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幸福懒妈妈No.306】孩子和手机的恩怨情仇几时休?

一、为什么要藏手机?

藏,首先证明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不信任的;你认为他有了手机,会有各种不好的表现;

其次,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如何合理使用手机,你心里是没谱的;所以,你采用了直接藏,不让孩子看见的办法;

但真相是,这样的做法治标不治本,孩子反而会花更多心思在怎么玩手机上!

二、你需要了解孩子迷恋手机背后的原因

首先自己要清楚,孩子的成长需要物质食粮,也需要精神食粮。比如孩子需要有归属感,需要价值感和成就感,孩子有好奇心;

那这些必须的精神食粮,在孩子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被满足呢?

比如孩子,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也是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了,他如果在家庭里,不被理解;在生活中,也没有朋友;

但是他在玩手机的过程中,被极大地满足了,而且,还可以结交朋友,彼此之间,可以无话不说,甚至脏话,彼此是亲密的,哪怕是陌生人都可以迅速打卡话匣子;这种归属感的满足,孩子自然也就迷恋上了游戏,一发不可收拾

另外,孩子之所以迷恋手机游戏,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成就感,价值感。

孩子玩游戏,大概十几分钟,或者二三十分钟,最长一个小时,他就可以通关,迅速得到满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得到很大的鼓励。哇,你太棒了,你太厉害了,再来一盘!

这种鼓励性的语言,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非常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但是如果他在用心努力写作业学习的时候,没有得到肯定鼓励欣赏,得不到那种即时的满足,也没有权利感可言;相反,得到的是父母检查作业时的质疑,质问,贬低;甚至有些父母还因此用负面语言,攻击孩子。

这种情况下,孩子对自己的学习也是没有掌控感的,因为学习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续不断的努力,而且在努力的过程中,也说不清哪一次成绩就下降了,这让人非常沮丧的,学习这件事情,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掌控感;

当他来到生活中,发现自己依然没有什么掌控感,因为所有的事情,基本都被父母能做的都做了;父母不让孩子做那么多事情,他是没有什么掌控感可言的。

——但是,在游戏的世界里,他有充足的掌控感,成就感。

只要他愿意花时间,付出努力,很快,几个小时后,就会有成就感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痴迷游戏,你是要透过这种表象,明白孩子多么渴望有成就的心里需求,有权利的心里需求,有亲密的心里需求;但是,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都得不到满足的话,他就只有寻求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得到满足了

三、那你该怎么做呢

1.学会和孩子沟通,学会用美好的语言激励孩子,语言是互动的桥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基础;没有好的关系,任何技巧都是白搭。

2,在生活中满足孩子的成就需求、权利需求,亲密需求

孩子的世界,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的,还有生活。

真教育来自真生活。

在生活中,任意一个小事:

比如,即使今天帮我们摆碗筷,我们夸他这么整齐;

帮大家盛饭,呀,这三碗饭怎么盛的一模一样多呢,量刚刚好;

帮我们晾晒衣服,哎呦,这衣服晾晒的如此平整;哇,孩子叠衣服这么对称;呀,你难怪数学学得好

……

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给孩子营造一次又一次,无数次,每天都有很多这种,像嗑瓜子这种即时满足的美好的,小小的成就感;

还有一些节日,让孩子发挥主人翁的角色,这个节日,你和你爸爸合计合计,给我制造一个惊喜吧

建军节,我们一起拜访哪个老兵吧,听他们讲讲一些历史故事(让孩子和外在链接)

环保节,你们几个同学一起捡垃圾,或者拉一个横幅,万人签名,“爱护城市,从我做起”……

出去旅行,你学会对孩子发问,哎呀,古城有多少年历史了呀,为什么别的都没有保留了,为什么这个古城还能留下来,这发生了什么呢

这几天我要加班来完成工作,这次要拜托你啦,你给咱们研究一下要去的景点,以及怎么买票,在外面怎么花销等等

你不断地激发孩子的成就感,拜托他,请教他,求助他,使用他,你表现出十二万分的感激,哇,孩子,太感谢你了,妈妈觉得此刻好轻松哦,这下我可以放心去旅行了

引导孩子有一个爱好,因为爱好,孩子会更多地和外界产生链接,有了更多的快乐,成就感……

当孩子在生活中,在与人互动中,有了这种充分的被满足的亲密的心里需求,权利需求,又极大地激发了他的成就心里需求,孩子不断地看到自己的内在力量,成就感与日俱增

他有了无限的求知欲,他在现实的生活中自信满满,你还用担心他对学习没兴趣么

3,行为上的管理,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手机使用的家规。

我们跟孩子制定手机使用的规则,一定要在父母自身做得很好,能给孩子榜样以及孩子愿意跟你沟通的基础上。

没有一直沉迷手机的孩子,不管外在表现多么恶劣,其实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有很强的上进心的。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请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父母只要用对的方法,让孩子朝着自己的长处去努力,每个孩子都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我是终生学习育儿,分享育儿,写日记的幸福懒妈妈瑞霞,每个人的人生都值得被记录,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灵魂可以相遇,一起写日记一辈子,一起幸福一辈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抢走孩子的不是“网络游戏”而是家长的疏离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更倾向于“讨厌”妈妈?心理学给出了解释
孩子玩手机成瘾,家长可能一开始就做错了
到底要不要给孩子玩手机?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孩子放不下手机?不妨试试这4大方法
【今日教育阅读:孩子为何迷恋手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