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急当救表—伤寒论原文疑难辨析

小编:求同存异                     监制:王振亮

 摘要本文讲述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第91条
的理解,其中表里同病,先表后里说较为妥当

【原文】

第91条曰:“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辨析】

本条为太阳伤寒误用下法后所致的变证。对于“急当救里”“急当救表”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大部分认为本证为伤寒误下所致的表里同病,里证为急,当先里后表;另外有的注家认为本条为太阳伤寒误下所出现的两种转归,一为里虚寒,一为表未除。兹分述如下:

①表里同病,先表后里说。大部分注家持此种观点。如吴谦等曰:“伤寒,医不分表里、寒热、虚实而误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者,寒其里也。虽有通身疼痛之表未除,但下利清谷不止,里寒已盛,法当急救其里;俟便利自调,仍身痛不止,再救其表可也。救里宜四逆汤,温中胜寒;救表宜桂枝汤,调和营卫也。”(《医宗金鉴》)尤怡曰:“伤寒下后,……其邪未入里,而脏虚生寒者,则为下利清谷。各因其邪气之寒热,与脏气之阴阳而为病也。身疼痛者,邪在表也,然脏气不充,则无以发汗散邪之地,故必以温药。舍其表而救其里,服后清便自调,里气已固而身痛不除,则又以辛甘发散为急。不然,表之邪又将入里而增患矣。而救里用四逆,救表用桂枝,……先表后里之法则一也。”(《伤寒贯珠集》)徐大椿曰:“此误下之证,邪在外而引之入阴,故便清谷,阳气下脱可危,虽表证未除,而救为急;清谷已止,疼痛未除,仍从表治。盖凡病皆当先表后里,惟下利清谷,则以扶阳为急,而救表为缓也。表里分治而序不乱,后人欲以一方治数证,必致两误。”(《伤寒论类方》)喻昌曰:“下利清谷者,脾中之阳气微,而饮食不能腐化也。体疼痛者,在里之阴邪盛,而筋脉为其阻滞也。阳微阴盛,凶危立至,当急救其里之微阳,俾利与痛俱止。救后,小便清,大便调,则在里之阳已复,而身痛不止,明是表邪未尽,营卫不和所致,又当急救其表,俾外邪仍从外解,而表里之辨,始为明且尽耳。”(《尚论篇》)日本藤平健认为:“本证乃阴阳并病之证,治疗当先急后缓。”(《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0年第2期)

②表证里证,两种转归说。持此种观点的注家以汪琥为代表。汪氏曰:“此条病乃阴阳两证并举,非一证分表里而用二汤也。寒邪伤表,医误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此阳从内脱,中下二焦无火,不能腐熟水谷,故色不变而完出,且不能止也;身疼痛者,为里有真寒,寒气凝泣,则骨属不利,故身疼痛,并非表邪骨节疼痛之比。急当救里,宜四逆汤以扶阳抑阴,则利止而身疼痛自除。此为中寒,乃里虚证也。若下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邪未入里,故二便清调,必其人胃气本实,不为误下所害,但见身疼痛,为在表有邪,此非里寒身如被杖之比。急当救表,宜桂枝汤,以和营散邪,乃太阳中风正治之法也。”(《伤寒论辨证广注》)

对于本条理解汪氏观点可供参考,然就本条文意及与上下文的关系而言,则当以第一种观点为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喘证辨证研究
从《伤寒论》的不同版本验证胡希恕的方证对应理论
手太阳表寒里热症
《伤寒论》中太阴兼太阳表证有哪些证型?如何辨治?
《伤寒论》太阳病辨误救误探析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198)理论的形成是来自于对方证的反复应用和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