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章太炎:诸葛亮是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刘备心知肚明却又毫无办法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迎来了一生中的巅峰时刻。这一年,他水淹七军、斩杀庞德、活捉于禁,令天下人无不胆寒。同样是这一年,关羽因为锋芒毕露,引起了东吴杀心。在吴魏两国的夹击之下,关羽先失荆州三郡,后败走麦城,最终亡于孙权之手。

英雄末路,实在令人感慨。后世学者在纷纷为关羽这位虎将惋惜的同时,也在为他遇害的真相争论不休。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国学大师章太炎甚至提出:诸葛亮才是害死关羽的真正凶手!只见他在《訄书·正葛》写道:“(诸葛亮)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

众所周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便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而这样一位忠臣,又岂能做出自毁长城的阴狠之事呢?为了廓清这一疑问,不妨以正史为据,看看在关羽遇害前后,诸葛亮到底做了哪些动作?

派系争权事件——刘封远调

同样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勉强打下汉中不久后,又令孟达带兵“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刘备委派孟达出兵进攻上庸三郡,显然是想要重用后者。从当时局势不难发现:与孟达同样出身于扶风郡(扶风集团)的法正、射援等人,都备受刘备重视。尤其是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地位甚至高于诸葛亮。

孟达抵达房陵郡之后,如愿将其攻克。可不巧的是,房陵郡太守蒯琪竟然死在了乱军之中。蒯琪,出身荆州豪族蒯氏,在当地的影响力很高。显而易见,孟达此举会引得当地士族不满。《三国志·刘封传》记载:“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刘备担心孟达办事不密,遂命令义子刘封前往,与孟达会师上庸,然后如愿攻克了西城与上庸。

刘封能前往上庸,不仅是因为他是刘备义子的缘故。事实上,刘封本名寇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荆州人氏。前面已经提到,扶风集团此时正备受刘备亲待,而荆州集团则暂时抬不起头。因此不难推测,刘封能得到刘备委派,背后有诸葛亮暗中支持。

刘封、孟达进驻上庸之后,关羽的危机便来临了。后者败走麦城时,曾多次向上庸求援,可后者的回答则是:“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从刘备安排来看,在上庸居于主导地位的,应当是刘封。因此对关羽见死不救,刘封应当负责较大的一部分责任。而刘封前去上庸,又是诸葛亮暗中指使的。因此章太炎先生可能以此为据,言诸葛亮刻意害死关羽。

不得不说,这毕竟只是一家之言。以笔者观点,刘封对关羽见死不救,其实是自作主张。原因显而易见,刘备收养刘封为义子时,人已到中年,尚未得子。可没过多久,真正的继承人刘禅也出生了。而以关羽、张飞为首的元老将军,则支持刘禅为继承人。如此一来,刘封想要继承大统,关羽显然便是最大的绊脚石。

局部争权事件——上庸内斗

或许有读者会问,既然这件事与诸葛亮无关,那么他为何还要支持刘封前往上庸呢?事实上,这可以理解为诸葛亮想要压制扶风人在蜀汉政权中的主导地位。

前面说孟达抵达房陵郡后,当地太守蒯琪死于乱军之中。而《襄阳耆旧记》中又说,蒯琪与诸葛亮有着亲密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大姐夫。当蒯琪遇难之后,诸葛亮便以此为由头,提出让刘封前往上庸郡,并暗示后者对孟达进行打压。

《三国志·刘封传》又说:“封(刘封)与达(孟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孟达不甘心受到刘封的羞辱,于是在降魏之后,又引徐晃等魏将来袭,将上庸、西城、房陵三郡重新夺了回去。魏文帝曹丕大喜,遂将三郡合为新城郡,仍令孟达驻守。

上庸丢失了以后,刘封回到成都向刘备请罪。他对关羽见死不救,又逼走了大将孟达,刘备自然很生气。可值得注意的是,陈寿在这里说的是“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刘备是先计较的是刘封与孟达的问题,随后才计较刘封不救关羽这一问题从这个优先级来看,在刘备眼中,刘封侵陵孟达这个罪状,甚至比他对关羽见死不救还要恶劣。毕竟关羽败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可归咎于外部,并且刘备也是知道关羽的脾气,除了自己谁还能镇得住他?自己死后,关羽绝对会是蜀国的一根毒刺,因此刘备对于关羽的死并不是太过可惜,他可惜的只不过是荆州罢了。至于刘封的行为,却是实实在在的动摇蜀汉政权内部的稳定了。法正于蜀章武元年(220年)去世,可见在刘封侵陵孟达之时,他尚在人世。正因如此,刘备才会如此生气。

见刘备有此态度,诸葛亮的做法便有些令人寒心了:“(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诸葛亮这句话,一语切中刘备的软肋。刘封今日能对关羽见死不救,日后也极有可能对刘禅的统治地位造成威胁。如此一来,刘备杀心大起,刘封焉能不死?

刘封殒命——最难猜测是人心

综上所述,关羽遇害前后的经历,大致便明了了,这显然源自于一场争权风波。由于扶风集团在蜀汉政权中太过风光,所以诸葛亮为了荆州士族能有出头之路,便支持刘封前往上庸打压、排挤孟达。而关羽遇害,是在刘封前往上庸郡之前,诸葛亮虽然智谋超群,但也不能未卜先知。所以刘封对关羽见死不救,并非是诸葛亮暗中指使。诸葛亮的失误便在于,他没有料到刘封的野心。

刘封的想法倒也天真,他带着打压孟达的任务前往上庸,但恰好遇到关羽兵败。由于私心作祟,刘封对关羽见死不救,并打算将这个“锅”甩给孟达。可他也没料到,孟达不甘受辱,在上书向刘备阐明一切后,竟然转投魏国。刘备、诸葛亮心智远超常人,自然清楚刘封的“如意算盘”。而诸葛亮手段更为高明,所以他先下手为强,直接致刘封于死地。

但刘备是何等人物,诸葛亮在背后的小动作,他也心知肚明。可当法正去世之后,他最大的倚靠,便是诸葛亮及其背后的荆州士族集团。哪怕是日后托孤,刘备也只能点明诸葛亮的主导性地位。正因如此,刘备才毫无办法,默认了这场由争权引发的灾难性后果。毕竟他也知道,最难猜测是人心。

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古人行为背后都蕴藏着很大的意义,他们的计策需要我们深刻解读,也很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学会他们的权谋对于我们今后在工作中又很大的帮助。因此多读一些史书对于我们而言有很大益处,笔者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发人深省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

这本书与《史记》都是记录历史的著作,但是与《史记》不同的是,《资治通鉴》注重教育,他会重点讲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且对其加以分析,使读者更直观的明白其背后包含的种种利害关系,对于权谋、情商的提升很有帮助。正因为这个特点,《资治通鉴》也被称之为“帝王之书”,自成书之后被历代帝王引为经典,甚至列为后世帝王必读书籍之一。

不过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白话文字,因此笔者给大家推荐一套《白话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并且编著时的宗旨就是“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以还原《资治通鉴》之本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建议,刘备行动
关羽败走麦城, 刘封却见死不救, 赐死时, 刘封说出了大实话
诸葛亮为何非要致孟达于死地不可
【逆向思维】诸葛亮一生中最恨的人是谁?
品读|诸葛亮:神机妙算还是权谋高手?
荆州往事(18)刘备称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