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传说中杜牧的儿子,写下一首哲理诗,短短四句令人叫绝

杜牧应该算是晚唐最风流的诗人了,他是秦楼楚馆的常客,曾写诗总结自己的人生,“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他还曾给13岁的雏妓写过“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也许正因他处处留情,所以后来就有传言说唐末一位很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他的儿子。

此人名为杜荀鹤,传言是杜牧出妾所生的儿子。

为何说是出妾呢?据说当时杜牧的正妻不满这个小妾,于是便将其逐出家门,所以杜荀鹤也因此和杜牧骨肉分离。

不过也有人说这是在诋毁杜牧,不管真相如何,杜荀鹤在唐末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了。

他和皮日休、聂夷中被誉为“晚唐三大现实主义诗人”。

也许是因为出生寒微,又逢战乱,所以杜荀鹤的诗就像诗圣杜甫一样,多能反应社会现实,民生疾苦。

例如《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山中寡妇》等,都是晚唐社会的真实写照。

此外,他还擅长写哲理诗,通过生活中的常见之景,来揭示人生最深刻的哲理。

《泾溪》便是其哲理诗的代表作,全诗如下: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首诗是他在考察泾溪时所写,只有短短四句,却道出了深刻精妙的人生哲理,读罢发人深思。

诗歌开头两句说的是泾溪的激流险滩。

泾溪有礁石的地方异常奇险,水浪湍急,所以来往的船只都十分小心,从没听说过有谁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

泾溪又名赏溪,和桃花潭一样都位于安徽的泾县,李白也曾到此一游“欲往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眼转”。

这两句的关键便在于“兢慎”二字,意为因害怕而小心警惕。

原本正常来说险滩容易出事故,然由于人们的重视和警惕,反而能平安通过。

诗人的这个观点看似无厘头,其实却十分合情合理。

已知的危险其实不算危险,未知的、潜藏的危险才是最致命的。

而诗人接下来的两句也佐证了这个观点。

恰恰是在没有礁石,水流缓慢的地方,常听说有人淹死。

为何会如此呢?因为人们没有面对险滩的那种警惕心理了。

海上本就是神秘莫测,瞬息万变之处,若少了警惕之心,即使是风平浪静的水域,恐怕也会出事故。

前后两句对比鲜明,因为谨慎,所以即使是急流险滩,也能安全通过;而由于疏忽大意,风平浪静的水域却常常船倾人溺。

客观的环境不同,主观的思想也不同,所以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

但其实无论环境如何,若能小心谨慎,无论是险滩急流还是平滩缓流,都能安全通过。

人生也是如此,诗人通过这两个鲜明的对比,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居安思危。

正如欧阳修所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就像当年的吴王夫差,他的父亲阖闾在吴越一战中,中箭身亡,临终嘱咐他要报仇雪恨。

此后他励精图治,吴国逐渐强大,在后来的吴越之战中,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都沦为其阶下之囚。

然而复仇后的夫差,渐渐耽于享乐,沉迷酒色,最终卧薪尝胆的勾践成功复国,而夫差却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是他能力不够,还是吴国比越国弱?

说白了就是他给对方的机会,若不是他丧失了警惕之心,恐怕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就像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杜荀鹤这首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整首诗平白如话,却揭示了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读后发人深省。

不知你觉得杜荀鹤这首诗说的是否有道理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诗人·杜荀鹤诗代表作 原文及翻译
失落的珍宝-全唐诗中被遗忘的好句(80)
杜荀鹤出于自保为权臣赋诗 遭历代文人唾弃
杜荀鹤的诗大多充满哲理,这首经典有趣的七绝,第一句就耐人寻味
晚唐诗人杜荀鹤的一首哲理诗,全诗短短四句,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唐代一位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著名的哲理诗,值得一读再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