选用最为有效的情节加以塑造。另外,还要注意细节,只有细节刻画得生动、入木三分,情节才会成为真正的干货、年货,你的作品才会征服惯于挑剔的阅读者,才会充满艺术张力。
第三,戏剧。其实我这里指的是戏剧性,也就是说,一首诗在有了合适的结构,有了完备的情节,还不完整,只能说你已经取到了小乘经,还没有取到大乘经,还需要为它提供戏剧性。使诗歌富有戏剧性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其应该是构成诗歌文本发展的一个有机部分,又推动诗歌最终的发展。其二,读者能够通过对它的阅读,会意作者隐秘的内心活动。那么,我们怎么创建这样的戏剧性情节,我这里推荐几组关键词:正反、悖论、冲突、矛盾、典型和非典型,等等,要学会制造“事端”,让诗歌创作打破常规、惯性化书写,避免形成一成不变的肌肉记忆。宏观方面,要树立主题和情节冲突,微观方面,要制造字、词语、句式冲突。文似看山不喜平,诗歌也逃不出这一铁律,诗人陈巨飞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就形容得非常到位,是非常诗性的理论概括。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小小说的结尾艺术,来理解诗歌的戏剧性,小小说的结尾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结尾收得好,往往会化腐朽为神奇,诗歌也是如此,我们很多诗人采取的大多是自然式“分娩”,水到渠成式的,这样的写作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不具备动人的创造性思维,好的诗歌结尾要斩断“期待视野”,文学理论所说的“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读到作品的开头时,对事件的发展有一个预设的心里期盼,例如,中国人都喜欢幸福、和谐、美好,圆圆满满的大结局,像唐僧西游,正义最终战胜邪恶,悟空一定战胜魔怪。像志怪小说《搜神记》,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曹雪芹偏不这样,偏要打破这种写作惯性,他笔下的结尾是“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因此得以成就《红楼梦》的伟大。
上面谈的是我的诗歌创作的一点经验,一点私货,放在这里和邵东的诗人朋友们真诚交流,并没有贩卖之意。现在我来对邵东作协提供的九位诗友的作品作一个浅表解读,不一定准确,或者不完全准确,但完全是个人之见倒是可以肯定的。

枯的定义

吴和君

懂得枯,须懂得枯的定义

所谓枯:枯枝断裂的声音

卡紧了风的喉咙

不设防的雪开始覆盖

一个人出走的脚印,平分整个松林。中间是一根缰绳的白马

抵达了秘境之远

雪野之外是什么

或者叫漫长的空白

帽沿的风雪,写着白与白色

起点与终点的两极,沿路的风景

或许会开岀新芽

一个人的画夹,模仿着八大山人朱耷的笔意

只画有钟声,留白的部分容得下一座寺庙与一位僧人的念念有词

万根狼毫捆扎的嚎叫

让翰墨留出枯笔的书痕

诗,也有枯

留一席之地让别人获得新生与你对饮

要容得下月光倚窗而入

只饮下月光的柔情

它的余韵,或许就是

“一根枯枝在翠鸟后蹬的力中,颤动不已”

点评:这首诗以“枯”为主题,通过纷繁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伦理的理解和顿悟。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首先用一系列及物动词“断裂、卡紧、覆盖、平分、嚎叫”等对自然之境强力渲染,为下文营造极富孤独意蕴的社会之境作铺垫。“枯枝断裂的声音/卡紧了风的喉咙”“一个人出走的脚印,平分整个松林”“帽沿的风雪/写着白与白色”等诗句,动感和画面感强烈,有不错的表现力。
接下来,作者通过“空白”“两极”“新芽”等意象,表达了枯并非完全消极,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积极和有意义的存在,探讨了枯的内涵,诗歌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雪野之外是什么/或者叫漫长的空白”,暗示“枯”是物质的过渡和转化。“只画有钟声,留白的部分容得下一座寺庙与一位僧人的念念有词”,则升华到“枯”是一种心灵超脱,进入一种禅定境界。
最后,诗歌以“一根枯枝在翠鸟后蹬的力中,颤动不已”收尾,使“枯”得以满血复活,诗意充沛,言已尽而意无穷。
总体来说,《枯的定义》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视角和颇具匠心的结构,深刻表达了对于“枯”的理解和感悟。作者有一定的功底,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不足之处是整首诗略显冗长、缠绕,要注重诗歌的有效表达才能使有限的文字在读者心中掠起无限的波澜。诗的首句多余,建议去掉,直接以“枯枝断裂的声音”开头可能会更好,另外,有些地方需要再锤炼,要留心细微处的语法错误:“一个人的画夹,模仿着八大山人朱耷的笔意”——画夹模仿笔意,语法上存在瑕疵。

