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当归四逆汤证第351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2021-01-30 10:38:33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1、纲领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场,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二、厥阴病

1、纲领证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2、当归四逆汤证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脉细欲绝者,《玉函》《千金冀》并作“脉为之细绝”。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则四逆汤为正方。今当归四逆汤虽以四逆名,其方乃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故前贤多疑之。钱氏、柯氏以为四逆汤中加当归,如茯苓四逆汤之例。

今案本方方意,实为肌表活血之剂,血被外寒凝束,令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初非阳虚所致,日本医以本方治冻疮,大得效验,可以见其活血之功焉。

和久田氏云:此平素气虚之人,外邪袭人,在于心胸,正气为之抑压,四肢厥逆,脉细欲绝者,以此方排心胸间之寒邪,导下水气,舒畅正气,则厥寒复温,脉带阳气而愈矣。其与三味四逆汤之别,彼既在内,有下利清谷之证,故于四肢称厥冷,冷者属内之词。此云厥寒,寒者外来之气,属外之词。此证在心胸间,而腹内无变,故变文书厥寒,示其异也。

渊雷案:

邪袭心胸,意盖谓心力不足以抵抗外寒之束血欤。厥冷与厥寒,字例不必尔,然以释本方与三味四逆汤之异,恰甚稳贴。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细辛三两,《玉函》作“一两”。

本论不可下篇云: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主之。

《伤寒六书》云: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口鼻耳目中出,名下厥上竭,为难治(二百九十七条)(经方中医程医生注:398条本之294条)。又咽喉闭塞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蜷卧不能自温。又脉弱者,不可发汗,发之则寒栗不能自还(并不可发汗篇),并当归四逆汤主之.

渊雷案:

陶氏之主疗未必对,然以本方为理血之剂,固有所见矣。

方舆輗云:当归四逆汤,用于纯血痢,但下血便者。伤寒下血,虽为恶候(案:盖指肠出血也),然痢疾下血则不同,以此汤愈之。

《百疢一贯》云:休息痢来自疝者,当归四逆汤所主也。黑便与血交下者,当归四逆汤有效。五更泻,当归四逆、真武所主也。用此二方不效者,死证也。

《餐英馆治疗杂话》云:此方证,以热手按其腹,则发蛙鸣。又,病人自觉腹中或左或右有冷处,或自腰至股,或一体一足,觉冷者,用此方之标准也。此等病,有历五年、十年之久而不愈者,时发时止,虽形体起居不衰,已难操业谋生矣。

《类聚方广义》云:当归四逆汤,治疝家发热恶寒,腰腹挛痛,腰脚拘急,手足寒,小便不利者,兼用消块。

又云:治妇人血气痛,腰腹拘挛者。

又云:治经水不调,腹中挛急,四肢酸痛,或一身习习如虫行,每日头痛者。

《方函口诀》云:此方虽为治厥阴表寒厥冷之药,然本是桂枝汤之变方。凡桂枝汤证而血分闭塞者,用之有效,故先哲不仅治厥阴,凡寒热胜复之手足冷,亦用之云。又加吴茱萸生姜汤,为后世疝积之套剂,阴颓(汤本云:鼠蹊赫尼亚也)之轻者,亦用此方。

和久田氏云:本方证,腹皮拘挛,似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之腹状,且有左脐旁天枢(穴名在脐旁各二寸)上下挛痛者,又似当归芍药散、当归建中汤之证。凡于上述之少腹、腰间有结聚,而手足冷,脉微细无力者,当归四逆汤证也。案:此方,即桂枝汤方中去生姜代细辛,更加当归、通草,增大枣。盖下焦寒气上迫心下,正气为之抑塞,不充肌表,不及四肢,故血脉涩滞,不复作夬流之势。细辛能散中焦冷气,排除抑塞胃口之水气,通草能引其水,利小便而通关节以导阳气,余则和血脉而滋达正气,观于桂枝汤而可知也,但以当归为主,和以芍、甘二味,亦能解腹中之结血挛引。

《续建殊录》云:病者,年十余岁,有寒疾,初服药二三日,发汗不解,热反倍于前日,眼中赤,短气,躁烦,手足厥冷,大便秘涩,众医皆以为元气虚,曰:“非参附白术等,无以补其虚也。”因与理中汤。得汤,疾弥进,因求治于先生。诊之曰:“此所谓厥阴证,血气内迫所致也,乃与桃仁承气汤。其翌,下利如倾盆,续服数帖,尔后厥冷甚,殆如将死者,更与当归四逆汤,厥冷即愈,再用前方,疾痊愈。

清川玄道(《温知医谈》作织田贯)云:冻疮(原书作冻风)治法,未见有神效者。余壮年西游时,访古田玄道翁于远州见付驿,翁笃信仲景氏之方法,伤寒无论已,至于杂病,亦但以《金匮》、《伤寒论》为规矩。见翁治冻疮,用当归四逆汤,奏效奇速。余寻其所以,翁曰:《伤寒论》厥阴篇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余因大有所得。别后殆三十余年,每于冻疮用此方,必见效。庚辰二月,数寄屋町绸布商上总屋吉兵卫之妻,年三十许,左足拇指、中指紫黑溃烂,肿自趺上及脚膝,寒热烦疼,昼夜苦楚,不得寝食。一医误认为脱疽之类症,种种施治而无效,主人仓皇邀余。余问旧年曾患冻疮否,曰:“多年有之。”余曰:“是决非脱疽之类,即冻疮也,全由误治而致此。”乃与当归四逆汤,外贴破敌中黄膏等,—月余而痊愈。此冻疮之最重者,若平常紫斑痒痛,前方四五帖,即时奏效,捷于桴鼓,真神方也。

渊雷案:

古田诚深思妙悟,然药证互参,不难得之于言外。盖当归四逆汤明是肌表调血之剂,于是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云者,谓手足因寒冷所迫,使血脉细涩欲绝。脉盖通指血脉,不必斥寸口脉搏也。冻疮多在手足,其原因无非外寒凝血,治以本方,诚心安理得哉。

经方中医程医生注:

1.文中“阴颓”之“”字,原文是一个病字旁加一个“颓”字。五笔及拼音皆不能打出此字。
2.文中“夬流”之“”字,原文是一个马字旁加了下“夬”字。五笔及拼音皆不能打出此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手暖脚的当归四逆汤。
冯世纶教授:《伤寒杂病论》对美容的贡献
热厥证之辨证要点
当归四逆汤,临床上用于手足冰冷,冻疮,雷诺氏病有良效
86、当归四逆汤
厥阴病本证 厥阴寒证之 当归四逆汤及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医案(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