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辰: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教育成就未来

在这里,我们爱智求真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教育成就未来

来自王辰课堂

00:00 14:26



父母有责任让孩子自由成长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王辰。我们今天继续一起来聊教育的话题,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教育可以成就未来。


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当你第一次怀抱着自己的骨肉,看到他那天真无邪的双眸,你一定能感觉到这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他(她)就在你的怀中。


当新生命降临的时候,第一次为人父母常常是喜悦淹没了理智,而用溺爱和娇惯代替了科学的教育。当你的天使渐渐长大,又有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表现不像话,和父母不对话,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对立情况。


其实在子女教育上,家长是主动者、驾驭者,子女是被动者、被驾驭的对象。作为父母的我们既有主动驾驭的权利,更要承担这样的责任。


子女未成年没有独立思考和生存的能力,对父母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出现问题家长首先要自省自责,修正错误,调整子女的家庭生存环境,要做到用智慧和情感去教育孩子,而不要用权力和暴力去训斥孩子。

 

著名学者易中天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子女教育中父母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下一代可以自由地成长,因为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人生道路只有自己选择别人替代不了。


成才的孩子需要精心去培育

 身为父母的我们对自己的天使既不能不管又不能都管。但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都像古人的《家训十则》一样,“培植心田、品行端正、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乡邻、矜怜孤寡、婚姻随宜、教训子孙、奋志芸窗、勤劳本业”。

 

美国教育家斯拉夫人说:“对人们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从这段精辟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必然因果关系。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的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孩子是个天才,必须相信教育是万能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不然我们就没有理由倾尽所能来培养我们的孩子。

 

也许并不是每个成才的孩子都是让父母费尽了心血手把手教出来的,他们的成才之路自己就走得很顺利。


但每个走上歧途的孩子都肯定表明父母的失职,他们忽略了孩子的潜在问题,或早或晚暴露出的小问题未能及时被发现,终于酿成了大错。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心理和性格上的问题,最不易得到父母的重视,也最不易解决,心理和性格上的缺陷,实际上会成为精神上的残疾。


孩子身体有病会明显不舒服,父母也会马上带孩子去看医生,但对于其它方面问题,粗心的父母就根本难以发觉,或者是束手无策。


但我们必须承认,任何成才的孩子都是遵循了成功的规律。问题孩子的问题虽然各种各样,但归根结底是心理问题,也有规律可寻。

 

许多人都以太忙为理由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但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子女的失败,这是我们上个专题讲过的话题。


所以无论你认为自己多么忙碌,为了孩子的未来,你务必抽出时间研究一下教育的问题。无论你是已经为人父母或者即将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我们的话题能给你新的启示,即使你是个单身贵族,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医治自己心灵创伤的良方。


孩子潜力无穷,教育改变命运

 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要用心教育都可以成就辉煌的未来。

 

我们讲一个故事,你就可以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救的声音,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子掉到了粪池里,于是弗莱明把这个孩子从死亡的边缘救出来。


隔了几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了弗莱明的家门口,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说,他就是那个被救小孩子的父亲,甚至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子的命。”农夫说:“我不能因为救了你小孩子命而接受任何报酬。”就在那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里走出来,绅士问:“那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说:“是。”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吧,让我把他带走,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农夫答应了。


后来农夫的小孩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并且获得了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了肺炎,谁救活了他呢?就是盘尼西林。那绅士是谁呢?就是丘吉尔,而那个被救的孩子就是我们熟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这个故事当中的弗莱明,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极有可能是一位优秀的农夫。尽管他也可能很优秀,但世界上总归缺少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遗憾。


这个故事的真假,我们无法简单判定。但它至少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带着无穷的潜力,都是可以成为天才的。

 

我们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别人怎么看他,你都要无条件地爱他,你要相信天赋的差异很小,后天的培养很重要。一些研究也表明,对于二到四岁的儿童测智商,其中94%的幼儿显示了极高的智商和创造力,而等他们长到七岁时,只有4%的婴儿依然保持很高的智商和创造力。


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曾进行了一次孩童更新行动,就是把许多有智障的母亲刚生下来的孩子,交由一批心理学系的学生去带,集中在游戏的环境中,按照正常父母照顾孩子方式给予关爱,到了五到六岁时测得的智商竟然高达一百三十分,离天才的一百四十分很接近。


几年后的追踪测试,平均分依然是一百三十二分。科学家给出一个结论,刺激是促使孩子智力突飞猛进的关键因素,只要我们的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刺激,它就会表现出正常的智力。

 

我有幸参观过北京的智光学校,这里面的学生都是智力残疾的学生,但是经过精心培养,你会发现,有的人擅长唱歌,有的人擅长跳舞,有的人还成为作家。所以智光学校的名字也有深刻的寓意,就是每个头脑中都有智慧的光芒。


