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几千个家庭后发现:父母共同付出的家庭,更容易养出幸福孩子
点击播放 GIF

随着家庭教育法的出台以及越来越多的“父母上岗也需要考证”的提议,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焦点慢慢从学校转向家庭。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所谓好的教育,通常离不开陪伴家人的父亲,离不开深明慈厚的母亲,离不开相濡以沫的夫妻关系与孝悌和睦的家庭氛围。

一个幸福的家庭,往往离不开父亲母亲共同的付出。

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的根在父母,言行出自家庭。”父母的一举一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轨迹。

想让孩子的成长过程顺顺当当,想让孩子的未来人生能够幸福美满,最离不开的,是父亲的陪伴,母亲的好情绪。

1、父亲的陪伴,能让孩子走得更远

很多母亲曾说,自己是“丧偶式育儿”。

孩子的每一次成长惊喜,是母亲先发现的;孩子的每一次睡前故事,是母亲开口读的;孩子的每一次生病,是母亲照顾陪伴的。

据《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调查报告显示:

父亲陪伴孩子时间较多的家庭,仅占12.6%。这个数字可以说是相当的触目惊心。

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的家庭中,父亲都是缺位的。

虽然父亲缺位了,好像并不影响孩子成长,但其实,缺乏父亲陪伴的孩子,性格可能并没有那么健康。

有研究表明:

小时候妈妈陪伴得多、爸爸陪伴少的孩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听取别人意见,他们享受被捧在手心的感觉。

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成长过程中有父亲积极参与的孩子,智商更高、成绩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其实,父亲往往是孩子最崇拜的人,扮演着母亲所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正如指路明灯一般,教会孩子寻找属于自己的勇敢和善良。

曾有一则这样的新闻:

一名14岁的少年在暑假期间,和父亲一起24天骑行318国道川藏线2200公里。

父子二人一天最多的时候,曾翻过4座4000米的高山,每天的路程相当于一个全程马拉松。

沿途的艰辛与坎坷,在父亲的陪同下全部化作前进的力量。

途中,父子俩不仅要强忍着高原反应带给身体的痛楚,还要面对一天时间里变化无穷的恶劣天气。

儿子因为高原反应经常流鼻血,吃的也很简单,多数时候他们就依靠方便面来作为身体的补给。

儿子之所以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

“爸爸跟我在一起,爸爸能够做到,我也要做到。”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

“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因为父亲象征着“外向的力量”,父亲良好的陪伴,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能引导孩子走出“舒适区”,丰富孩子阅历,能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孩子未来的社交,让他有勇气融入社会。

父亲的用心陪伴,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让孩子阳光、自信、勇敢。

父亲不缺席成长的孩子,他们长大后更容易成为优秀的人。

父亲在孩子身上付出的时间和爱,会照亮他们未来的路,让他们走得更远、更轻松。

2、母亲的好情绪,能让孩子更自信

母亲是一个家庭的温度调节器。她一笑,全家都温暖了,她一生气,大家都会小心翼翼。

可以说,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的情绪,决定了家庭的温度。

若是母亲平和快乐,家里必定轻松舒适,孩子也积极乐观;若是母亲歇斯底里,家里必定紧张压抑,孩子也容易变得暴躁或精神紧绷。

演员陈乔恩在一档节目中回忆起童年时光,透露自己小时候不敢发脾气,因为怕被母亲打。

一聊起母亲,她整个人都显得高度紧张,处于一种心理应激状态,还警惕地回头看了看,确认母亲没有在,才安下心来。

而她也表示,因为童年母亲的影响,自己多年不敢说话,也不敢交朋友,甚至有点自闭。

同样情况的还有姜文。

在外人看来,姜文算得上“人生赢家”,家庭幸福,功成名就。但在一次访谈《十三邀》中,姜文却觉得自己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跟他的母亲有着莫大的关系。

从小到大,姜文一直努力讨好母亲,希望得到她的认可。

可母亲始终没给他任何好脸色。

他考上中戏,兴冲冲地告诉母亲,母亲随手把通知书往旁边一扔,让他去洗衣服。

后来他出名了,赚了钱,给母亲买了房子,可是母亲一次都没有住过。

母亲的坏情绪,让他们感受不到被爱的滋味,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内心里永远是一个缺爱的不自信的小孩。

而这些事情也不少见。有些母亲习惯于把孩子当成私人物品。一旦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负面情绪汹涌而来,就会把孩子当出气筒。

但他们却没意识到,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

母亲以为那些都是小事,但在孩子的记忆力,它们是恐惧、害怕、担忧、胆怯的代名词,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磨灭。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

李玫瑾教授说,母亲的情感养育,是孩子生命的起点。

母亲温柔而愉悦,孩子看见的自己,可爱、自信、被接纳;母亲冷漠而情绪化,孩子看见的自己,抑郁、孤独、被否定。

作家莫言曾说,最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母亲的坚强和乐观,让莫言拥有了笑对苦难的勇气和自信。

母亲的好情绪,给予了孩子对家庭最大的信赖感和安全感,也让孩子有了一个可以放心栖息的港湾。

3、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缺一不可

东晋著名人物谢安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

对父亲来说,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做好为人丈夫、为人父亲的角色,能够尊重与呵护妻子,也能够陪伴和教导孩子,帮妻子分担压力,为孩子树立榜样。

对母亲来说,做最好的自己,是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不会随意把自己对余生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尽量平静地说话,而不是声嘶力竭地爆发。

有这么一句话:

“上天安排了一个缺席的父亲,就会赠送一个焦虑的母亲,最终只会养出一个失控的孩子。”

想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想要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父亲和母亲缺一不可。

父亲如孩子人生路上的指明灯,缺失了父亲的陪伴,孩子会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变得犹疑、胆小,一无所成。

母亲则如孩子成长过程的调节阀,没有了母亲的鼓励,孩子会失去感情的温度,从而内向、阴郁,怕这怕那。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事实上,就算我们给不了孩子万贯家财,也要给他和睦的家庭,给他用心的陪伴和温暖的情绪。

若是父亲懂陪伴,母亲好情绪,家庭必将顺遂通达,孩子也会茁壮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的样子,藏着孩子一生的结局
【父母必读】多少优秀的孩子,毁在父母的差评里
孩子出不出色,与母亲的性格关系太大了
李玫瑾: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是榜样,妈妈是基石
13岁男孩不满父亲离家出走:反向教育竟对孩子危害之大
父亲对孩子最大的责任是点燃母爱的能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