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大一 :理解医学,做合格医生


胡大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43(09): 753-754.


我想结合自己40多年的从医经历和学习体会,与大家讨论'怎么理解医学?学当合格的医生'。选择了医生这一神圣职业,就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把一生的精力奉献给医疗卫生事业,热爱临床工作,救死扶伤。


2014年年初大家都在议论––时间都去哪儿了?有些医生为患者服务诊病治病的时间是不是太少了?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报科研项目、基金,申报奖励,写SCI文章。而在评价晋升制度上也对临床工作重视不够。


医务工作应面对公众健康和广大患者。医学的目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迷失了,价值体系也混乱了。

近年来医疗体制上的趋利性诱导,引发了过度医疗的严重问题。医院攀比毛收入,科室有经济指标。错误思路的引导导致医学价值观进一步迷失。


时时考虑患者利益,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是医生的价值所在,是医学的目的。过度医疗不仅伤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也使医生丢失了应有的社会尊重和职业的神圣与尊严!我呼吁广大医生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度医疗!


世界卫生组织很早就警示'错误的医学目的必然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不恰当使用',并且强调'当今的医学问题出在目的上,而不是手段和方法'。


办医学院、培养医学生和医生,治病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还强调把医学发展的优先战略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的损伤、维护和促进健康。只有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才是公平和公正的医学。


医生面对的是患病的人,不是修理机器,医学不是理工科,而是充满人文内涵以人为本的科学。


我认为医生的人文素养最重要体现为两点:


第一是强调同情心,尊重患者的感受。我们每天都在看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假如没有强烈的同情心,就不可能认真地关爱和救治每位患者。


第二是责任感。医生有责任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为什么讲责任感?我国的文化比西方更清晰地阐述了其中的道理。古人云'不为良相,就为良医'。职业的种类有很多,管理类的,农业类的,工程类的等等,唯有医生这个职业可与良相比肩,恰恰是因为其所担当的社会责任。


关心医药卫生改革,心系基层农村,关心帮助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的健康,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位医生的责任。这就是我多年组织志愿者服务、大医博爱志愿者服务总队和爱心工程的初衷。


我学医的年代没有现在这种趋利性影响,那时是在学习雷锋、白求恩、《为了64个阶级兄弟》,后来学习焦裕禄,是在这样一个价值体系单一的年代成长起来的医生。


那时在医学院学习,一直到毕业以后,大家经常讲的是'急患者所急,痛患者所痛,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学习为患者服务的本领'。从我学医从医的经历,深深体会到,只有在患者的床前度过足够多的不眠之夜,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临床医生。


时时考虑患者疾苦,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这个精神也体现在新千年医师专业精神宣言当中。宣言2002年发布,共有36个国家和120个国际组织(包括中国医师协会)共同签署协议,强调要重构医师精神,特别强调医师专业精神的核心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关爱尊重患者,把患者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价值体系和重铸医学人文精神'。


在当今社会的功利性影响下,应强调不要把短缺的医疗专家资源转化为患者的利益交换,利用患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力量为医生或医院谋取私利。


要理解医学,逐渐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医生,应该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概念。很长时间以来,社会有这么一种认识––学医,当医生,就是等人得病,然后给人治病。于是,出现了医院的坐堂行医,医生是坐堂医生,广大公众只有得病时才到医院看病。医患的双边等待使得健康和预防非常无奈。


实际上,预防疾病是我们国家医学的传统。比如,《黄帝内经》就明确讲'上医治未病',强调预防和健康促进。我们不能就知道'等',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促进和维护人类健康。我们看过去的二三十年,就拿心血管专业为例,把主要的人力、物力、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攀比支架数目和搭桥数目上。


美国心脏协会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心血管内、外科医生都聚集在一条经常泛滥成灾河流的下游,拿了国家很多基金去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器具,同时不分昼夜苦练打捞本领,结果却事与愿违,坠入河中的人一半死了,被打捞上岸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坠入河中等待救援的人越捞越多。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非常浅显、明确的道理,为什么不到上游去植树造林、筑堤修坝,像大禹治水,运用疏导的方法去预防河流的泛滥?应该把研究和工作放在上游,放在预防上,而不是放在支架、搭桥、治疗心力衰竭……


医生一定要走出狭隘的'等人得病'的观念,强调参与和推动'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面发展。


医生要想不断提高,一定要坚持哲学的思考。要认真追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不断升华、螺旋式上升,从经验不多的医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医生。毛主席讲过'开始怎么想的?后来怎么想的?中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根据是什么?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来'。这段话用到医学上同样贴切。


在学医和从医的过程当中,诊病、治病充满了哲学道理。比如,哲学上一个很重要原理是'共性和个性',就反映了'读医学教科书和临床实践'的关系。


我们刚进医学院或初出校门当医生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接触书本知识。书本概括的是共性。在临床实践中,看到的每个患者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患者可能患有同一种疾病,疾病的共性存在于患者的个性当中。


由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医生往往不了解、不理解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症状的影响。医患的对话角度完全不同,医生讲支架手术很成功,闭塞的血管开通了。患者说术后仍胸痛,甚至比支架术前更难受,夜深人静时,支架在心脏里叮当作响。


医生从生物医学角度难以理解,患者对疾病与支架心中无底而纠结、焦虑甚至惊恐发作,引起类似心脏病的躯体症状。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双心门诊。不能从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理解医学,可能导致医生自觉或不自觉不理解不尊重患者的主诉和感受,甚至用自己片面的生物医学观点强加给患者,认为患者不通情达理。


张孝骞教授有句名言'医生在终生的医疗实践当中都应怀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没有一位简单的患者,每位患者都有其特殊性。做医生真是不敢有任何的轻敌和粗枝大叶,对每位患者都要认真对待'。


医生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根深才能叶茂。根在哪?根就是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叫基本功。从医学生进入医学院伊始,就要注意把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相结合。


医生职业要求我们一生都要探索。要做成功、合格的医生是一个挖山不止、锲而不舍的过程。我们应该高举起公益、预防、规范、创新的四面旗帜,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理解医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大一 ▏理解医学,做合格医生
胡大一:尽大责任者得大快乐(一)——医生必须坚守的三个原则
胡大一自曝“行医秘籍”,年轻医生值得一读!
心内科胡大一: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太多
现代人为什么要懂中医
胡大一: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太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