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本是一名修补匠,一生作诗4首,皆成千古名作!

本期为“诗词歌赋汇”原创赏析连载第326期

这两天网络上一直在疯传一位名叫“沈先生流浪汉。小编也看了几段关于“沈先生”现场“演讲”的视频。从他说话语气的抑扬顿挫和对古文、寓言故事的了解程度来看,这位“沈先生”确实谈吐不凡,而且饱读诗书,知识非常渊博!这让网友们发出了“大师皆在流浪”的感慨!

不过,这种才华被埋没的现象又何止“沈先生”一个呢!

小编记得在我国宋朝时期,曾有一位僧人,名叫志南。他本是一位诵经念佛的僧人,曾写了一首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这首诗在当时可以说被埋没了,没有多大的反响。而如今,被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章介绍后却一下子火了!

而在唐朝时期,有一个修补匠,名叫胡令能。人称“胡钉铰”。他才华横溢却流落于市井,一生穷苦靠修补锅碗瓢盆为生!他一生作诗4首,却皆成千古名作,被收录进《全唐诗》!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四首七绝诗吧!

01、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也是胡令能的代表作,是胡令能到农村寻找一个朋友时,向钓鱼儿童打听道路后有感于是写下这首诗。诗中作者以白描手法叙述了蓬头小孩在河边专心致志地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作者向小儿招手,想要问路,却被那小孩子以“怕得鱼惊不应人”无声回绝了。这惟妙惟肖,童趣无邪的描写,与杜牧著名的《清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02、喜韩少府见访

唐代: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这首诗中洋溢着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气息。作者的“笑”一直萦绕着这首诗,紧扣了题目中的“喜”。将作者家中有人来访时,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孩子受惊场面写得生动、有趣,不禁引人大笑。

03、王昭君

唐代:胡令能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这首诗歌咏了王昭君为了民族大义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也写出了王昭君一生在外漂泊,到死不得故乡的愁怨!

04、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 咏绣障

唐代: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这首诗的大意为:

黄昏余晖之下,厅堂前面鲜花娇美。一群可爱绣女,争拿笔上绣床写生。绣成美丽屏风,静静放进花园,逗得黄莺好奇,离开柳条飞来。

这首诗描写的是妇女绣品时的场景。也写出了绣画的美丽,意在赞美绣女高超的绣画功底、巧夺天工的不凡手法。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意境明丽如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操随便写了几首诗就能流传千古,而乾隆一生作诗四万,结果呢?
乾隆一生4万首诗,刘邦这两首完胜,原因很现实
乾隆帝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为何没有一首流传下来?
白居易一首诗,却是扣人心弦的千古名作2
唐朝一位不知名诗人,在郊外偶遇少女写下一首诗,却成千古名作
沈佺期遭流放,途中写下一首诗,成为初唐诗坛的千古名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