是什么折断了天使的翅膀

 既然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天使,为什么有的孩子没有能展翅翱翔在蓝天当中呢?就是它的翅膀被折断了,所以我们今天必须质问到底是谁折断了天使的翅膀?答案很简单,就是师长和家长。

 

没有天生消极的婴儿,孩子在幼儿园时都愿意举手回答问题,到了上小学时举手的比例就少了,到了初中高中就更少了,到了大学甚至举手的会被耻笑。


那么,为什么纯天然具有无限潜能的天才儿童,随着年龄的成长却许多泯然众人了呢?心理学家给出答案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遭遇到了破坏性的批评和有条件的爱。就是父母和师长给予的责怪、谩骂,甚至是打骂造成了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从此他们放弃了人生的追求,成为一个有问题的人。


破坏性的批评让孩子惧怕尝试


任何孩子的诞生都是生命的奇迹,他们在进入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带着极度被爱、被关怀的需求而来,即使到了成年,这依然是一个人内心最主要的需求。孩子来这个世界上,有两个重要的属性:


第一、他们没有恐惧感,什么都不怕,表现出“我能够”的态度。


第二、他们完全自发地记住这个世界,不想受束缚。说想说的、做想做的,不怕犯错,不怕做事情,表现出“我不要去、我不要做”的态度。


这就是说,孩子生来具有的权力就是不惧怕和不受束缚。

 

孩子的学习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第一就是模仿,他们模仿父母亲,特别是父母亲中声音比较大的那一位,因为父母亲是最让他们放心的人。


第二就是远离不安,我们称之为愉快原则,就是要快乐地学习。

 

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却造成了错误的结果,让孩子们养成了消极的习惯模式,失去了自信,变得自卑,这首先是破坏性的批评造成的,其次是我们给予了孩子有条件的爱。

 

破坏性的批评,简单的理解,就是当孩子充满好奇地去靠触摸和啃咬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许多父母就动手给予小的惩罚,比如打手、打脸、打嘴,让孩子慢慢地就惧怕了尝试和创新,变得循规蹈距,每遇到新的情况就告诉自己“我不能”,形成了对失败的恐惧感,从而养成了抑制性的消极习惯模式,失去了自信。


另外我们骂孩子笨、让他滚、说他丑,都是破坏性的批评,因为孩子总是对自己最信任的人说的话信以为真,而我们做父母的就是他最信任的人。


有条件的爱让孩子害怕拒绝


有条件的爱就是说我们爱孩子总是有附带条件的,许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不愿意承认。


其实父母对孩子爱都是无私的,但表现出来,在孩子感觉中就变成有条件了,比如,我们常说“你如果考第一名就给你买足球,你听话就给你吃肯德基,你不乖妈妈就不爱你了……”。


我们为了简单地让孩子听话就给予了有条件的爱。孩子在成长中就逐渐养成了做事情总想着满足父母或者别的亲人的需求和期望的习惯,带着“我必须”的压力成长,学会了违心地讨人喜欢,建立起害怕被人拒绝的恐惧感,养成了强制性的消极习惯模式。


许多成年人工作中没有标准,一味地取悦别人却永远达不到目标,就是童年的经历养成的性格。有条件的爱其实也是一种温柔的破坏性批评。


缺少爱的教育会影响一生


破坏性的批评和有条件的爱都让孩子觉得父母亲不够爱他,甚至是不爱他。而人这一生所做的事情不是为了获得爱,就是因为缺乏爱希望得到补偿,爱的力量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成长。



了解需求让孩子快乐成长

所以在今天的社会中,为人父母是一项非常真实的挑战,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身上倾注了许多心血和财力,但效果不一定让自己满意。


我们不管孩子是否愿意,给他们安排了各种学习班,美术、音乐、体育、英语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领域。把自己的梦想全部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把自己的目标强加给孩子。许多孩子几乎感受不了童年的快乐,甚至都不知道下一个学习班是什么,只是机械地听从父母安排。


而结果却是成绩不一定提升,孩子不爱弹钢琴、偏科、性格暴躁、早恋、迷恋网络、不跟父母说话、离家出走,甚至杀父弑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许多父母深深的感伤着“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子女的失败”,但至死自己都不明白,真的爱一个人就是让他快乐,真的爱孩子就要懂孩子。

 

许多筋疲力尽的父母在教育失败之后,就开始抱怨孩子天资不好,抱怨老师的不负责任,抱怨社会环境的恶化,但独独忘记了能对这个结果负责的--只有自己。


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一学习不好时,许多父母却一味地指责孩子,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


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知道改变耕作的方法;社会环境变化了,我们的教育观念更新了吗?农民知道给予庄稼需要的营养和照顾,而不是他想给什么就给什么。


我们是否需要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呢?我们给孩子的是他需要的还是我们想给他的呢?其实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去思考。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学了,为了孩子,我们得多读多思考
举世无双的报酬-情感文章-经典日记-爱读文
盘字
最好的报答
举世无双的报酬
最好的报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