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起源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起源;积极心理学
  在本刊第十期第一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中,我们向大家重点介绍了:什么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要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怎样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家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初步了解和整体感知。接下来,大家可能不禁会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笔者就理一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两千多年前中国传统的“正心”文化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拥有悠久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上一讲提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正式命名和面世是2007年5月,至今也还不到十个年头。1991年在《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发表的《儿童学习障碍的诱因与诊治》论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以关心下一代学习为突破口开始萌芽,至今有二十五个年头。但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以“正心”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在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明确提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译成现代语言就是“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这也就是当今立德树人必先正其心的最早依据,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最早的朴素思想。
  那么,怎样确保心的正确、正面、正向,如何端正心态、矫正不良心思,即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呢?我们从下面禅师与小和尚的对话故事里看看能体悟到什么。
  有一次,智明禅师召集各品阶的僧众,给他们上大课,宣讲正宗佛法。现场有一位才九岁小和尚,眉清目秀、很有灵气。
  法会结束时,他问禅师:“师父,什么是禅心?”
  禅师问:“你现在是什么心啊?”
  小和尚说:“我现在无心。”
  禅师说:“既然你没有心,难道佛就有心吗?”
  小和尚急急求道:“请师傅教我解脱束缚之法。”
  禅师问:“谁束缚着你呢?”
  小和尚说:“没有谁来束缚我。”
  禅师说:“既然没有人来束缚你,这便是解脱。”
  小和尚立即大悟。
  这个小故事虽然是佛教徒之间的对话,却能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即束缚与解脱的工具,皆源自一颗心。正如英国诗人弥尔顿所说“心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把天堂变地狱,把地狱变天堂。”
  “正心”翻译成英语,即西方的“积极心理”(positive psychology),positive 汉语意思是积极的、正面的,更加可贵的是“正心”不仅包含积极的、正面的心理,而且还有端正、矫正心理之意。这种积极心理思想扩展到中医,就是“扶正祛邪”“固本培元”。“扶正”就是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就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也是为了扶正,所谓“邪去正自安”。“固本培元”也是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元”和“本”,都是指根本,元神、元气的意思,即基础,“固本培元”即巩固根本、培养元神。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蕴涵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更是奠定了如今西方积极心理学无法比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
  文化学认为“文化世界不仅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创造着不同国家、民族、社区人们的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种种价值观念。”由此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从如下五个方面可以进一步说明。
  (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形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进步的精神脊梁,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历史的灵魂 。
  (二)“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之一。《周易大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社会发展共生的规律 。当人遵守自然和社会和谐共生的规律时,“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人必须不断认识自然规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的特点。“天人合一”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生态学的理念和范式 。
  (三)“致中和”的理想境界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做到了“中和”也就使情感(绪)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调节,从而使身心健康地发育,即“致中和……万物育焉”。可见,“致中和”构成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想境界的历史基础。
  (四)“性善”主导的人性论思想
  不同的人性论预设形成了人的向善论与向恶论。性善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孟子开创的性善说认为人生而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揭示了人的向善性,强调人的光明面、人的优点与价值,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促进个体于人类幸福,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学理的逻辑起点 。           
                                                                                         (五)重视“预防”与“整体”的标本兼治型中医养生精髓 
  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和“整体”观念是其理论精髓,与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 ·素问》就曾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就是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理念。 
  “整体”观念指人的身心是有机的统一整体,认为喜 、怒、忧、思 、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现代“生物 —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和整体健康模式,从而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摆脱西方的病理学模式,走向生态学模式提供了思想基础。 
  由上可见,以“正心”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积极心理学运动催生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最早由美国人本主文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世纪之交,美国滨州大学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承前启后,发起了世界积极心理学运动,催生了我国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塞里格曼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数月后的一天,与五岁的女儿在园子里播种。他的女儿叫尼奇。塞里格曼虽然写了大量有关儿童的著作,但实际生活中对于孩子并不算太亲密,他平时很忙,有许多任务要完成,播种也只想快一点干完了。尼奇却手舞足蹈,将种子抛向天空。 塞里格曼叫她别乱来。女儿却跑过来对他说:“爸爸,我能与你谈谈吗?”“当然,”他回答说。“爸爸,你还记得我五岁生日吗?我从三岁到五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五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塞里格曼产生了一种闪电般的震动,仿佛出现了神灵的启示。他太了解尼奇的成长,太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职业。他认识到,是尼奇自己矫正了自己的抱怨。培养尼奇意味着看到她心灵深处的潜能,发扬尼奇的优秀品质,培养她的力量。培养孩子不是盯着他身上的短处,而是认识并塑造他身上的最强,即他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将这些最优秀的品质变成促进他们幸福生活的动力。这一天也改变了塞里格曼的生活。他过去的五十年都生活在阴暗的气氛中,心灵中有许多的不高兴,而从那天开始,他决定让心灵充满阳光,让积极的情绪占据心灵的主导。他发现以往自己一直在被内心的某种声音在引导,往前走,往前走,更快点,更快点,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真正目标,也忘记了身边的人、前行的路上值得欣赏的风景。 
  塞里格曼受到女儿启发,发起了世界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 、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塞里格曼总结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我们能掌控的主要是心理力量,正如马斯洛所说:心若改变,态度就会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会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会随着改变。 
  积极心理学运动一声春雷,唤醒了长期孕育中的我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5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终于呱呱坠地。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诞生,就进一步广泛吸收西方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教育等辅食的补充养份,茁壮成长。 
  “积极心理健康”最早由玛丽·贾赫德1958 年在《当代积极心理健康观》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积极心理健康可以被视为促进持续发展的人格特征或为人格和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状态,包括:积极的自我态度,全面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自主发挥功能的能力,对现实的准确认识;能掌控自己周围的环境 。 
  “积极心理治疗”最早由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1969 年在德国开设心理诊所时提出,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心理问题中的重要性,主张治疗从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出发,首先努力发动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而非首先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 
  “积极教育”是20世纪末美国发起的、蔓延西方的一场教育运动,主张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达成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而实施的教育。积极教育重视技能 、态度 、行为 、交流风格等的教育,强化个体自信、自尊 、忍耐、尊重他人 、爱护环境等积极品质,以此激励 、促进个体和人类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时代召唤下喷薄而出 
  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今已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遗憾的是,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主要沿袭了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初期的病理模式。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就在学校、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门诊。在80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重面向少数的诊断和补救,轻面向全体的预防和发展。所以,始终像西医一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这个比例换算成绝对数字,令人担忧。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问题日趋严重。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成了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 
  其实,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学校的心理学工作者就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特别是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中小学生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相继推出,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相继出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初见端倪。尤其世纪之交,积极心理学进入学校,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在经历了两千多年文化孕育后,在世纪之交的世界积极心理学运动催生下,为满足时代需要,我们不失时机,于2007年5月12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大会,独具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兼具世界视野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喷薄而出,霞光满天。 
  作者简介:孟万金,博士、教授、博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科院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官群,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博士,匹兹堡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规律研究”核心成员。 
  (作者单位: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2.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 
  编辑/张帆 终校/于 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师之悟
谁束缚汝
宽容的看待学生
积极心理学:帮你打开幸福大门
帮助儿童用自己的力量活下去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一念之转静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