纵火犯(外一首)

李红霞

你轻轻擦亮火星

一场大火猝不及防

燃烧我整个世界

春天是你的同谋

打前阵的风

把火种吹得到处都是

看着扑不灭的大火

你选择逃离

我却傻傻的

任自己化为灰烬

白发

已经藏不住了

这沾满风霜的事物

像秋天的芦花一样

成片扎在头顶

月光下

连同母亲的孤独

白得刺痛双眼

点评: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都是短制,都写的不错,都具有内省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情感、时间和生命的思考。
《纵火犯》一诗,以“你轻轻擦亮火星/一场大火猝不及防/燃烧我整个世界”开始,由不经意的火星,引发大火对整个世界的燃烧(人生的蝴蝶效应)。这里的“你”是诗人心中的某人、某种情感、记忆或理想的表征和寄托。接着,“春天是你的同谋/打前阵的风/把火种吹得到处都是”,春天本来是新生和希望的象征,但在这里却成为“纵火犯”的同谋,由自然客观事物的介入予以对社会主题的深度强化,是诗歌中常用的反衬。在诗的最后,“看着扑不灭的大火/你选择逃离/我却傻傻的/任自己化为灰烬”,这里“你”与“我”又一次形成对照,“你”选择逃离,而“我”则选择让自己化为灰烬,既有飞蛾扑火的悲壮,又凸显对信仰的坚贞不渝。
短诗《白发》短得饱满、可靠。“已经藏不住了/这沾满风霜的事物/像秋天的芦花一样/成片扎在头顶”,开篇不俗,对“白发”意象简约而形象的书写,表达了时光流逝之于生命短暂的感慨。在诗中,诗人的情感在隐忍,藏而不发,但终究无法“藏”住。随着诗句“月光下/连同母亲的孤独/白得刺痛双眼”的真挚倾诉,情感决堤,对母亲的爱戴和思念倾泻而出,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语言内敛而不做作,给人以强烈的阅读共鸣。

雷雨夜

龙  儿

风雨来得急切猛烈

我正暗自庆幸

骑车一路紧赶慢赶

总算比它们早一步抵达

白玉的香樟树下

一路相送鲜活漫溢的

淡绿,深绿,墨绿

正被一块黑色巨幕掩埋

站在三楼的走廊

风雨摇摆得越发厉害

并不停地推搡

企图把我也往这黑洞里拽

嘿!孩子喊了一声

整个世界的灯都亮了

点评:龙儿这首诗用轻松的笔触描写了一个紧张的日常生活画面,诗中重要意象香樟树黑色巨幕黑洞、灯它们两两通过对比形成对立,把雷雨夜所蕴含的带有矛盾、冲突、对峙、突围象征元素形象地刻画出来。同时,每一组意象中,又存在逻辑上的发展变化黑色巨幕黑洞,从白玉的香樟树亮了,诗意在对比中得到呼应与递进诗结以孩子的出场结束全篇既消解了一般意义上“雷雨夜给人的晦暗、压抑,和不适之感,予人以希望和光明的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独具匠心的结尾处理,是诗歌的加分项,令诗味丰盈而悠长

故乡是一排纽扣

罗红英

扣起来多好!可以锁住内心的

山水,不集体出走

可以摁住记忆的风暴,不将

自己吞没

最上面一粒纽扣,被母亲带走

第二粒,被父亲带走

第三第四粒,被大姐二哥带走

幸好!还剩三粒

一粒是童年,两粒是大哥和三哥

扣不上了啊!

缺失四粒纽扣的故乡

已像掉光牙齿的老人,嘴唇

凹陷,说话漏风

点评:这首诗以纽扣喻指故乡,构思别致、新颖,一唱三咏,一看标题就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代入感强烈。诗歌从起笔即紧扣“纽扣”这一意象展开叙述,语言简洁,直抒胸臆:这排纽扣可以锁住内心的山水。什么是内心的山水?这山水便是童年的记忆,是胃袋的记忆,是成长足印的记忆,是飘泊对故乡的眷念。纵然有“灵魂归处是故乡”也替代不了深藏心中的那股浓浓乡愁,因为那里有血浓于水的亲人。“最上面一粒纽扣,被母亲带走/第二粒,被父亲带走/第三第四粒,被大姐二哥带走”,留存的三粒呢,是诗人的童年、大哥和三哥……平白而纯真的叙事,让感情更加深沉、隽永,生命的缺席者让故乡这颗纽扣已经无法合拢,逝者已远,成为拨动生者追思的巨神像,但正是这份追思,使乡愁虽然“已像掉了牙齿的老人”,但却依然浓稠如墨,在人生的星河里熠熠生辉,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风知道它们去了哪里

