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山空同《道德经》说明

南山空同,著有《终南山主人》一书,他以只讲百度上搜不到的知识为名,其知识和讲解内容涵盖了历史、哲学、经济、文化、神话、科技、医学等诸多领域。被网友喻为你所不知道的百科全书。他讲的内容,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有网友如此评价每篇文章都让人像是在品尝大餐。   
南山空同老师为什么会掌握如此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他对中国古文化又是持怎样的态度,本次访谈,天涯人文将带领读者走进南山空同老师的世界,敬请关注!   
访谈时间:20147915点~17点  访谈嘉宾:@南山空同  主持人:@凡目 
一位参加沙龙的朋友感悟:拿到了南山空同《道德经》导引。如果说《道德经》对我而言是天书的话,这篇导引的地位其实一样。沙龙结束后,不知道自己听到了什么,奇怪的是感觉,感觉是很不同的。印象最深的几点:1.世间的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道,泛指一切规律。这里的规律包括天道、社会规则、人性规律。规律是变化的,需按规律办事。2.“不争,意为容纳。不尚贤,是指不随意竖立榜样。(至于为什么,能意会无法言传了。)无知,无欲。指的是无知欲,意味着不要挑起人们的心机。万物之理:生、长、收、藏。老师也讲到当万事万物开始变化之时,则是造化之时。如果是要做某件事的话,意味着做这事的机会到了。做事的出发点对自己有利,行为也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此处老师举了很多事例)在的阶段,人就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了。3.发现自己擅长的事,同时发现别人缺失的事。这样才能拿自己的有去应别人的无。4.学会发现自己真正的目标。(老师有教方法)5.无我,无为,应顺应规律,不做违背规律的事。 
南山空同:期待那天和大家见面。凡是那天下午7915点~17点提问的问题,我都将一一回答。为了给更多的人回答时间,建议不要一次性问太多问题,问题范围包括道德经、诸子百家、传统文化一类。感谢大家。另,看到此贴,可标记留名回复,方便以后找到。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凡目 ,南山空同老师已准备就绪,我们的在线访谈也即将开始。 
南山空同:大家好,我给大家带东西回来了 
凡目:访谈开始。  今天我们荣幸请来南山空同老师,欢迎我们的嘉宾——南山空同老师! 
南山空同:大家好,我把《道德经》的全书要点索引带回来了,正在让人上传中。 
凡目:南山空同老师,请说说您与三羌文化沙龙的关系。 
凡目 226楼:访谈开始。今天我们荣幸请来南山空同老师,欢迎我们的嘉宾——南山空同老师!南山空同:谢谢,我来了。大家下午好 
布衣女2014 230楼:黄老师,我一直想参加你们的沙龙,但总是感觉还没准备好。是不是时机还不够成熟? 
南山空同:送12个字的努力争取,顺其自然、相信美好,这12字顺序不要乱的。 
凡目 243楼:南山空同老师,请说说您与三羌文化沙龙的关系。 
南山空同:三羌文化沙龙是一个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沙龙,是一年前我和几位朋友一起成立的。初创人基本都是天涯网友,其中一位叫狂乱的眼,他在现实生活中是通王科技的创始人,在网络营销界中很有名的王通。我们一起成立三羌文化公司,用来从事图书出版和文化沙龙。  三羌文化沙龙每月都有一个主题,邀请不同行业的人,站在不同角度,分享他们所认知传统文化,先后参加的主讲嘉宾,除了王通和我,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原哲学院院长焦国成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哈佛安林太极武道协会会长王安林老师、《病由心灭》作者周行先生等人。同时会有邀请一些客串嘉宾,他们包括刘克亚、王紫杰等人。三羌文化论坛第一期时,只在北京举行,只有十余人参加,等到现在第十期时,基本可以在北京、上海、深圳同时举行,每场很少有低于70人,以后估计会同时在西安、成都、武汉、青岛等地同步举行。作为论坛的创始人之一,我做的主题讲座相对多些。我希望三羌文化论坛能古为今用,我们讲解传统文化,不纠结于我们古人的智慧是如何的伟大或不渺小。而是对我们当下的思想和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借鉴意义,有所帮助。 
我要复习了 33 :如何准确界定生,长,收,藏?以及自然规律为何是生长收藏? 
南山空同:一个事物,还没有产生之前,你想看见它明显的端倪,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在出现之前,还有一个的过程,就是你看不见的过程,但是它已经在孕育之中,如果我们看到这个事物,那他已经处于或者的阶段,所以老子认为,我们如何发现机会,如何活的更好,要顺其势,但是这个,要从去察看。《道德经》里面,道,最重要的是易,是变化,你要抓住变化,第一,天道,第二,地脉,第三,人道,这三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发生变化,都意味着新的机会产生。每个人都具有发现微的能力,但是很多人没有那么坚定的内心,我们错过的很多机会,就是因为当时没下决心,所以一个人,第一,他要有敏锐的思想,或者看了,他能发现这个微,否则你只能在长的阶段进入了;第二个,你还需要有自己的决断心,第三个,你还要有一些决策的参考依据。怎么才能发现这个微?就在《道德经》的后面那几个字,叫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个勤其实是尽的意思,这件东西有没有后劲,要看它是不是有绵绵不断的后续的东西在介入,支撑它。所以绵绵若存,就是有持续不断的东西在运作,  绵绵若存的参考标准有三个层面,看这个事物有多少的地方符合社会需求,有多少的地方,属于符合人性需求,有多少的地方,符合这种技术的需求,如果技术上没有问题了,社会规则上又是大力倡导的,又在人性上,属于大家乐于接受的,那么这样的东西,只要你发现,它就是很有潜质的。 
路人庚辛金 143楼:老师好,我有两个问题,还请您指点一二啊!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生属性(优点特长),但是都被埋没了,怎么去找回这些与生俱来的属性(能力)呢?2.对于没有太高学历的人来说,怎么样寻找自己人生的目标,工作事业目标南山空同:世间有有八种基本频率,它们在天为象,在地为形。同时又受五种能量状态的影响,会产生五种不同的属性。也就是一个人同时具有五行属性和八卦属性,这些属性相互作用,形成了他在体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质。当这种特质与外界发生关系时,因为天生的这些特质具有五行和八卦属性,而任何一种工作、学习、技能或行业,也都有他的五行和八卦属性,但这些属性相合时,因为同频共震原理,会激发这个人巨大的灵感、创造力和热情,从而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我们将这种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优势,称为天赋。因为每个人都有五行和八卦属性,因此,无论这个人智力程度高低,他都会在某些领域表现出超常的领悟能力、创造力和热情,成为我们看得见的天赋。因此,每个人都在若干领域具有天赋。出来是伯乐的事。 
精进勤修:老师,请问您2个问题:1.《道德经》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很多针对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我们现在处于的时代与成书时的社会面貌有着很大的不同,哪些内容方面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2.《道德经》在当下如何应用于日常修持?或如您曾讲过的老子重持,释迦重修,《道德经》中关于的内容很少?  
