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高炽的“色”与“戒”
userphoto

2023.03.03 山东

关注

(明仁宗朱高炽 画像)

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

值班皇帝,是明仁宗朱高炽。

很多历史爱好者,尤其是明史爱好者,对朱高炽的评价,可以说是极高的。

譬如“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君主”“举世无双前无古人的仁君”等等夸赞,也可以说是少见多怪了。

别说是当代,就连后来的清朝对他的评价,也是出奇的高。

康熙皇帝曾说“尝观明仁宗宣宗时,用法皆术宽平”,意思是,明朝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在位的时候,法度宽松,轻刑省狱,对待黎民百姓那是相当不错。

修《明史》的张廷玉则说“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意思是张廷玉认为明仁宗在做皇帝这方面基本没得挑,皇帝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干过的好事儿却是数不胜数,写都写不完,简直能和西汉时期的文景二帝相比了。

通过这样的一些评价,我们大概也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和蔼可亲的“洪熙大胖”的形象来。

皇帝对百姓很好,对百官们也很好,但在这一天的早朝,皇帝却十分罕见的发了一场脾气。

这一天的早朝,第一个上奏疏的人,是一个叫做李时勉的大臣。

李时勉,江西吉安人,时任礼部侍郎。

这个李时勉,在明朝历史舞台上并不知名,但在当年,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刺头。

(明成祖朱棣 画像)

早在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时候,李时勉喜欢惹事儿个性就展示了出来。

我们知道,朱棣在还是燕王的时候,封地是在北平。

从成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朱棣一直在北平就繁,相比之金陵春色,朱棣更喜欢北方的雪。

又或者说,靖难之役之后,壬午殉难的血案始终让身在南京城的朱棣无法得到内心的安宁,所以他很快把都城迁到了北平。

然而,迁都的命令才下了没多久,北平的皇家宫殿紫禁城就遭到了雷击,三殿失火,烧了好几栋宫室,时下闹得人心惶惶,搞得朱棣也是十分上火。

紫禁城失火,朱棣立即下诏,要求百官上疏,谈一谈各自的看法。

其实,房子着火了能有什么可谈的?南京城的大臣们窝着一肚子的委屈,如果非要他们谈意见,他们也只会和皇帝说,紫禁城失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您贸然迁都,搞得天怒人怨,如今降下大火,这纯纯是上天在示警。

这样的话,说出来十分解气,但很少有大臣敢对皇帝这么说,他们了解朱棣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脾气,所以皇帝一说要听一听百官的意见,他们一边在心里骂娘,表面上却还要亲切的安慰皇帝这都不是事儿。

只有我们的李时勉同志,十分头铁的上了一封奏疏,噼里啪啦,丝毫不留情面的批评了朱棣一顿。

这封奏疏,笔锋之无情,态度之狠辣,言语之犀利,属实是把朱棣给气坏了。

《明史·列传第五十一》:观其他说,多中时病,抵之地;复取视者再。

朱棣拿过李时勉的奏疏一看,里边全是批评他的内容,说他营建新都耗费财力,说他搞万国来朝浪费铺张,说他对待建文旧臣太过残酷,说他远征漠北纯属穷兵黩武。

朱棣当时的心情,好比后来嘉靖皇帝被那个光腚的海瑞骂“嘉靖嘉靖,家家干净”时的心情,大致是一样的。

(李时勉 画像)

朱棣看了一会,立刻怒不可遏,把奏疏掷在地上,并且扬言要把李时勉抓住杀掉。

然而,朱棣不愧是一代明君,即便是被李时勉气了个够呛,他还是很快恢复了理智,重新把奏疏拿起来看完,这才发现,李时勉的这封奏疏,虽然说话不是很客气,但却是为人臣子的肺腑之言,桩桩件件切中要害,这货是个诤臣能臣啊。

因为,李时勉十分过瘾的摸了一把老虎屁股,毫发无伤,全身而退。

李时勉在永乐朝如此嚣张,到了洪熙朝,他敢言犯上的性格更是愈演愈烈。

早朝时分,李时勉上疏朱高炽,表示皇帝应该“谨嗜欲之语”。

什么叫做“谨嗜欲之语”呢?意思就是说,李时勉规劝皇帝,不能老是泡在后宫,沉迷酒色,尤其是女色,这会导致你的身体情况极速下降,所以你必须得注意了。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没有问题,表达了大臣担心皇帝身体的思想感情,但在朱高炽听起来,却是大大的有问题。

