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清照最朦胧的一首词,回味悠长,含义却被争议了千年

在中国的词坛甚至是文坛之上,李清照拥有大神般的地位。她的词清丽脱俗,不落凡尘,娴熟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又留给了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因为她的人生命运转折非常大,仅次于李煜,所以她的词在前期和后期区分相当明显。

这也留给了后人研究易安词的基础,只要根据词中内容,结合李清照个人的生活经历,就不难理解美轮美奂诗词中的精要之处。然而,有一首词,意境相对朦胧,而年代也无从考证,因此它所表达的意思让人难以琢磨,千年以来争议很大。那就是《忆秦娥·临高阁》: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词的上阙主要是写景,略有抒情:登上高高的阁楼远眺,那东倒西歪,横七竖八的山岗、空旷无垠的平野,都仿佛是笼罩于一片薄薄的烟雾之中,透出一丝光亮。这微光稀薄,烟雾稀薄,乌鸦归巢之后,黑夜里传来了军中的号角。

词的下阙则将画风一转,词人由凭楼远眺,又转回到楼中叙述室内之景:香火逐渐暗淡,眼看就要熄灭,杯中酒也已经见底,这光景让人心中无比悲凉凄切。那冷酷无情的秋风,催促这梧桐落尽了树叶。梧桐树叶的飘落,就是我不愿意看到的萧瑟之景,它是多么的寂寞,多么的衰败啊!

这首词中,词人转变了两个视角,先是从远眺,然后到近观。但是,无论是远方寥落的景色,还是室内的残羹冷炙,都让人徒增伤感。大自然已经到了秋天,寒气逼人,房间内已经是人去楼空,只有主人公默默孤坐,暗自悲秋。

最精妙的当然是最后几句“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它在无言之中,描述了秋风乍起,梧桐树叶不断下落的场景。此时寂静无声,却衬托了秋的凉意。最后两个“又”字,更是如同神来之笔。第一个“又”,将秋色推入读者眼帘,还没等到体会完毕,第二个“又”字将万般苦楚,无尽相思寥落之感落下。

这份秋色,这份寂寞,并非是陶渊明笔下的恬静,也不是杜牧在《秋夕》略带苦闷的心情,更不是那种田园牧歌般的怡然自得。她在此处,深切表达了对于秋天的厌恶之情,词人几乎是用半为含蓄半为呐喊的发泄。

其实,无论是自然界的秋风萧瑟,还是人类生活的曲终人散,都是在正常不过的规律。但是,词人如此悲伤,那一定是心中有事,至于何事,词中并没有透露出来,这就留下了千古以来的谜团,引发了许多文人们的争议。

首先,这首词是出自《漱玉词》,原本已失,这是后人所编辑的。关于这首作品的年代、背景,并没有过多的说明。有人认为这是南渡之前的作品,不过是一首闺怨词,是因为思念丈夫所写。在写作风格上来看,它确实没有后期作品那般沉稳,更多的是年少轻狂的肆意豪情。但是也有人认为,这首词中流露的感情过于强烈,并不像李清照前期作品那种略带婉转的意境。

所以,仍然有相当多的人还是在评点这首词的时候,认定它是在南渡之后,甚至是在丈夫赵明诚过世之后,因为怀念亡夫时所写。只有饱经国破家亡之苦时,词人才会如此脆弱,经不起任何触景伤情,心中发出无限感慨。

因为没有确切的史料支撑,名家对此也是莫衷一是。其实,好的诗词就是这样,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您也可以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描写闺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词丨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一词丨明·夏完淳《卜算子·断肠》: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李清照《忆秦娥》赏析
李清照全词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