南山空同:老子生活的时代,有以下几方面现象:一是一百多个国家以周天子的名义相互争斗,每个人都打着非常正义的、强大的、美好的旗号,做着各种各样的龌龊的事情。陈国被楚国反复立废,楚国宣扬的弱肉强食思想。(奠定老子小国寡民思想)二是周朝后期开始强调,秩序,即怎样更好的统治、引导人们,最初的社会道德是符合人性的,但是当一个社会道德,被一部分,少部分人保护的时候,道德变成少部分人对大多数人的一种精神绑架,社会道德开始违背人性。【奠定《道德经》整体基调为打压社会道德(扭曲的社会道德)】《道德经》中,6、第五章:修言行掌握了那么多的自然的知识也好,这些规律也好,那我们真的要是不断的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越好吗?不是的,重点不在于掌握更多的真理,而在于把一个真理掌握好之后,能把它派上用场,怎么样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调整自己的言行,知言易行,知道什么东西该说什么东西不该说。  
1)第二十二节:修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第二十三节:言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第二十四节: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不品三国 215楼:您是如何验证你读取的物品信息真伪的?我记得您曾经提到08年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了一项功能,可以读取到物品所知道的记忆。比如兵马俑的故事等等 
南山空同:单一的证据,往往不能成为证据的,叫孤证,只能做参考。只有历史、古今、地理、民俗等对应起来,才能成为一些比较确定的信息。我每年都会用一月左右的时间,外出行走,去当地实地考查观看,或查证资料,然后发一些东西出来。 
老陈MC 297楼:老师您好:道可道 非常道 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如果说道是可以改变的那易经里的一阴一阳谓之道那这个一阴一阳这个道是不是也是可以改变的 这个一阴一阳是只适合地球还是适合整个宇宙 反者道之动 这个动是不是变动的意思 比方说我们地球是有氧气的 到了七天星球就不一定有这个东西的 这个可道是不是只是针对地球而言的南山空同:第一个道,是指一切道律(包括自然、社会和人性),而可道,是指可以被认知的意思,非常道,是指,规律本身,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更具体的,希望贴子结束后,再讲。 
天府广场场主 144楼:黄老师,再问一个问题:),这个可能也是大多数人都想问的,如何正解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段话的意思?南山空同:自然之道,是无善无恶的,就像老虎吃其他生物,这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法则,不能用人类的善恶去评价。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可以救人性命的圣人,他如果真以仁慈之心要救所有人的性命,结果会如何?所以这里强调的是,一切要按道(规律)来办事。 
凡目 311:南山空同老师,您在语文教育界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取得很大成功,您出版的图书也十分畅销。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对文化沙龙产生兴趣,并且取得了新的成功。 
南山空同:答:做语文教育,是我的老本行,已经有12年了的,我相信很多人,在一个行业,努力十年以上,会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专家学者。我是一个在语文教育行业中从业较久的人。我近两年才开始在出语文教育界出版图书,这几本书在没有任何广告的情况下,长期占据着同类图书畅销榜的第一名。大家看到这几类图书时,会发现每个榜上的第一名都是我。 这让我在同行业中有一些知名度。如果说这算成功的话,我想这并不代表我在这个行业中有多高水平,而是因为我喜欢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喜欢分享,很多人发现一样好东西,比如说教学技巧、方法、知识等,他们会非常珍惜,如获至宝,生怕别人学了去。他们不想写书,不喜欢全部拿出来分享。我恰巧相反,我恨不得120%全都拿出来给别人看,让别人知道我发现了什么。别的学校是把自己的教材藏着掖着,我是选择出版,让更多人知道。第二件事,喜欢简单,我愿意把很多复杂的东西,用尽量简而全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很多人愿意将他们复杂化,我是力求让所有的人能看得懂看得明白。这两件事,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养成了喜欢用简明的语言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分享给更多人的愿望。同时,因为语文教学的原因,我所关注的很多知识,大多于传统文化有关,这些内容越积越多,我希望除了语文课堂之外,有更大的课堂,能将这些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于是就有了三羌文化沙龙,而来分享这些知识的人,也不限于我自身。三羌文化沙龙到现在该举行第11期了,绝大多数人是期期不落,甚至很多人每次是从千里之外参加文化沙龙。北京的沙龙是在教室里举办的,北京工业大学的胡深教授是我们沙龙的常客,他说在这里,可以找到大学时代的感觉,同学们一起听课、学习、交流。而事实上,我们的沙龙确实像大学的专题讲座。而来参加讲座的人,大多数都是非常谦逊的人,虽然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已做得十分出色,但都会抱着空杯的心态,来参加文化沙龙。除此之外,我想他们来听沙龙,更重要的是可以听到很多简单、独到而本源的东西,因此,我们的很多讲座,虽然大家只事先知道讲座的主题,并不知道具体会讲得如何(因为是第一次讲的新主题),但大家根据以往的经验,会知道肯定有所获,便积极地邀请朋友前来。半月前我们在深圳的南山空同讲《道德经》,提前报名人数是50人,但真正到第二天,现场报名人数接近80人,很多人是邀请朋友和同事一起来的。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信任,三羌文化沙龙会越做越好,我相信,下期我们再去深圳做《道德经》的讲座,来参加学习的人数不会低于100人。人数的增加,代表着我们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分享给了更多的人,而且帮助了更多人。 
meesira 225
楼:我的问题:1 建文帝朱允文史书上说是失踪,他到底去了哪儿?是被杀了还是逃脱了?2 关于奇门遁甲的时空局,是不是任何一个小的、局部的时空局都反映和映射着整个大的、整体的时空?那具体该怎么样布局呢?怎么做到外应天时(八风八卦),中定方位(九宫),内运五行?需要工具吗?3 雍正真的篡位了吗?4红楼梦写的是清初的历史吗?它的作者是不是曹雪芹?孝庄太后是否下嫁过多尔衮? 