刘兰岚

蓝色锦缎绣出几朵星云

月亮挂上树梢,天就黑了

星星从夜色里蹦出来

人间已然酣睡

鸟儿,山峦,河流

安静地呼吸

谁往梦里扔彩色石子

一颗,两颗,三颗……

赶海的浪花知道

童年的小脚丫,夏日的风

海上的渔船都知道

它们去了哪里

又在哪里,发着各自的光

点评:刘兰岚的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饱满、轻盈、纯真,从标题到诗歌正文,如读一首童话式的儿童诗歌,或者这就是一首儿童诗歌。诗人没有在修饰和抒情上过于发力,没有很深入的刻画某一社会主题、热点事件,而是通过儿童的视野和口吻,发出与之匹配的心灵拷问,从而揭示所要书写的主题。其实好的诗歌作品,并不一定需要深邃的思想性与厚度,就像萤火之于太阳,各有各的舞台和存在意义,浅浅的、易懂的诗歌同样可以唤醒我们心中的温暖、自由,和对美好的希冀。在这里我期待作者能在不断的书写中积累经验,期待作者展开更为广泛的写作探索,在未来写出更加丰富,更加有肌理、质感的诗歌作品。



杨  秀

从屋外蔓延至屋内的

先是一寸一寸的光

接着是汽车的轰鸣

这是凌晨一点半

手机屏还在一闪一闪

比星子还微弱

啤酒瓶厚的眼镜片

折射的弧线

不足以照亮所有黑暗

和身后的巨大孤独

点评:吞噬,一定需要巨大的力量,比如黑洞吞噬一切物质,包括光,这是宇宙中最恐怖的洪荒之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而杨秀这首小诗,撷取生活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从屋外曼延至屋内的光,手机屏幕上一闪一闪的光,甚至是眼镜片后面微弱的反光,来烘托“不足以照亮所有黑暗”的巨大的“孤独”,继而用隐喻和象征主义的手法,揭示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孤独,以及物欲横流的世界带给人们的精神荒芜与无奈,有如吞噬一切的黑洞,让人窒息,喘不过气来。诗虽短,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人的空虚、迷茫与艰难抗争。全诗写得自然、及物,干净有力,诗句“折射的弧线”非常有张力和动感,读来欣喜。

我的村庄不会老

龙龙草

村里唤着我乳名的人   

像一颗颗磁石

把我的心牢牢吸住  

我回来后

他们却一个又一个从我的世界   消失

林间布谷鸟的呼唤

是他们声声的叹息

青石板   静坐在池塘一角

刻满他们沧桑的故事

白鹭   散落在田间

站成他们耕作的姿势

一排排土坯老房子   

歪着身   咧着嘴

如同耍着性子的孩子

没人敢靠近

老房子连同主人之间的故事

从此都封存在后山

青山不老  他们不老

点评: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具备不错的叙事能力、对词语的把控能力,以及对诗歌结构和情节的组织和铺排能力。整首诗读下来节奏感很强,自然流畅,写法上也较为干净,主题塑造一目了然,这些方面值得给予充分肯定。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题不够简洁,建议把它改为《我的村庄》。二是结构过于平缓,按部就班,缺乏起伏,如我着重强调的缺乏冲突,不具备应有的主题、情节,和句式上的戏剧性,希望作者加强在这些方面的写作训练。三是诗歌最后的结句多余,形成蛇足之累,同时消减了诗歌的诗性和张力。

没什么事  只是敲敲空房子(外一首)

