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麻木第一方:黄芪桂枝五物汤

手麻脚麻,痛苦不堪?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以肌肤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病机在于营卫不足,气血阴阳俱弱,由于外受风寒邪气而使阳气痹阻,血行不畅而导致的血痹。

调理应采用调补营卫,益气和血的方法。医圣张仲景曾立黄芪桂枝五物汤为此病症的主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 (原方)

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桂枝三两(9克)、生姜六两(18克)、大枣十二枚(4枚)  

 特 别 嘱 咐:熬中药的时候最好不要用不锈钢的锅来熬,尤其是方子里含有熟地的,更不可以,因为中药里的某些成分会和金属发生反应,影响药效。大家可以尝试用陶瓷的或者砂锅来熬制中药,这样更好一些。

此方被称为治麻木第一方,出自《金匮要略》。

【功效配伍】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通阳,养血活血。此方是桂枝汤去甘草,重用生姜,加黄芪组成。方中黄芪补气,桂枝通阳,本方重用生姜至六两,取其辛温宣散之性以解除风寒,并协助桂枝走表通阳宣痹;大枣协助黄芪鼓舞卫气;芍药养血活血,与桂枝相配,可通血脉,调营卫,畅血行。本方是以通为用,故去甘草之甘缓,以防恋邪,并有利于血脉通畅。诸药配伍可和营血之涩滞,助卫气之通行。

【用方思路】血痹重证虽气血营卫俱虚,但治疗并未气血并补,因阴柔滋腻及补益之品,一则碍其邪,二则滞其气;也未直接用活血化瘀法,因活血化瘀药可破气耗阴,若用之,不能行其瘀,反而损其阴血,使血脉更加涩滞不利。本证以阳气损伤为主,而致血行涩滞,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通阳为主,佐以养血活血之法。

临证若气虚甚者,重用黄芪,加人参;

若阳虚甚者,重用桂枝,加附子;

若血虚甚者,可重用白芍,加当归;

若瘀血甚者,可重用赤芍,加红花、丹参、鸡血藤;

若麻木伴走痛者,加防风、秦艽、地龙、僵蚕。

这种麻木最大的原因是寒邪造成的,就是说先是受寒,然后再导致麻木。这种麻木要以驱寒为主,然后再温经通络,活血化瘀。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劳作时间变少,久坐,安逸的生活,就容易导致身体麻木。尤其在中年人身上比较明显,有时候睡醒一觉感觉身子一边儿麻,或者是手麻,要等一会儿才能好,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长期性麻木。

临床上治疗麻木类的疾病,往往我们会祛风除湿,通络补肾。其实这样的方法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

虽说此方被誉为治麻第一方,但是很多大夫在实际应用中用它效果并不好。

其中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剂量的问题,此方运用的根本关键在于生姜的剂量。一般可以根据体质情况用量增减。如:

黄芪15克,桂枝10克,大枣儿4枚,赤芍和白芍各6克,生姜30克。

为什么生姜在这个方子中起这么重要的作用呢?因为生姜是君药,我们打个比喻:

血管在我们身体里呈分叉状,像树枝一样,而生姜也是分叉状,我们根据中医里的取象比类思想,所以生姜有通行经络散寒的作用。

古代有一种说法:孕妇是不能吃生姜的,古人认为孕妇吃生姜之后,生下来的小孩儿手都要多长出来一块,会长成六指。

所以我们使用此方时,一定要注意生姜的用量,生姜要用到30克,同时,万不可随意学了一个方,在不懂的情况下乱用量,或用的量都很小,不仅不起作用,还有可能害人害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木最好的方子来了,头麻舌麻脸麻手麻腿麻脚麻乃至全身麻木一个都不放过
五物汤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八六)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血痹,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颈椎病常用经方4--黄芪桂枝五物汤,热证麻杏石甘汤,温胆汤
长新冠手足麻,黄芪桂枝五物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