.
南山空同:答你1个问题。  红楼梦不是曹雪芹的,他只是整理者。是清初的历史。 
jessie57878 268
楼:请问老师对《弟子规》和《三十六计》是怎么看的呢? 
南山空同: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你所不知道的世界之三十六计》可以搜索查看,如果你特喜欢这两本书,死忠的那种,建议不要看我写的那篇文章,上火。 
朝吟暮歌 272楼:从甲骨文的字形看,德强调的是一种行动,一种顺应道的行为,道强调的是一种包容,四通八达,用南山空同老师的话说就是不与万物相害 
南山空同:我只知道,道,指一切规律,德,指顺应规律做事的行为。 
无为:顺则为人,逆则为仙,是什么意思,谢谢解答。 
南山空同:不认同,不解释 
lidia01cn 275
楼:请问老师,现在国学很热,请老师推荐一下可读书目,是真正启人智慧的。 
南山空同: 如果是我,要看《道德经》、《庄子》、《墨子》、但肯定不是《孝经》、《弟子规》等。 
凡目 336楼:南山空同老师,您近期在文化沙龙中,安排的课程是《道德经》讲解,您认为《道德经》能给网友和听众带来怎样的奥秘? 
南山空同:《道德经》的第一期,我已在北京、青岛、上海、深圳,这四个地方做了一天的讲解,我们还会在安排第二期。任何人说话,都有一个说话的背景,这个背景有三个方面,一是历史背景,二是社会背景、三是个人背景,如果脱离了这三样东西,你对这个人话语的理解,就会出现很大偏差。如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关这一章,很多人认为老耳是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答案可能是他喜欢非常封闭的生活,小国寡民,就是既使是一个国家可以很小,民众也可以很少,既使是我们有先进的东西,我们也不要用它。我们既使大家都贪生怕死,大家都重视死亡,然后大家都不愿意迁徙,大家都愿意在这待着,即使有先进的船只,我们也不到外面去。让大家过着结绳记事般的生活,大家吃好、喝好、穿好。哪怕另外一个国家能看得见,我们都不跟他交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大家都觉得他是主张,回到过去建立一个封闭的大同社会。其实不是的。想了解小国寡民的真正思想,如果你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才会真正清楚,这些事,虽仍有记载,却鲜见于各种资料,因此,很难被人知晓。这里的小国寡民,其实指的是当时的陈国,而与他相对应的,是另一个大国”——楚国。陈国在周襄王的时候被楚国灭了,后来楚国觉得陈国国君好可怜,怎么说灭了就被灭了,把它扶起来吧,又把陈国立起来了。陈国国君当上以后又很开心,很猖狂。楚国一看,我把你立起来,你还这么猖狂又把它给灭了。就这样,陈国被立被灭两次,生活在这儿的人,一会儿是楚国人,一会儿是陈国人。这两次灭国件,老耳本人是亲历者。因此,后世有人说他是陈国人,有人说他是楚国人,争得不可开交,其实都对。因为他们被楚国反复扶灭。陈国被楚国反复立废,陈人很不甘心,楚国便讲:一个国家强大才不会受欺负,陈人变成楚人,能生活的更好,享受更多的便利,老子对这段经历,非常刻骨铭心,因此衍生才《道德经》第八十章的思想:对于后来发生的大量大国吞并小国的事实,老耳本人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国家的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民众能否过上乐而朴的生活,而这一切,针对的是楚国的言论。放到今天来讲,就是说,社会也好,经济也好, 国家也好,家庭也好,不是发展越快越好,而是要人民过上更加安逸自在的,乐而朴的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我们生活的幸福快乐,即使其他国家再先进,我们都不想去。放到现在,就像一个家庭一样,一个家庭也不是赚更多的钱越好,而是要你赚钱时,还有时间去品尝食物的味道、家的温馨安宁(甘其食-----安其居),你要有时间去品尝这些东西。如若不是这样,你一天就算赚三万,买十万块钱一你斤的茶叶,却自己没时间品尝。你无法享受生活,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说他认为,社会也好,经济也好,国家也好,家庭也好,不是发展越快越好,而是要人民过上更加安逸自在的,乐而朴的生活才好,而不是社会发展越快越好。他讲民重死而不远徙,邻国想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不代表他真的主张大家不相往来,而是说,如果大家每个人都过上非常自在、安宁、乐而朴的生活.。这是针对当时楚国的宣传说的,楚国一直强调如果依附了楚国,国土面积将会更大,而且还会成为霸主国的一员。而老耳认为,国家哪怕小一点,只要大家过上自在生活,哪怕邻国就在对面,我们都不想去。不想去的原因是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已经很自在美好了。你就不要再拿更大的国家,更先进的什么什么东西,来引诱我了,我们重要的是过上乐而朴的生活。就像今天咱们说的,有几个国家是非常小的,挪威,瑞士,他们没有很强大的军队,也没有特别先进的科技,但是你让一个挪威人,要迁移到别的国家去,真还不见得他愿意。因为他过的生活已经非常的自在了,所以说这加老子所倡导的乐而朴的生活,这篇文章在讲的是,人们不要被欲望,不要被这些大国,不要被这些东西所挑动,而是要明白,自己真正要想过的生活,是什么,哪怕我们国家小一点,他认为,每个人过上这种自在的生活,才很重要。   所以这一章的核心在于安而乐朴,而不在于小国寡民。因此,我或许是知道当时历史事件和背景相对多的人,也许有助于大家看到更真实地了解《道德经》到底讲了什么。 
隐士南 282楼:那天看到微信因果的那篇,突然明白,明心见性是为了消解损害。怎样才算是明心见性呢?如何才能达到明心见性? 
