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猪蹄和小龙虾是女生都爱的两种食材,两者合二为一,美容养颜的同时又能一饱口福。
猪脚中融入龙虾的鲜味,龙虾吸足了猪脚粘稠的汁水和肉香,吃起来格外鲜美。
猪蹄初加工独家技艺详解:
选料:皮薄的是公猪,带弯的是后蹄
制作猪脚,必须选择公猪后蹄。挑选时要注意:皮薄的是公猪蹄,母猪脂肪较多,皮要厚一些;形态粗壮笔直的是前蹄,细长带弯的是后蹄,后蹄肉紧且瘦,油脂分布均匀。除此之外,干万不能“以貌取人”。品质好的猪蹄色泽略黄,骨头上看得到血,摸上去手感发粘,闻起来有淡淡的肉腥,那些白白净净、光滑润泽、有一股化学剂味道的则是打了双氧水的“美容猪蹄”。菜师傅所挑选的猪蹄净重在700-800克,太大了肉质老且肥,小了啃起来不过瘾。
去毛:高压注水胀开猪蹄
菜师傅去毛的方法别有洞天--注水。炙烤只能燎去一部分毛,对那些细密的绒毛,特别是卡在趾缝间的猪毛却束手无策,食用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的办法是借助一个超大针筒,利用气压将水注入猪脚掌心,猪脚瞬间膨胀,脚趾一下子被撑开,然后再用火烤,自然能将猪毛一网打尽。
早年间乡下杀猪为了方便刮毛,都是从猪脚捅一个洞,用打气筒打入气体使整只猪膨胀变大,然后再用火炙烤。相比于整猪去毛,单只猪脚的充气空间较小,无法长时间保持膨胀,很容易就撒气了。于是菜师傅将这种土法子进行改良,“以水代气”使猪脚膨胀,很好地解决了“撒气”的难题,而注入的水经过三次焯烫早已消失。
清洗:这种手法叫作“捣”
菜师傅制作的猪蹄不仅肉好吃,而且汤好喝,一勺下肚丝毫不觉得油腻,这主要应归功于独特的冲洗方法,菜师傅称之为“捣洗”。
剁成大块的猪脚不易清洗,露在表面的骨头茬子像刀片一样锋利,普通塑胶手套很容易被划破。后来,菜师傅改用一种形似镐的木制工具,将泡在大盆中的猪蹄用搅、捣、搓等招式洗去油脂和污秽,虽然效果不错,但木头长时间浸泡容易变软,朽坏的木屑在“捣洗”过程中落入骨缝,留下卫生隐患。菜师傅又将工具的材质换成生铁,但生铁遇水会起锈,用久了还是不卫生。于是他又改用不锈钢,这下生锈的问题是解决了,但不锈钢表面太光滑,没有摩擦力,“抓”不住油脂和杂质,一番“捣洗”好似隔靴搔痒。正当菜师傅百思不得其法的时候,家里的胶棉拖把让她灵光一现,他将拖把上的棉条拆下来,迫不及待地将“光杆”拿到后厨试验。果然,拖把杆前端的滚轴抓附面积更集中,摩擦力更大,去污力也更强,塑钢耐用且不易生锈,难题迎刃而解。
菜师傅先将猪脚浸泡20分钟,再用改良后的拖把反复洗四遍,每遍“捣洗”25分钟,借助外力将猪蹄的油脂和杂质一层层“刮”下来,池中的水由浑浊变清澈,洗到第四遍的时候,水面只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花,捞出控净后,还要放入沸水中焯3遍,再入清水浸泡30分钟,此时厚重的油脂早已悄然流失,分布在内里的“残余”将那抹肥而不腻的肉香烘托得恰如其分。
制作方法:
(1)猪蹄1000克刮洗干净,剁成小块,冷水下锅焯去血沫,捞出待用。
(2)锅入菜籽油50烧至六成热,下干辣椒、大蒜子各15克、姜片10克爆香,下入郫县豆瓣酱30克炒出红油,下入焯过水的猪脚块,调入糖色25克、龙牌酱油20克、美极鲜味汁、干椒粉各10克、盐7克、蚝油、味精、鸡粉各5克、胡椒粉3克翻匀。
(3)然后倒入高压锅,冲入清水(高度没过原料7厘米),上汽后压12分钟。
(4)锅入压猪脚的原汤500克(不必沥渣),下入炸好的虾尾250克(入八成热油浸炸40秒),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煮5分钟,然后下入压熟的猪脚块,加入香油10克,点缀葱花5克出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