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派出文化干部前往东北接管伪“满洲映画协会”(日本侵略中国后在东北建立的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在“满映”的原址上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东影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经典画面

《桥》由王滨导演,编剧于敏,主演王家乙、吕班、江浩、陈强等。影片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工人为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桥梁艰苦奋斗的故事:东北某铁路工厂接到命令,要在15天内造出修桥所需要的桥座和全部铆钉。厂长紧密依靠工人的力量,克服了修建炼钢炉等困难,按期完成了任务,赶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将大桥修复,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影片的意义不仅在于它问世的时间,同时还在于它在内容上的开创性。东影的电影艺术家大多来自延安和解放区,因此,其所择选的题材也明显受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影响。影片第一次以工人为主人公,塑造了以梁日升和老侯头两个人物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形象。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第一次。它对于以后新中国电影银幕上塑造的工农兵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影片在风格上质朴自然,极少雕饰,显示了具有纪实风格的叙事魅力。1949年5月1日《桥》在东北首映,受到媒体和观众的热烈赞扬,随后即发行至全国各解放了的地区,对刚刚成为国家主人的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许多地区和工人组织向长影厂和摄制组赠送了锦旗,一些地区还组织了游行庆祝。周恩来总理看过影片之后热情地与主创人员握手致谢“感谢你们,我们有了自己的电影。中国工人阶级登上银幕了。”

  于洋片中形象

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是以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为主摄制的。但同时,由于新中国的电影事业还属于初创时期,在影片的拍摄中也有一些留用的日本友好人士 担任了如美工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本片导演王滨是新中国电影开创者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早年积极参加进步戏剧活动,30年代进入电影业,自编自导了具有鲜明思想性的影片《海葬》。抗日战争爆发后来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实验话剧团副团长,组织并参加了大型歌剧名作《白毛女》的创作。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继新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桥》之后,与水华联合导演了另一部中国电影的经典影片《白毛女》。该片获得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及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位新中国的女导演
老电影推荐 |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文艺常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
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 - 桥
故事片:《桥》东北电影制片厂
老电影演员之十七:郭振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