南山空同:你先后认真回答两个问题就可以了的。第一个,你最不喜欢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生活场景或情形都有哪些?第二个,你想要的生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生活场景或情形都有哪些?最后的建议是,努力去掉第一种情况的存在,努力朝向第二种生活。 
fs736608 283
;老师举办的沙龙能不能尽量在节假日办呢,因为要上班,所以总是没机会参加,谢谢 
南山空同:最近举办的都是周六、周日。但也有很多是平时,争取更多我在节假日办。 
凡目 352楼:南山空同老师,有些网友会认为您有仙人的气度,这是为什么呢?您是否在刻意营造这样一个形象? 
南山空同:这个,我对仙人气度是分三方面理解的。第一个方面,如果骂不还口是仙人气度话,我算的,因为我的言论可能会与一些习惯性的认知不相符,会招致一些批评,或轻或重,都有的。我都不回应的,一是我从小不会骂人,严重相信自己骂不过任何人,所以要是和别人对骂的话,会死得很惨。二是我要说的说完了,就没有太多想要说的了,个人性格原因,不喜欢非要别人认为我说得对。三是工作太忙,顾不上在很多问题上纠缠。第二个方面,有很多人认为金庸是武学高手,更多人认为南派三叔是盗墓世家,而我长期在莲蓬鬼话中讲中国神话故事和神仙传说以及体系,更多的人,愿意认为我是仙人,有次有个读者跑到贴子里面说你真是个写书的啊,你这个骗子 我上高中时靠写作拿稿费,中学出版长篇小说,一直在从事写作和教学,并且以写书的感到自豪。我想欺骗他的,肯定不是我,而是他的眼睛。有人5年以前就关注我,认为我是个世外高人,但想不到我是写书的。这就相当于在饭店吃饭,正吃得开心呢,有个孩子走过来说老师你从来没告诉过我们你吃饭,你还吃饭你这个骗子,然后走了。  不是我欺骗了他,是他在知见上欺骗了自己对不对?我写书我就是要让更多人能看到,  第三个方面,是我名字的问题,我先后在天涯上有三个名字mumuhuang,mumuhuang的小号,南山空同。南山空同这个名字,是传统文化作品时的笔名,我以前用过很多笔名来写文章,这在写作圈里,是极为常见的做法。特别是在以前,基本很少有人拿真名用来写文章的。都是化名,并非有意神秘,而是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起南山空同,是因为比以前的字母名更方便记,也方便在出版时署名。 
留醉乘风 285楼:老师,您如何看待现在国学教育中,重弟子规等规矩,轻经典的现状? 
南山空同:我不知道什么才算国学,但我知道弟子规等,只能叫儒家理(礼)学。 
dengjiaojiao 309
楼:老师我想请问一下,生长收藏中,在长的过程,我们需要去努力去争取,但是字给我们的概念给我们的感觉当然不是清风明月,请问这个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有什么不一样吗?南山空同:很多人认为在讲不争,其实其重点不在不争,而在于容纳。  一个人,一个企业,在已经强大的阶段,要学会包容。一是在人与人交往中,激发更多人的智慧和力量,而不是表现自己有多强;二是向竞争对手学习,甚至是跟竞争对手合作,以达到双赢。争,是属于的阶段,到收的阶段,如果还在争,反而是自耗。这叫夫唯不争,故无忧。不争纳万物,而不是不竞争。我们生长的阶段,在任何事物的发展阶段,千万不要谈我们不争,我们说的表面的那个不争,是指你的方式方法是公平的、是正义的,是我不违背他人的正当利益的,是讲的适可而止。所以说没有名的阶段,想方设法追求名利,而且名能带来利益。真正的是当一个人有了名利之后,淡薄名利,不被名利所累,这跟生长收藏里面收和功成身退的藏,是一样的适可而止。 
找个情人才平衡 316楼:请问老师我家里亲人最近发生了大事,父母还被蒙在鼓里,还有个结婚一年的老婆和出生三个多月的孩子她们也不知道,马上会面临家都散了的结局。我能怎么做才可以帮到他,我可以通过念佛回向给他并改命吗,至少对我和其他家人的打击能小一点的方法。 
南山空同:常理即大道,用常理解决问题,选胜万千他途。唯有常理不可解者,方图他径。
meesira 298
楼:大家的问题都很有深度啊,我的都是八卦的:1 建文帝朱允文史书上说是失踪,他到底去了哪儿?是被杀了还是逃脱了?2 关于奇门遁甲的时空局,是不是任何一个小的、局部的时空局都反映和映射着整个大的、整体的时空?那具体该怎么样布局呢?怎么做到外应天时(八风八卦),中定方位(九宫),内运五行?需要工具吗?3 雍正真的篡位了吗?4红楼梦写的是清初的 历史 吗?它的作者是不是曹雪芹? 
