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渊明最有趣的一首诗,只有十四句,却将五个儿子骂了个遍

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其实有时候毒舌之人也是如此。有文化的毒舌骂人不带“脏”字,却可以噎得人说不出话。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些诗词掷地有声,如今读来都觉甚是解气。

很多文人都是一股牛脾气,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即使怼起儿子,也是毫不留情。

就像东晋最出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曾做了一首诗,将5个儿子骂了个遍,让人看了忍不住笑。

这首诗就叫《责子》,全诗如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陶俨、陶俟、陶份、陶佚、陶佟。

都说“虎父无犬子”,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苏门三学士:苏洵、苏轼、苏辙;词坛二晏:晏殊、晏几道……

陶渊明在当时也算是文学界的泰山北斗,可是他的儿子没有一个青史留名,令很多人感慨:好竹出歹笋。

这首诗写于公元408年,当时44岁的陶渊明已归隐田园。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我的两鬓都生了白发,身体也不像年轻那样结实。虽然有五个儿子,但是都不爱读书

诗歌开头便道出了一位父亲的心酸:他已鬓发苍苍,身体也大不如前,可是他的五个儿子却都不成器,这让他担心又无奈。

这让我不禁想起《凯风》中的“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父母渐渐老去,而我们却无能为力,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时间最悲痛的莫过于此。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阿舒已经16岁了,却是懒惰无比,阿宣快15岁了,也不爱学习。

孔子“十五而志于学”,蔡文姬“六岁能辨琴”,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可是陶渊明两个孩子都十五六岁了,按古代习俗,都快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还是不爱看书写文章,这怎能不令他焦心呢?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阿雍和阿端十三岁了,连六和七都数不过来。阿通快9岁了,却只知道找梨子和板栗吃。

陶明渊这两句一下子数落了三个儿子,阿雍阿端同岁,想来应该是双胞胎

这里引用了“孔融四岁让梨”的典故,和儿子九岁还只会贪吃形成对比,可见儿子的不长进。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假如儿子们不成器是老天的旨意,那么我也没办法,还是喝酒去吧。

陶渊明将五个儿子数落了一遍之后,觉得头疼,确又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消愁。

这首诗通篇大白话,幽默又诙谐,看似处处在责骂孩子,却饱含深情。

诗中很多地方都略显夸张,他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孩子,而是以戏谑的口吻,将儿子们的缺点放大、漫画化,让人看了忍不住笑。

这样带着笑意的批评指责,正体现了他对儿子们的拳拳爱意。

左思曾写过《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这是最早描写儿女的诗歌,而陶渊明这首以生活化语言将五个孩子的不爱学习的形象描述的活灵活现,读来令人哭笑不得。

后来很多诗人都模仿这种写法。韦庄的《与小女》“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苏轼的《洗儿戏作》“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样的诗歌通俗易懂,让我们更加贴近诗人生活。

曾经有人觉得陶渊明五个儿子不成器,是他这个父亲不称职,“养不教,父之过”。

事实上,陶渊明一直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在《命子》中说:“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起名字都如此用心,可见他对儿子的舐犊情深。

后来他临终之时也曾留下《与子俨等疏》:“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他在诗中深深忏悔,觉得自己这个父亲没本事,让他们跟着受苦,他对孩子们的爱也是深沉的。

其实,我倒觉得陶渊明的儿子不成器也是一件好事儿。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最混乱的朝代,皇帝的性命都朝不保夕,何况大臣百姓?

当时竹林七贤的嵇康,就曾告诫他的儿子嵇绍不要“锋芒毕露”,要做“庸人”,这样可以活得长久。

可惜嵇绍没有听从他的话,最后为晋惠帝尽忠而亡,虽然留下了千古美名,却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反观陶渊明的儿子,不聪明,不长进,却得以保全性命。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一直在指责,但没有愤怒、没有逼迫。也许在他心里,没什么比家人健康,岁月静好更重要。

陶渊明这样心大,也给不少父母提了个醒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平安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你怎么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渊明家的傻儿子们
责子——晋·陶渊明
《责子》
五个儿子个个不成器,陶渊明无奈写下骂儿诗,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陶渊明“骂儿诗”,道尽天下父母的无奈
古诗词日历 | 陶渊明《责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