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一个善的意念,一个善的举动,最终积累成大福大贵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喜欢找人念叨,说完了还自怜感叹,说自己的命真苦呀!

说自己命苦的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毛病,就是具有悲观的思想和狭隘的视野,一点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都看不开,想不开,能不命苦吗?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人生际遇才会改变。

一个善的意念,一个善的举动,最终积累成大福大贵。

《三国演义》的故事,家喻户晓。真实的三国历史中,刘备在去世前,给儿子刘禅留下这段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太平常了,刘备临终前留给儿子最珍贵的告诫,就是如此。

平凡的东西,能坚持做到,就能成为不凡的人。

在东汉末期,群雄并起,最初的刘备,靠织履贩席谋生,势力是最弱的。刘备靠什么崛起?靠的就是自己的威信,有识之士心甘情愿追随他。刘备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而贤德,怎么来的?就是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而来。

这个道理,古今都一样。人的福气,是靠平时一个又一个的善举而积累;人的厄运,也是自己平时一次又一次做的小恶而导致。

福祸不是外来的,而是自己的言行召来。

我们首先要修正观念,不要认为福祸,是外来的,不是自己的问题,撞上了算自己倒霉。道家《太上感应篇》说得很直白:“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不管是福也好,祸也好,本质上都是人自己召唤来的。

认识一个生意人,很有钱,行善乐施,每次看到乞丐,都会布施钱,认为这是给自己积累福气。但是,他有一个大毛病,脾气非常暴躁,情绪不佳的时候,就任意对员工和家人发脾气。也喜欢喝酒。与之相应的,他还没到60岁,身体就病得很厉害。花了很多钱看病,吃药稍微好一点,又继续喝酒,发脾气,身体又变差,恶性循环。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既有缺点,又有优点,说他恶吧,他又行善。人心,是善恶一体的。

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心,那么就是时好,时坏。有自控力的人,可以控制自己恶的一面,不任性,不放纵,这样的人,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不管是善,还是恶,都是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孔子在《易经.系传》中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是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很多人,都忽略微小的力量,认为无伤大雅,可以忽略不记。

其实,微小的力量,蕴含着巨大的未来,积累到最后,释放出来,就是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过来,恶的滋生,也是如此。网络暴力,其实就是网络背后,一个又一个不相关的人,随便说一些不负责的恶言,才共同营造成网络暴力。当雪山崩塌时,每一片雪花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单单拿发脾气来说,人发脾气,会气得肝疼。发一次脾气,至少伤肝5分钟。每天少发一次脾气,一个月,就可以少发30次,少伤肝150分钟;一年少发360次,就可以少伤肝1800分钟,折合回来就是减少伤肝30个小时。

那些常年累月,喜欢发脾气的人,伤害最亲近的家人,同时,也最伤害自己。人不算,不知道危机,正是那些小小的言行,会慢慢导致最好的,或者最坏的结果。

一个人真正的福气,不是天生的,而是从自己一言一行中来。

人只有一次生命,一辈子只能走一趟,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树立正念,过好这仅此一次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少发一分脾气,就多一分福气。
做人要“五硬”,越“硬”福祸越少,福气越多
越是命好的人,越懂得掌控这三个“福祸”,人生越走越顺
朗诵《一个人有没有福气,就看这四点》很准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避福记:我并不是瞧不上福气而避之不及
千古奇文《渔樵问对》里的五段对话,揭示了人生的祸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