南山空同:哈哈,有时间时我再答,不过,我对个人化的问题,如孝庄太后一类的,一点兴趣都没有。 
@
南山空同 233楼:大家好,我把《道德经》的全书要点索引带回来了,正在让人上传中。@天水有得315 :南山老师上传到哪里了?在哪里可以下载啊 
南山空同:本贴就可以,我委托朋友上传了,那两个图片。你呆会儿再查看下。 
找个情人才平衡 319 :还有请问老师的学习班或者沙龙能否来西安举办些,热盼南山空同:我们的沙龙在西安举办过两次,估计后面西安会是重要的举办地之一。 
守中2014 324楼:请老师说说《伤寒论》作者 张仲景的来历。 
南山空同:这个我很有兴趣讲一讲的,不过,今天看来时间是不允许了,以后吧。 
xuejin001 330
楼:先生,个人感觉《元灵心经》和《道德经》是一脉相成的,《元灵心经》偏向个人修行,《道德经》却把国家,政治,社会,好像都讲了,先生我这样理解对吗? 
南山空同:道德经的重点,在于上遍讲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性规律,而下篇重点讲了怎么做。我们将会出版《学》,元灵心经的内容大多自于那里面。 
jasonzq2008 335
楼:相信黄老师会越做越好.你的帖子让我明白了多年心头的疑惑.传播的是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会持续关注的.如果有机缘,也会来参与现场的活动。 
南山空同:谢谢,相信会有的。 
凡目 387楼:南山空同老师您看重名利么?有的人认为你是个包装得十分精致追名逐利的俗人,也有的人认为你是有着世外高人般的淡泊名利。不知您怎么看。 
南山空同:这两个说得都对。在没有名利的时候,我看重名利,在我有名有利时,我看淡名利,名利只是更好实现目的的工具,没有不行,太依重,增加负担,失却自在。  在语文教育界,我是相对有名有利的,但就像我今天不提我的真名一样,因为那只是我在语文教育界的一个标识。大家只要看到贴了我那个名字的教辅类读书,就会购买,最终让我的书变得十分畅销。这是名利带给我的好处。但在不久的未来,我会退出语文教育界,因为我现在在这一行业,基本算得上是有名有利,如果非得创造更大的名利,其实是件很无聊的事情。但南山空同这个名字,我启用了不到一年,这是个生生冒出来的名字,但是南山空同在任何一个界都没有任何名气,也不会带来利。那么这个时候,我要的是看重名利,让更多的人知道南山空同是做什么的,所以我在写贴子时,停地说,你们顶贴啊,你们转发啊,你们多点击啊。然后有人看到就会很失落,说你真是个大俗人,太俗了,沉浸于名利之中,却装作很高尚的样子。我从来没装过高尚,这个阶段我看重名利,我就希望点击量高一点,我就希望回贴量高点,我希望每天走在首页上待着,这名利心熏染到什么程度的样子,而且我希望这个贴子能被更多人看到,我的书能被更多人看到,只要你书卖出去一本,对我来说就是好事。我就是要让传播,这就是要追名逐利,我就是要在后面说,如果你喜欢本文请转发多坦荡,我就是要让更多人知道南山空同,你必须得追名逐利,你才发表每篇文章有更多人看,更多人看你的思想和努力才没有白费,他才具有知识的传播星和宣传性,就是要追名逐利。所以说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在生长阶段不追名逐利,这简直是一种罪过。所以中国人你会发现很搞笑的,一直在谈最高尚的品质单薄名利,然后又使劲的批评一种追名逐利,其实,淡泊名利是一种生活方式,追名逐利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二者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没有高低之下之分  
凡目 407楼:据许多听了您课程的网友反映,您在沙龙中讲课时很有大师风范,认为这与您早年从事语文教育有关。对此您又是如何认为的。 
南山空同:我从事的教学,更多是写作教学,这给我直接的帮助是,让我的文章能写得更好些,而且我教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这让我学会了如何讲出让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同时,我基本每周都要讲几十小时的课,这讲我能更好地表达出我想要讲的内容。这些经历,对我本人来说,都很难得。不知道大师风范指的是什么,可能是我讲课时,能将一个话题讲得更纵深些,从它的起源讲起,讲发展,讲到现在,会让人了解得相对通透些。我曾讲过两个主题,在讲解过程中,感觉像是在讲解是一种享受。争取以后有机会。让这两部分内容,拍成纪录片。或是我们面对面讲给更多的朋友听。 
五岳之尊A 341楼:老师,众多判定一个人先天五行和八卦属性的方法,那种更接近本源呢?谢谢 
南山空同:先天的查八字就可以得知,网上有这样的网站,很容易,有变动的是后天的,相对复杂些。 
朝吟暮歌 344楼:抛砖引玉成功,终于注意到我了,那再请问一个问题  日自起落,月得圆缺,星舍其光,水居低谷,以离其方,以让其位,这么至理大道的话,我想知道源自何处,是黄老师闻大道后的自身感悟还是得自于他身上的元灵自身的前世记忆? 
