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了哈佛大学对毕业生的要求,我才知道我们对子女教育错得多离谱

文:哲妈说教育 公众号:哲妈说教育

哈佛大学,这所享誉世界的顶尖学府,因一直以来培养出无数顶尖人才而令无数家长和学子趋之若鹜,如2009年哈佛大学的本科招生,来自世界各地的申请者共有29112人,而实际被哈佛录取的只有2000多人,录取率仅仅为7%。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注定无缘走进哈佛,但好在介绍哈佛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培养人才的书籍不在少数。这两天我就在看《哈佛大学经典法则——精英是如何炼成的》一书,感觉获益良多,尤其是看了哈佛大学对毕业生的要求之后,再对比我们普通人对孩子的要求,差距明显就出来了,下面在“哈佛学生毕业前必须要做的20件事”中挑选几件出来,结合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作一下对比,说说我的看法。

1. 选修关于“幸福”的心理课程。在哈佛,这是最热门的课程之一。

很多学校都设有心理课程,配备有心理咨询师,但是大多数时候,心理咨询师的作用都只是为学生解决心理疑问,疏导不良心理情绪,劝勉学生努力学习,考取好的大学,以获取将来的幸福生活。

却很少有学校或家长,教育学生怎样去感受或获取当前拥有的幸福。所以在大多数孩子的心里,自己都是不幸福的,至少是没有“幸福”的概念的。在他们眼里,只有做作业的辛苦,而没有可以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幸福;只有父母经常提醒努力学习的唠叨,而没有父母为自己遮风挡雨、并让自己衣食无忧的幸福……

或许,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健在、有书可读、身体健康……只要我们还有机会通过努力去获取我们想要的一切,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幸福的。

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我们要延续幸福。

2. 别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们中国很多家长,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喜欢按照家长自己的意愿和判断安排孩子读书和就业。例如光线传媒副总裁、畅销书作家刘同在他的书里说过,他当医生的爸爸一直希望刘同学医,出来当一名医生,这样等到就业的时候他这个当父亲的可以帮忙张罗一下。但是刘同从未对医学产生过兴趣,所以以“如果你不让我报中文系,我们就断绝父子关系”执意报了中文系,因此父子关系一度降到了冰点,多年以后才有所缓解。

但是更多的,是父母威胁子女,如果不按自己的意愿报读和选择工作,后果就会很严重。例如今天连岳的文章提到的一位读者,她学了5年的教育学专业,希望毕业后从事相关的工作,但是她的母亲却逼她读研回来后去考公务员,令她焦虑、痛苦不已。

或许我们应该牢记纪伯伦在《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说的: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可以在他们选择是提供自己的意见,但是不应该不顾孩子的意愿而一味施加家长的权威,让孩子成为自己一切指令的服从者,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幸福。

3. 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不要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

2018年,常春藤女博士跳楼自杀的消息刷爆网络,而女博士跳楼之前,问了漂洋过海来看自己的母亲一句话:“我是不是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她那身为艺术家的母亲回她:“你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么?”女儿听了,翻身就跳下阳台,没救回来……其实,那位老艺术家在外人面前都很自豪自己的女儿,但是在女儿面前却对她很严苛,从来不肯夸她一句,最终酿成了悲剧。

总是严格要求子女的家长在我们周围也很多,比如孩子考了98分,家长会不高兴地问你为什么不考一百分?孩子考了全班第二名,家长会不高兴地问你为什么就不能考第一名?孩子拿回一个进步奖,家长却板着脸说你为什么不拿回一个三好学生奖?

他们以为,严格要求孩子,只要自己一直对孩子的 表现不满意,孩子就会一直督促自己努力做得更好,却不知道这样做其实是给孩子带上沉重的枷锁,让孩子一直负重前行。

其实,多夸奖孩子,肯定孩子的进步与价值,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快乐中轻松前行,效果并不比严厉苛责差。

4. 被拒绝后应该坦然以对。

面对接二连三出现的未成年人自杀事件,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脆弱,学校缺少挫折教育。确实如此,不但学校缺少挫折教育,家长也缺少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所以一旦当孩子遭遇不如意的事,或是遭受了稍大点的打击,就会出现过激行为,轻者离家出走,重者自杀。

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坦然面对拒绝或失败,只要不放弃努力,依然还会有成功的机会。但是我们很多家长的做法刚好相反,在孩子遭受了失败的挫折打击之后不是及时引导,而是批评指责,这无疑又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孩子对得失看得过重从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当我们努力之后仍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那不妨告诉自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 学会赞美别人。

哈佛大学要求毕业生既要当好演员,又要当好观众。说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感觉和别人有距离,其实就是缺那简单的几句问候和一个拥抱。

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消息:一个大学生A即将毕业时被一间大公司录取了,但是过了几天之后却又被通知说取消录取,追查原因,发现原来是A最好的朋友B暗中向那间大公司高密,无中生有捏造A曾有不良记录,于是公司取消了录取的决定。后来A找到B对质,才知道是B见不得A一直读书比自己优秀,找的工作也比自己好,从而萌生了使坏的念头。

作为孩子,都喜欢受到别人的赞美,愿意真诚地赞美别人的还真是不多,教育孩子学会赞美别人,欣赏别人,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就能与优秀的人为伍,从而促使自己也变得更优秀。

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愿你我都能《哈佛大学经典法则——精英是如何炼成的》一书中受到一点启发,把家庭教育提上一个新的高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佛大学用11张图告诉你:要想培养出满分的孩子,一定要做到这些!
哈佛大学给爸爸妈妈的11条建议:培养一个满分的孩子,你需要做到这些!
哈佛大学研究证明:只有这样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更有出息的孩子!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表明:这些小事,家长坚持3年,孩子必定成才!
你不会知道孩子到底多优秀!他家孩子进哈佛,不过是家长做了这个
哈佛大学教授研究发现:6件小事家长坚持3年,孩子必有大出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