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堂讲理】认识阴阳(第四讲)

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是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的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在一定限度内,阴阳之间不断地互为消长,保持着阴阳的动态平衡,维持着事物正常的发展变化,例如: 在自然界中,四季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季至秋及冬,气候逐渐从热变凉转寒,是“阳消阴长”的过程。正是这种正常的阴阳消长变化,才使自然界呈现出有规律的四季气候变化,维持自然界气候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了生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人体生理活动而言,各种活动功能(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化生,又必然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又是“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这种物质与功能的阴阳消长平衡,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运动变化是中医学对自然和人体生命活动认识的根本出发点。这种运动变化,包含着量变和质变过程,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学说把自然界正常的运动变化和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概括为“阴平阳秘”。即阴阳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也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没有超出一定的限度。所以,自然界和人体才保持正常的运动规律。如果阴阳间的消长变化超过了正常限度,就会出现某一方的偏盛偏衰,在自然界中就会出现反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则会使生理活动失常而发生疾病。总之,自然界和人体在复杂的发展过程中,都包含着阴阳消长的过程,它是阴阳双方对立斗争,依存互根的必然结果。

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的转化,虽然也可以发生突变,但大多数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之理,极则生变,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阴阳之间就不能发生转变。

  以季节气候变化为例。一年四季,春至冬去,夏往秋来,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四季变化是自然界阴阳相互转化的结果。由春温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就要向寒凉的秋冬转化;秋凉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就要向温热的春夏转化。前者为阳转化为阴,后者为阴转化为阳。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特质与功能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如营养物质(阴)不断地转化为功能活动(阳),功能活动(阳)又可不断地产生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阳相互转化的表现。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转化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相互转化等。如邪热壅肺的病人,表现出高热、面红、烦躁、脉数有力等,称之为阳证、热证、实证。但当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面赤、烦躁、脉数有力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称之为阴证、寒证、虚证,这种病证的变化属于由阳转阴。

  综上所述,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几方面的关系,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理解了阴阳的这几个方面的关系,进而理解中医学对阴阳学说的运用,就比较容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中医,怎能不懂阴阳学说!
人们常说的热症寒症到底是什么?懂中医从了解阴阳开始
阴阳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二)
阴阳转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