南山空同:这些是我在《学》里面写的话,目前写了十八章,还有十八章没写。如果要说来自合处,最恰当的有五个字以自然为师 
丹丹姐80 400楼:请问访谈是有视频吗?怎么才能实时听到或看到呀?急 
南山空同:在线打字的,没视频,累死我了,争取利用好这2小时时间,多回答问题。 
纯土 396楼:也许是因为对人本身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所以很少看到有谁能够清楚地对人做一个完整的论述,特别是涉及人心的一面,有很多名词没有得到清楚的定义以致混用。我想很多心理名词的创作和人们对自然环境所做出的方标作用相似,前者是为了认识自己,后者是为了认识自然,所以名词定义不清就如同方标角度有误,我们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好些基础名词见于南山老师之前的论述,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笔误,也有混用的地方,希望挑一些作解释,或者集中放在这里解释,这些词有(但不限于):心、灵、神、气、魂、魄、精,灵性,灵气,元灵,元神,七情,慈悲,贪痴妄,等等。 
南山空同:我在后面回答一些吧。 
天水有得 391楼:南山老师,你帖子里说的正本清源的周易啥时候出版啊?好期待啊 
南山空同:这个估计得要两三年时间,我争取早出版《道德经》解读版 
51woo 385
:老师怎么看待《佛本是道》这本书里的神话故事和神仙体系的? 
南山空同:没有看过的,我通常是讲自己知道的,让别人去了解。 
dengjiaojiao 384
楼:请问老师,该以怎样的角度和思想去看《庄子》才算正确?能否大概说一下便可。谢谢。 
南山空同:不管是庄子还是老子,不要仰视他,而是要平视他。两个人内心真正能够开放交流,不是仰视或俯视,而是平视。了解庄子,更多先了解下周公。会有助于了解。 
麦穗的颜色sui 382楼:关于测字感应某人某事是通过何种方式做到的? 
南山空同:原理是气灵感应,操作方法是,一个字,可以拆分为两部分,基中一部分为上卦,另一部分为下卦,然后,就可以推断出了。 
是年花非花 401楼:谢老师!看到这里心里莫名的激动!今天,不论你住在城市还是乡村,从事何种工作,只要你花着心安理得的钱,过着快乐踏实的日子,还希求什么? 
南山空同:恩啦,这是道德经八十章中所说的乐而朴的生活。 
是年花非花 359楼:老师好!老师能不能说一下《老子》与《庄子》间的关系。   南山空同:庄子偏重社会规则(道德),老子重在讲天然道德。 
炮附子熬汤 406楼:老师,目前道德经有诸多版本,有帛书版,王弼版,等等,在文字上会有很多不同。请问老师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待。我们在版本选择上需要注意吗?谢谢。 
南山空同:孔子去见老聃时,《老子》(道德经)一书,已经被周王室所收藏了,那么,老聃为什么还要说圣人述而不作这样的话?因为,《道德经》思想出于老耳,但真正动笔的,却另有其人。老耳与尹喜一起的十几年,尹喜向老子讨教了很多关于社会时局的问题,老耳都做了回答,尹喜非常尊敬老子,在回到楼观台后,因感念这些思想的珍贵,便将老子的话按照一定逻辑整理了出来,为防止在战乱年代丢失,便雕刻在楼观台的山上,这便是第一版的《老子》,山崖石刻版。尹喜本人好修仙,他将官位传与儿子之后,在武当山修行时整理了第二个版本,而后交给老聃,储存在周王宫里,被称为周王宫版。尹喜回到楚国之后,又对《老子》(道德经)进行了完善的整理,而后在楚墓中发现,称楚墓版。很多人纠结在不同版本之中,其实并无意义,只是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本质上相同,不影响理解。 
留醉乘风 460楼:请问老师  孔子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道(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所以不用去谋它?儒家的道和道家的道有何异同呢? 
南山空同:《道德经》思想基础老子的祖上,负责给皇上讲解历代先王的原型,和他们的价值观,而当时的价值观是周公的价值观,后来被延伸到儒家思想。周公的核心思想是四个字,也就是儒家思想的真正的方针,敬德保民,尊敬规律去办事就是尽德。它推崇自然规律,推崇人性关系,推崇社会关系,保民就是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即民心所向,符合人性的事情,都应当遵从,但是在周朝后期,已经扭曲了周公的思想,老子作为这个精神的真正的传递者,在整个《道德经》里面,重新宣扬天道和人道,打压社会道德,所以《道德经》,其实对周公思想的再一次的更具像化的阐述,跟周公的思想一脉相承,老子的思想,对周公的思想,进行了非常具体化、实用化的一个发展。道德经中的道,泛指一切规律。第一,自然规律,也叫天道,比如说零度以下,水容易结冰,零度以上,冰容易化水,人饿了,就想吃东西,这是自然规律。  第二,是指社会规律,可称地脉,是整个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一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些准则。  第三,人性规律,或称人伦,比如说,人道主义思想。老子讲的规律是分三个方面的,但是,在整个《道德经》里面,他要打压的是社会道德,因为当时社会道德太甚了。德是按照规律去办事,简单一句话,道德两个字就是不违背自然、人性和社会规律的前提下做事。《道德经》九九八十一节,可分上篇和下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讲道,后四十四章为下篇,讲德,各有侧重,逐步递进,有展有收。执微者,必失其著,咬文嚼字,永远看不到《道德经》大的思想。 
圣罚神君 481:先生,您好。现在流行的《庄子》一书是原始版本吗?书中所描写的诸多景象和事物,在现代几乎都不存在了,例如同风而起的大鹏,好大好大的鲲,这是庄子自己在某个地方亲眼所见?还是他用故事假设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上个问题都忘记感谢先生回答了,谢谢先生。 
南山空同:庄子中,有大量的文字,是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式,或比喻论证的方式,千万不要当成真的有。就像庄子说大鹏,其实是把自己比喻成了大鹏,来说明问题,真当成有大鹏,就跑得太远了的。 
凡目 491:除了道德经,您还很熟悉其他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您如此博闻多识,请问是如何做到的?南山空同:我小时候,试过凿壁借光,发现假的,也看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却想针眼如何才能扣出来,更不理解晏子使楚时,楚国怎么能做到把城墙打个洞,来污辱他人。这相当于,一个人把自己家的房子拆了,只为了吓邻居一跳,并且告诉世人,邻居是胆小鬼一样。我不迷信任何权威,不管一件事被多少人已认同,更不管是否已经成为共识。只要我不明白的,就去质疑,找到答案为止。我的博闻多识,更多来自于不怕权威,而更多地尊重事实和真相,所以在追寻的过程中,知道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给人一种博闻多识的错觉。另一方面,我每年用一月左右的时间出行,四处走访问,实地考察。回来写贴,这成了很主要的方式。 
羊羊3728 466:木木黄老师你好,今年道德经的讲解的活动都没法参加,以后还有机会吗 
南山空同:还有的,争取下一次的活动。会在天涯上推出,到时和大家面对面见面。 
凡目 513楼:有网友评价您现在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对此您有何看法。您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身份吗? 
