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茵陈蒿汤——经方解读(二十五)


茵陈蒿汤——经方解读(二十五)

 

【组      成】茵陈六两(20克),栀子十四枚(12克),大黄二两,去皮(6克)。

【煎 服 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煎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讲      解】本方为治湿热黄疸(亦称阳黄)的主要方剂,其病以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为主证,此证病机乃是湿热蕴结脾胃,蒸蒸肝胆所致。故治宜清热利湿为法。方中茵陈、山栀、大黄均为苦寒之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其中,茵陈善于清热利湿,退诸黄,为治湿热黄疸的专药,故为君药。栀子入三焦,可清利三焦的湿热,使湿热从小便而出,为臣药。大黄通泄淤热,使湿热从大便而去,是为佐药。三药合用,通泄淤热,清利湿热,使邪有所出路,则黄疸自除。

方中用大黄之义,不全在攻下,主要取大黄清热燥湿,利胆退黄,活血化瘀,给邪以出路,邪去则正复。因此,本方证中有腹满便秘者,故然可用,无腹满便秘者,亦可应用。

【临证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其症见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黄赤,口渴,大便秘结,腹微满,舌红苔黄腻,脉滑而有力。

如主证病机不变,兼有其他症状可以随证加减。例如,往来寒热,头痛口苦者,加柴胡、黄岑以和解退热;胁痛、脘腹胀满甚者,加郁金、枳实、川楝子以疏肝行气止痛;恶心呕吐,食少纳呆者,加竹茹、半夏、神曲和胃消食止呕;大便秘结,可加枳实、虎杖或重用大黄以泻热通便;小便短赤选用车前草、泽泻、滑石增强清热利尿作用;热重者选加黄柏、龙胆草加强清热作用;黄疸甚者选加秦艽以利湿退黄。

若本方去茵陈、大黄,加黄柏、甘草名为栀子柏皮汤。主治身黄发热,并兼有心烦懊恼,口渴苔黄等证。

阳黄兼有表证者,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成:麻黄二两,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现用桑白皮代替),生姜二两,甘草二两,炙。

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三方均治湿热发黄。其中,茵陈蒿汤治湿热并重者,使湿热之邪从二便分消;栀子柏皮汤治热重于湿者,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湿热发黄,兼有表证者,通过发汗利小便,使湿热之邪外透下泄。

若黄疸阴证,身黄晦暗如烟熏,则宜用茵陈四逆汤治疗。

【文献摘录】柯韵伯:“黄有不同,症在太阳之表,当汗而发之,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凉散法。症在太阳、阳明之间,当以寒胜之,用栀子柏皮汤,乃清火法。症在阳明之里,当泻之于内,故立本方,是逐秽法。茵陈,......能除热邪留结,佐栀子以通水源,大黄以除胃热,令淤热从小便而泄,腹满自减,肠胃无伤,仍合引而竭之义,亦阳明利之奇法也。”(《伤寒来苏集》)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茵陈蒿汤
《伤寒论》学习笔记128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262条
华医世界《讲透经方》笔记之李赛美教授:仲景治肝特色之乙肝治法(二)
古方妙用治验发挥
新生儿黄疸、尿布疹怎么办?把尿真那么恐怖?丨一个中医爸爸的育儿观(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