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透析中学生的性压力和性心理危机
                                                                                         中学生步入青春期,蓬勃涌动的性欲望如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排解,积压久了必然会以各种方式曲折迸发,并且这种迸发往往是非正常的、病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攻击性的。个别学生身上发生的事情、出现的问题,只是在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在产生了触目惊心的严重后果之后,才有可能被社会关注。特别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无数表面看上去没问题的乖孩子、好学生们,很可能有性心理危机。鉴于此,笔者试图就青春期中学生的性压力和性心理危机,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一、前言
  
  心理学上,关于危机(crisis)的解释主要有四种:
  (一)危机是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这里的阻碍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危机是一段时间的解体和混乱,在此期间可能有过多次失败的解决问题的尝试。
  (二)危机是一些个人的困难和境遇,这些困难和境遇使得人们无能为力,不能有意识地主宰自己的生活。
  (三)危机之所以是危机,是因为个体知道自己即使动用自身所有的资源也无法对某种境遇作出反应。
  (四)危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1.出现一个关键的境遇,分析个人的正常应对机制是否能够满足这一境遇的需要;
  2.随着紧张和混乱程度的增加,逐渐超越了个人的应对能力;
  3.需要解决问题的额外资源(如心理咨询);
  4.可能需要转诊才能解决问题。
  综上,危机是一种认知状态,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问题,甚至引起功能失调。在本文中,把由性压力引发的心理危机,都统称为性心理危机。
  
  二、现象
  
  青春期是决定个体一生身心发展的最关键的时期,它最显著的特征是:一方面,以性发育为标志的生理已经基本成熟;另一方面 ,以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内心冲突为标志的心理尚未成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状态不稳定、认知结构不完善以及受到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消极因素的影响,面临压力、诱惑时容易出现性方面的心理失衡或者危机。
  据河北某电视台报道:一天晚上,某小区居民发现两个稚气未脱的少年走进了一家僻静的、透着粉红色灯光的按摩发廊,不一会儿,该发廊熄灯关门,居民觉得形迹可疑,立即拨打电话报警。当警察赶到时,两个发廊小姐正脱光了少年的衣服,欲行苟且之事。经过调查,两少年是某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其中一人从家中偷拿了500元钱,欺骗家长说,今天晚上去同学家做作业,其实,他与同伴去了一家网吧看色情电影。在外部诱惑与内部欲望的共同作用下,两人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发廊。
  由此可见,当代中学生面临的性压力是巨大的,由此引发的性心理危机更是不容忽视的。
  
  三、当前中学生性心理危机的客观成因分析
  
  家庭因素 多数父母对性话题的态度不是躲躲闪闪、闪烁其词,就是横加斥责、严加防范,生怕孩子学坏。
  学校因素 学校的性教育课程要么没有开设,即使勉强开设了,也是形同虚设,心理咨询和辅导更是严重滞后。一旦发现早恋的倾向或与性有关的问题便“如临大敌”,动用一切手段,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社会因素 社会上性服务行业正以一种强劲的势头发展成为一项产业,带“色”的信息、信号铺天盖地压向“手无寸铁”、毫无社会经验、却又春心萌动的孩子们,这是一股暗流,虽然国家司法机关严厉打击,结果是屡禁而不止,屡杜而不绝。
  生理心理发展的内驱力因素 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认为,人们减少或避免过度焦虑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压抑、升华、替代、投射……其中,惟一真正成功的机制是升华。现实生活中,压抑是中学生们最多的选择。压抑就是尽力把威胁自己的东西排除在意识之外,这固然是一种自身积极的努力,在短时间内对维持个体的心理平衡是有效的。一个人长期压抑强烈的想法和冲动,称之为“过压抑”。对普通人而言,“过压抑” 需要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这场维持稳定人格的战斗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四、对缓解性压力、干预性心理危机策略的思考
  
  针对中学生的性压力和性心理危机,做好青春期性教育工作,家庭、学校、社会是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笔者主要从学校教育的视角谈谈开展相关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正确看待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危机。让我们彻底揭开危机的真正面纱,就会觉得它并不可怕,甚至可以成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危机至少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危机就是危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心理异常,甚至影响到生命安全;另外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如果当事人能够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够帮助个体迅速成长和实现自我。
  2.危机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所谓普遍性,是因为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幸免;所谓特殊性,是指即使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有人能够成功地战胜危机,而另外一些人则不能。
  3.危机是成长与变化的机缘。在伴随危机的不平衡中,焦虑情绪总是存在的,这种焦虑情绪导致的不舒服感为个体改变提供了动力。
  (二)提高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水平,是促进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
  青春期所出现的任何事件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人一生的成长。因此,教师应该牢固树立育人为先的责任意识,以宽广无私的胸怀,无条件地、积极地关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正确、坦然地对待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动用全社会资源,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原理、技术,来建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对全体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全方位、立体交叉式的心理疏导、心理指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转诊),探索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
  对此,我提出了“全程三步骤”构想:
  
  第一步,未雨绸缪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实施全员、全学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一个分层次、分任务重点的多层教育疏导与咨询防范体系。具体做法:
  (1)建立一支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师队伍,这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最重要的骨干力量;
  (2)在学生中成立心理健康协会等团体,培养心理健康信息员或宣传员,充分发挥同伴关系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积极作用;
  (3)提高全体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水平,把广大教师培养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4)协同家庭、小区、社团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良好局面。
  因为性压力与性心理危机一般具有隐蔽性,当事人不愿意主动说,不容易被及时发现,所以,完善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保障信息畅通、运作及时有效,显得尤其重要。
  
  第二步,防微杜渐
  当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危机极有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时候,进行适时适度的引导性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引导性危机干预与一般意义上的危机干预相同,一般可以分为六个步骤:确定问题—给予求助者安全感—给予支持—提出并验证可以变通的应对方式—制定计划—得到承诺。
  在工作中,心理咨询教师应该遵循平等性、主体性、共感性、选择性和变通性等原则。在求助方式上,学生至少可以选择找心理咨询教师面谈、打热线电话、投心理信箱、在学校心理健康论坛(校园BBS)上发表意见等方式;在提供咨询或帮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当事人足够的选择余地与参考,学生既可以选择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教师的工作方法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从可预见的效果出发,可选择团体咨询,也可选择个别咨询,或利用第三方(当事人的亲属、同伴)进行干预。尽量保持价值观中立,把决定权留给当事人,在不失原则和安全的前提下,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
  
  第三步,亡羊补牢
  危机干预后,对当事人跟踪进行心理维护、促进其心理康复和发展的工作特别重要。因为通常情况下,心理危机或阴影不可能通过几次干预在个体身上立即消失,往往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做长期的工作,打持久战。
  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各尽所能,及时、规范、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共同为孩子打通一条心理健康绿色通道,我们有理由相信:恼人的青春期从此会变更加精彩!
  
  (本文获全国第四届“健康杯”征文一等奖。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立发中学)
  编辑/于 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教师培训讲稿)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经常出现的问题指导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