南山空同:虽然我现在在从一这方面的一些工作,但我个人,只是讲一些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但我很希望三羌文化沙龙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个传播者,是由三个群体所组成的。第一个群体,应当是那些愿意传播传统文化的各行各业的人,包括专家学者和有实学的草根。他们来讲。我只是其中的一个人。第二个群体,是为这些人提供宣传平台的机构。三羌文化只是其中的一个平台。第三个群体,是乐于来听讲座,乐于传播的每一个人。他们才是真正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听众和传播者。  我希望我所做的事,能对以上三个群体有辅助作用。 
《道德经》概述   
(一)上篇:道经  1、导引  (1)第一节:名与实  道可道,非常(恒)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可道,非常(恒)道这句话是说,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但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你想认识这些规律,就要以变化的心态去感受。名可名,非常(恒)名就是说,一个名词,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停的发生变化。比如说传统文化,汉唐以后,我们会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是中庸之道,但是如果你把目光往前推几百年,推到春秋战国时期,你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皇帝内经,是诸子百家,是阴阳五行,如果再往前推,推到周朝之前,你会发现,是八卦,是《易经》,再往前推,是咱们讲的天人合一。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这个名词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纠结于名词本身,你永远都无法掌握,内在的实质的东西,所以要抛开名词,去看本质。名词是方便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规律而产生的,我们只有去掉那些表面的名,才能看到里面真正的东西。第一节其实就讲了两件事情,第一,所有规律都会发生变化,第二,正因为它发生变化,不能局于表面现象和名词,去认识世界,而是要抛除名词之后,看里面的真正的东西。  (2)第二节:天然道德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重点讲天然道德,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重点在不言之教,什么叫不言之教。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人性,人性的本身是向上和高尚的。天然道德就是,你自然会顺意这些规律去办事,老子在这讲的,天然道德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它跟人性是相匹配的,如果无限度的拔高社会道德,反而导致道德沦丧。所以,按规律办事,不要违背人性,不要把觉得违背人性的事情,当成一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事情去推广。行不言之教 老子针对当时的社会情况而提出这个思想,所有的道德只对有道德诉求的人有效,因为道德诉求是内在诉求,我们只能要求自己,而不能要求别人,每个人内心都有追求美好东西的天然诉求,其高度完全超出我们想象,很多见义勇为的人都是社会的底层人,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保安、快递,所以人的天然道德并不低,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善的需求,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去做这件事?因为如果整个社会的社会道德违背人性,这个人受到的教育越多,就会越自私,因为天然道德被社会道德压制,我们树立了很高的道德典范,可是人们的道德水平不会因为这个典范而有所提升,一个人被架设在道德高位,更多的是逢场作秀,当很多人发现自已永远达不到那个道德标尺,干脆便自我放弃,中国长期以来的社会道德,一是一帮人站在这里指挥别人应该怎么做,二是无限度的拔高。所以,一个社会最正常的道德是天然道德,是不需要被教育的。符合天然道德的东西才能长久。天然道德就是如果大家都在排队,我们走过去都不好意思不排队。   
3)第三节:社会道德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树立榜样可以叫尚贤,过度推崇榜样的只有两类人,一种就是傻子,愚民的结果就是,我重点不让你做什么,而是按我的规律去办事,我这样,社会更好统治,第二个就是骗子,这个人就是为了迎合这个东西,就为了得到他想要的名义或者东西,所以他会去做这件事情,他明知道这件事情违背人性的,或者明知道自己不行,也得做。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然后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就是进入养猪模式,就是让他们吃好,玩好,喝好就行了,不要给他们更多智慧,让他们达到无知无欲状态。老子说这句话,其实他是用了古代的一种表达方式,古代三个字不好表达的,他会用四个字,比如说无知无欲的意思,其实就是无知欲,无思无想,其实就是无思想,无依无靠,其实就是无依靠。所以他说的无知无欲,不是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什么叫知欲,就是为了得到满足某个愿望,而去寻求实现这个愿望的各种的途径,也就咱们说的心机和心计。大家有没有觉得,很多国外的人,是很笨的,他跟你打交道,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然后你觉得这些人怎么这么笨呢,这种笨,其实咱们说的没有心机的一种表现,就是他只知道一件事情,最通常的一种办法,他不会想到还有什么捷径。  中国人的心思,几千年都放在知欲上了。所以老子倡导的是无知欲,就是回到一种,朴素的、正常的,按正常式来办事情的阶段,不要鼓励,挑起大家更高的欲望,并为这个欲望费尽心机。