宁文彬

老屋 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风雪可进  沙尘可进

母亲再三嘱咐  门窗要关好

偶居老屋莫名恐慌

一次次夜起关门关窗

老屋  房子有点空旷

儿子陪着我

像当初我陪着父亲一样

夜太黑太诡异

突然有人敲门  谁呢

门 勇敢地打开

门外多年未见的二爹

与我们一样惊恐

没什么事  只是敲敲空房子

二爹刚消失在夜色中

我便从失落中醒来

老家的狗与我不熟

经年未归

老家显得生涩

一个人困在破屋里

一条狗在窗外盯着

都不想撕破脸面

找来一个梯子

寻找一个距离

倚着墙壁  仗着梯子

我小心前行

狗一路狂追

那条通往村外的小路

显得无依无靠

远离村庄  

我落荒而逃

狗进退两难

或许没有恶意

只是与我不熟

点评:这是两首纯粹的乡土诗歌。
在《没什么事 只是敲敲空房子》一诗中,“老屋、风雪、沙尘、夜色等元素”,搭起了一个荒凉、破败的乡村场景,讲述诗人和儿子偶居老屋,由黑夜有人敲门使气氛变得紧张而恐慌,但最终发现只是熟悉的二爹来“敲敲空房子”,这样的电影蒙太奇式的虚惊反而为诗人“内心的期待”增添了一丝诡异和神秘。诗歌结尾“从失落中醒来”点明,原来整个“剧情”只是一个非真实的荒诞梦境。
诗中的场景渲染和人物情绪的变化很适配,从“恐慌”“诡异”“惊恐”三种情态摹状反转到“失落”,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这也是我上面提到的“冲突式”写法,主动制造不和谐的“事端”,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这首诗,加上诗歌是以梦境而非现实来组织结构,则更加反衬了诗人强烈的乡情乡绪。
《老家的狗与我不熟》是一首外部带有调侃性质的诗歌。作者通过描述自己与狗的关系,营造了一种既紧张又尴尬的气氛,这也是客旅外乡的游子和故乡的紧张关系,通过这样的对比,强化作者对时代的无奈和失落感。在具体写作中,诸如“找来一个梯子”“倚着墙壁 仗着梯子”“我小心前行 狗一路狂追”等描述,都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紧张和小心翼翼,其实质就是一种熟悉的陌生。而“狗进退两难/或许没有恶意/只是与我不熟”的结尾则又让整个诗歌在轻松的气氛中从容收官,但轻松之后难免生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使诙谐中不失沉重。

夜的月光也很寂寞

玄雪

那一个瞬间,月光

淋湿眼睛。也淋湿彷徨和失落

犹豫和决绝,还有无法诉说

会有一些画面,带来亘古存在的

引诱。也藏着伤疤和隐忧。

相似的细节和悸动  无处可逃

猎手沦为猎物,细细密密的织成

无法回头。

没有流血。也没有遗憾。

层层叠叠的包裹


最唾弃的那一类人

为伍

点评:这是一首叙述较为碎片化的诗歌,意象和画面充满跳跃性,形而上地揭示作者情绪上的波动和不甘,读起来满含失落、忧伤、无助,把现实生活中的残酷与无法突围的无助感表现的较为充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从素材库提取“月光”这一古老的歌咏对象加以塑造,利用“月亮”意象的象征性,快速进入所要书写的氛围,从而短时间内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这算是一种成功的“取巧”。不过这首诗也存在一些明显问题,和诗歌《我的村庄不会老》一样,标题较为陈旧、繁琐,建议改成《夜的月光》,去掉后缀。其次,作者还需要在叙事上多下功夫,要写得更为准确和及物,不让所要书写事物的情节和意象飘在空中,无法着陆。最后,要加强结构和语言的逻辑训练,空间不是断裂,是能力合理“纵容”的结果。希望在将来能读到诗人玄雪源源不断的优秀诗歌作品。

【点评嘉宾简介】大枪,毕业于南昌大学,长居北京。中国当代诗人,四川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昭通学院文学研究院研究员,《诗林》杂志特邀栏目主持人,《特区文学·诗》责任编辑,《国际汉语诗歌》执行主编。获第四届“海子诗歌奖”提名奖、首届杨万里诗歌奖一等奖、《现代青年》杂志年度十佳诗人奖、第五届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2018年度十佳华语诗人奖、第三届中国年度新诗杰出诗人奖等奖项。著有诗集《路脸》。

 

是您的厚爱与支持

才有《绿汀文萃》

光荣的今天和将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诗歌●精品荐读 】2021年第33期(总第八十三期)
文学评论 | 朱未:像阅读一条河流——胡弦诗集《定风波》读札
冯岩读诗 II 10人10首 (106期精华版 )
《诗星光》◆ “社团之星”:新诗高地
“群”芳大观园 • 河北群诗旗舰(1) || 总第1735期
【直击高考】王越  宣宗岐┃把握形象 理解感情——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