所谓“事可以做绝,但话不能说绝”,那么很显然,李时勉这个人,在说话办事儿的问题上,从来不给人留余地。

朱高炽一听,你这明着是在担心我的身体,潜台词这不

是在说我好色,同时讽刺我身体不行么?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对他最大的侮辱,那就是在公共场合当着一大堆人的面儿,说他不行。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到底行不行,而在于,在这样的场合下,他很难证明自己行不行。

《明史·列传第五十一》: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

(上朝议政)

根据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李时勉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朱高炽当时可就生气了。

皇帝虽然生气,但却不能露怯,所以他还是耐着性子和李时勉辩论,或者说是在众人面前争辩自己并不好色,自己的身体也很行。

这个时候,只要李时勉想明白自己已经触怒了龙颜,已经陷入了十分危险的境地的话,那么他就应该抓紧服个软,抓紧转移一下口风,把这个话题转移过去。

然而,李时勉毫不自知,他素来直言不讳,朱高炽说他不好女色,李时勉非说他好女色,朱高炽说他身体很棒,李时勉非说他身体不行,君臣之间在朝堂上甚至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争吵。

事到如今,李时勉把朱高炽逼上了绝路,也使自己失去了退路。

朱高炽眼见在朝堂上争辩不得,无法挽回颜面,勃然大怒,立刻命令身边的侍卫以侮辱君上的行为对他进行公开处刑。

几个侍卫有了皇帝的命令,走下朝堂,按着李时勉就是一顿打。

本朝对大臣进行公开处罚,一般以廷仗最为常见。

什么叫廷仗呢?说白了就是脱了裤子,用碗口粗细的棍子击打后背和屁股。

文臣多有老迈不堪者,三五十板子下去,基本上就算是废了。

然而,廷仗的厉害之处远远不止给受刑者肉体上的痛苦,对于一个大臣来说,在一众文武大臣之间被褪下裤子,露出屁股的不雅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折磨。

廷仗这样的刑罚已经够狠,然而击打李时勉的武士所使用的刑具,却是一种类似于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战场上的铜锤一般的金瓜。

这一顿金瓜毒打,直把李时勉的肋骨给打断了三条,被侍卫拉出去的时候,气若游丝,神志不清,眼见就要上西天了。

按说,朱高炽为君仁善,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气的仁君,他对臣下的关心和照顾,如当年对自己藩邸旧臣解缙那样的关怀更是屡见不鲜,为什么如今区区李时勉的三言两句,却惹得皇帝如此反常呢?

并且,这件事儿似乎给朱高炽留下了极深的心理阴影,直到他去世前的前一晚,皇帝还对李时勉愤恨不已。

(夏原吉 画像)

临终之际,朱高炽拉着顾命大臣夏原吉的手,说了这么一句话:

《明史·列传第五十一》:时勉廷辱我!

李时勉在朝廷上侮辱我!

看看,看看,朱高炽临死之前,还记恨着李时勉。

那么问题来了,朱高炽为什么对李时勉如此耿耿于怀呢——很有可能,皇帝是被李时勉说中了。

翻遍明朝的官方史料,我们都找不到任何有关明仁宗朱高炽的死因记载,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死的。

在史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临死前三天,皇帝还在辛勤工作,而从他发病到驾崩,只有不过两天时间,毫无疑问,这是暴毙。

一众史料毫无收获,但作者却很偶然的看到一本正德年间的史书,名字叫做《病逸漫记》。

在这本史料中,有如下记载。

“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朱高炽的身边有一位亲信太监,根据这位亲信太监的口述,老皇帝是死于阴症,也就是性功能方面的疾病。

(皇帝驾崩)

而这样的记载,在官修史料《明史》也有过体现:

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

记载说明,朱高炽之所以是个酱油皇帝,没干几天,原因就在于,吃了“金石之方”,吃坏了身体。

而所谓金石之方,一般是指方士们用各类重金属炼制的名为强身健体,实为催情助欲的丹药。

这么一来,所有的线索,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死因。

沉迷女色的朱高炽(李时勉提出)劳累身体,导致性功能出现了问题(病逸漫记所记载),所以他服用了过量的性药(明史记载),最后导致药效发作,身体无法承受,最终暴毙。

这当然只是一种论证,但却无疑让明仁宗朱高炽完美无瑕的形象,开始出现了裂痕。

朱高炽的死因和谜团,他的色戒真伪,还需要更多历史同仁的考证。

作者一点浅见,只当做抛砖引玉,惟愿,诸君受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短命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懒政毁了大明王朝(文|田野)
揭秘:明朝皇帝朱载坖是个怎样的人?服用媚药死于女色
东林党第一猛将——杨涟
明朝往事(236)等你了解完移宫案,你就知道明末的历史有多荒诞了
陈邦傅罪有应得,为何他的死在永历朝廷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