所以说老子所倡导的东西,反而是今天欧洲人做的比较好的东西,中国人举孝廉,平时不孝顺,想得到推荐,他就怎么做呢,第一,假象,做假象,第二作弊,就跟当地的评孝廉的,各种心机全都用上了,他的重心已经不放在怎么孝顺父母上,而是怎么能举上孝廉,这就是把大家的知欲给调动起来了,而他讲的是要大家无知欲,就是正常做事情。老子思想,就是让大家恢复到最初的无知无欲状态,无知欲之后,你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而不是别人告诉你你想要什么,如果考举人,考进士,是因为我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你从刚出生的时候,你爸妈,你身边的所有的人就告诉你,你的最佳路线,考举人,考进士。在中国,我们一直推崇一个什么呢,推崇一个思想叫成功,要么名,要么灭。但在国外很多时候,推崇的一种思想叫幸福,他认为幸福比成功重要,因为一个幸福的人,往往在某个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都是成功的,但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不一定幸福,因为你苦大仇深,获得了名和利,你对所有的怀疑都是惨淡的。在中国我们很鄙视一类人,什么人,乞丐,特别是身体立壮的人,把脚一蜷,然后伸手乞讨,我们觉得这个乞丐是不成功的,但是你没想过,那个乞丐有可能是一种幸福模式呢,有个人特别懒,他什么都不想做,所以他乞讨,很放松,很幸福的乞讨。什么叫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让那些想挑起民众愿望的人,不敢再做这样的事情。席勒特是如何挑起德国人的愿望和知欲的,他说:我们雅利安人,是最优秀的民族,我们要在全世界,把这种优秀的民族,要在全世界扩展起来。他激发了的过人内心的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群体认同感,挑起了他们的欲望。   
4)第四节:自然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关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什么是社会道德,什么是人性的道德,什么是自然道德,往往是分不清楚的,当社会道德和自然道德紧密结合,社会规则符合人性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性化,所有的规定都是人性化的,是为每一个人服务的,这个时候,人性、自然道德和社会道德,才能达到完美的结合。   
5)第五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人性是有善恶的,不是要完全的把人性激到一个无可附加的地步,而是人性、自然道德和社会道德,达到一个平衡,而这个平衡是可以无限度的接近的,而不是绝对的平衡。如果你要处处讲公平、自由、正义,这个事情就没有了,它只能是相对的,和无限度的靠近。一个事件,只涉及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怎么做都是对的,但是如果这个事情,有两个人之后,你就要开始顾及第二个人的感受,顾及第二个人的规则,所以说,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两个人的行为方式,叫社会规则,但是,这种顾及也好,都是有度的。在西方社会,认为政府的权利太大,因为它已经大到一定程度,所以它才会做一个限制,这就说明什么,他在中间,但是政府权利太小的时候,他又适当的给它放一放,他永远就在一增一减中,去追求平衡,但是我们可以无限度追求平衡,永远没有到达绝对平衡那一天。   
总结:第一,要认识规律。第二,按规律去办事,但是我们就算怎么办事,都只能无限度的接近规律,而无法到达。 
凡目 521楼:您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来自各界的质疑的声音。对此您如何处理? 
南山空同:一个人无法让所有的人,所有的时候,都能理解和认同某一信息,就像我小时候的理想是放羊,可家人强逼我上学,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但我后来认为,他们是对的。我小时候每次吃馒头,都要加根辣椒,家人说这样太奢侈,我就不加了,我当时认为他们说的是对的,现在却发现,这与侈奢无关,因为我们家有太多辣椒。所以,我要做的事情,是如实讲解我所知道的一切,不人为强化或弱化什么。但我处理的方式不太好,因为我基本从不回应质疑,明明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让对方不再质疑的,却并不去管。但好处是,我可以节约下时间来,做更多的事。道德经中有句话,叫大成若缺,你无法将一件事做到圆满。大成若缺,重点在讲缺,缺是指一个人不要什么方面都占全,当你想什么方面都占全的时候,你往往的人生反而是残缺不全的,大成若缺。这里面讲的是无为而无不为,什么意思啊?你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和能做什么,而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和不擅长做什么,所以说你就避免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而去做那些你最擅长的事情,这叫大成若缺。我善长的,是讲内容,不善长的,是把时间放在回应质疑上。但我尊重每一个质疑的意见,只是没时间回应而已。而且很多题,只是对方没看清而已。 
路人庚辛金 528:老师辛苦了 
@
凡目 530:南山空同老师的确很辛苦,两个小时回答了这么多问题。当然也感谢大家的热情捧场。 
南山空同:谢谢大家,我紧张回应了两小时了,哈哈,我准备去吃点好吃的,然后没来得及回应的问题。我会陆续一一回应的。 
凡目 540楼:好的,时间也到了。我们的在线交流活动,在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也感谢南山空同老师,在繁忙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参与我们的在线交流。大家再见! 
南山空同:谢谢大家,期待下次活动。也期待我们有机会现场讲座《道德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山空同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道德经》
《童话道德经》老子讲道(一)
除了写《道德经》,当道教始祖,老子还是个什么样的人?
《道德经》第47章
《道德经》新讲
德经 36、法网难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