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汇总:药物治疗中的心血管副作用(上)
背景


处方精神药品(PD)在临床中较为常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76年的定义,精神药品是影响心理功能、行为和自我感觉的药物。这种化学合成物在给定剂量下能影响心理行为。根据解剖治疗化学(The 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ATC)分类系统,神经系统药物分为麻醉剂、镇痛药、催眠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药物成瘾药和其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见表1)。精神药品治疗被认为是所有严重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焦虑症、强迫症等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精神药品是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包括三环抗抑郁药(TCAs)、选择性5-羟色胺和其他神经递质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SNRI)、情绪稳定剂、抗焦虑药和阿片类药物成瘾治疗药物。

 

常用的精神药品 



近十年,有效药物的数量显著增加。阳性治疗情况可能显著增加安慰剂反应,减少反安慰剂效应。当然,精神药品也与各种可能的不良反应(AE)有关,了解不良药物反应机制能帮助医生指导处方选择。精神药品治疗的创新方法反映了一种跨学科、综合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病学。同时,精神障碍通常也会发生在心脏病患者中,并且可以影响临床表现和发病率,药物副作用可以显著加速疾病进程。


目的


这篇综述旨在研究精神药理学治疗中的心血管副作用。目标之一是以全面、综合和跨学科的方法,理解精神障碍和心血管疾病,促进创造性精神药品治疗方案。抗精神病药和心血管不良反应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然而,由于缺乏对心血管疾病的全面调查,这也日渐成为主要研究领域。本文将介绍抗精神药物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方法


对2004年至2015年期间Medline和PubMed的文献综述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其中所有数据均来自英文出版的全文和摘要。在这篇综述中,对精神药品即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催眠药,镇静剂、抗抑郁药和兴奋剂的心血管作用进行总结,并根据心血管作用的类型将精神类药物分为以下几组:心脏和循环系统、心脏复极化异常和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病。


心脏和循环系统


研究人员发现抗精神病药使用和心脏性猝死(SCD)之间存在联系。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抗精神病药增加SCD的风险的证据。发表的报告显示,当采用抗精神病药SCD更可能发生。此外,抗精神病药已被证明导致不太严重的心脏问题,例如在药物消费之前没有心脏风险的患者中发生的心律不齐和高血压。重要的是,抗精神病药可能导致高血压以及直立性低血压和晕厥,其由于药物对血管系统的作用导致血压下降。


抗癫痫药或抗痉挛药是用于治疗癫痫发作的多种药物组。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抗惊厥药物和心血管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较早的抗惊厥药(即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扑米酮)与代谢偏差相关。众所周知,第一代抗惊厥药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精神抑制药(Psycholeptics)包括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催眠药和镇静药。抗精神病药,也称为精神安定药或主要镇静药,是主要用于控制精神病的精神药品。有效数据表明,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增加死亡率和发病率。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与动脉硬化有关,可能原因是引起血压升高。已知抗精神病药会诱发高血压和心律失常。已知吩噻嗪可引起冠状动脉疾病。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它们对认知功能和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具有更好的作用,并且降低锥体外系副作用,然而,它们与代谢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相关。


抗焦虑药用于治疗焦虑和相关的心理和生理症状。压力和焦虑可能影响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因此在预防中评估缓解焦虑药物是合理的。劳拉西泮与苄氟噻嗪的组合(lorazepam with bendrofluazide)是唯一能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降低至低于正常值的治疗方法。目前数据表明苯二氮卓受体部分反向激动剂对心脏反应性的影响是通过中枢毒蕈碱胆碱能机制的激活介导的。


催眠药是一类具有诱发睡眠功能的精神活性药物。镇静剂是有助于平静或缓解焦虑的药物。与频繁使用镇痛药、镇静剂和抗精神病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可影响所有器官系统,并导致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依托咪酯Etomidate是静脉内(IV)催眠药,在血液动力学高风险情况下具有良好的临床特征。


抗精神病药是抗抑郁药、精神兴奋药、用于ADHD的药物以及促智药和抗痴呆药。抗抑郁药用于治疗重性抑郁障碍和症状,例如焦虑症、强迫症、慢性和神经性疼痛,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组合使用。抗抑郁药的消费在经济发达国家显示出一种趋势,目前可用的数据表明,抗抑郁药是抑郁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CHD)安全有效的药物。


抗抑郁药物中的SSRIs作为一线药物,应供给至少有中度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心理治疗和SSRIs(特别是舍曲林),已被证明对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西布曲明(sibutramine)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和SRI的组合。数据表明,在西布曲明治疗的患者中报告了几个心血管不良事件,如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MI)。已有的研究表明,舍曲林对于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伴随近期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其他不危及生命的疾病安全有效。西酞普兰(Citalopram)是一种具有良好心脏安全性能的SSRI。SSRIs干扰血小板的五羟色胺代谢,因此西酞普兰的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五羟色胺综合征(SS)是一种威胁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其由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过量的5-羟色胺引起,导致自主神经不稳定性和心血管异常。苯乙胺、异卡波肼和锂的组合与SS有关。心脏病学家经常使用联合治疗方案(包括五羟色胺能药物),因此应考虑由不适当的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5-羟色胺能不良反应的风险。当出现耐药性时,可使用药物组合,并取决于主要症状。例如,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时,推荐使用SSRI。三环和四环抗抑郁药(TCA)不应用于CHD患者的药理治疗,只有经过详细的风险/效益分析后才能使用。数据表明TCA能增加死亡风险。苯乙嗪(Phenelzine)是不可逆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摄入某些药物如伪麻黄碱或富含酪胺的食物后的短暂性高血压危象是一种公认的MAOI治疗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导致急性心脏事件是可预测的。有证据表明,当服用MAOI类药物同时摄取富含酪胺的食物时,应考虑MI的潜在并发症谱。


精神兴奋剂用于治疗ADHD和促智剂,是诱导心理或身体功能暂时改善的精神活性药物。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ADHD 与严重心脏事件的短期风险的增加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虽然心率和血压的轻微增加的长期影响不可知。ADHD的症状可能需要终身治疗。此外,关于精神活性药物,可卡因与许多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和心内膜炎)有关。数据表明可卡因通过增加心率和血压增加心肌的氧需求量。


抗痴呆药物用于治疗痴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Is)(多奈哌齐、利伐斯的明和加兰他敏donepezil, rivastigmine and galantamine)和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memantine)。这些药物的不良心血管事件非常罕见,但ACHI治疗与晕厥和心动过缓的风险增加相关。


精神药品又是如何引起的心脏复极化和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炎等疾病?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这些不良反应,请听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Ines Poto?njaka, Vesna Degoricija, et.al., Cardiovascular side effects of psychopharmacologic therap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6, 219: 367-372

《国际心脏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致力于最广义的心脏病学,包括最新的简报、评论和文章。ISSN:0167-5273,IF:4.63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诊断和治疗(痴呆与认知障碍/实用总结十一)
精神药物在特殊人群的使用(非讨论精神药品,主要是精神科用的抗焦虑,抗抑郁,抗精神病药物)
帕金森病患者的这些精神症状不可忽视
孕妇处方精神科药物要注意的因素
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