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最气人的一次张冠李戴!王之涣得意作被武则天错认,潦倒一生

在诗坛要青史留名,作品其实不用太多,几首足矣,唐代诗人王之涣证明了这一点。王之涣平生存诗作掰着手指都能数过来:《九日送别》、《登鹳雀楼》、《凉州词》、《横吹曲辞·出塞》、《送别》、《宴词》,仅六首。但在这六首诗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却总能成功地吸引世人的注意,这两首诗在诗坛是怎样的地位,或许这样解释就很好懂了:后世不少人起草过很多唐诗排行榜,但无论如何排,这两首诗都在前10,这是李白和杜甫都没能做到的事。

于是在不少人心中,王之涣便成一个天才级诗人,但翻看的典籍多了,就会发现天才的生活总是伴随着各种坎坷的。出身名门望族的王之涣,年少时就“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但却一生不得志。38岁时被人诬陷他拂衣去官,虽后来再被启用,却只任了个县尉小官,55岁死在任期内。

如果说王之涣曾经有过一次平步青云的机会,那就是在他写出《登鹳雀楼》时,不幸的是他遇上了唐诗中最气人的一次张冠李戴!这首得意之作被武则天错认为是同时代诗人朱佐日所写,结果朱佐日平步青云,而王之涣却潦倒一生。时隔千年,让我们再来品一品这首年年入选课本之作: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写这首诗时,王之涣35岁,那一日他与好友登上了鹳雀楼,正如诗中体现的大气磅礴一样,此时的他尚有满腔抱负。

诗的一、二句,是诗人眼前之景,短短10个字,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傍晚时,落日沉入那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黄河之水奔腾咆哮,一路向东,流向大海。这10个字,无一字拖泥带水,极度精炼,堪称神来之笔。

诗的三、四两句,是诗人所感。如此壮阔之景,激起诗人的豪迈之情。他将这种激昂藏在“欲穷”、“更上“4个字中;再用”千里“对”一层“,写出了楼之高,水之阔。诗人用一种辩证的关系处理这两句,充满着哲思,也被后世当作勉励自己的佳句。

全诗短短20个字,句句对仗,前两句是正名对,后两句是流水对将,却全然不着痕迹,将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完美融合,堪称千古绝唱。

此时一问世,就受到世人的追捧,也顺利地传到了武则天耳朵里。武则天大喜,忙问亲信李峤此诗是何人所作。谁知这个李峤是个小人,他对武则天说这是在自己好友朱佐日所写,于是武则天赐朱佐日好好地嘉奖了朱佐日。只是可怜了这一代才子王之涣,错失了人生中最好的一次机会。

因为这次气人的张冠李戴,后来不少典籍中都将这首诗挂在了朱佐日名下,于是这首诗也就成了《唐诗三百首》中作者最有争议的一首。但经过各种考究,再加上鹳雀楼确实刻着“王文涣”之句,最终在多数书籍中这首诗仍被归于王之涣名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登鹳雀楼 畅 当
只有六首诗传世的王之涣,为何能成为大唐诗人中的顶尖人物?
如果有唐诗排行榜,哪几首可以名列前茅
[唐诗选读]王之涣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一生只写6首诗,首首堪称精品,被称为“唐诗江湖扫地僧”
唐代一诗人,一生只留下6首诗,其中2首流传千古,几乎无人不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