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晕针的预防及其处理

黄帝内针不仅在规范的简易方便上下足了功夫,在用针安全上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通过阴阳倒换,将用针区域严格限定在肘膝以下。但在实际用针过程中,还是会碰到一些问题,遇见最多的可能就是晕针。

我第一次碰到晕针,是给同学女儿用针。小姑娘假期在家,肠胃不适,也就是三阴交穴和足三里穴两针,刚开始她还有说有笑,一会就说头晕,然后脸色灰白、眼睛上翻,整个人往下掉。我马上反应过来是晕针,在扶住她的同时迅速取针,然后提拉右侧腋下大筋。同学夫妻俩很信任我,不急不躁,在一旁看着我操作。没几分钟,小姑娘啊哟一声就醒过来,很快又没事一样说说笑笑。其实当时我心里微微有些紧张,毕竟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情况。

第二次是在我朋友诊所,给一个患者颈肩痛用针,也就是在后溪穴、阳池穴、阳谷穴用了三针,进针不久就说头晕、心慌、出汗,也是脸色忽然又灰又白的就往地上掉。还是老办法,迅速拔针、提拉腋下大筋,同时将她放平躺下。还没将她完全放好,人就一骨碌爬起来了。原来隔夜看电视、玩手机到凌晨,没有休息好,虽然平时也是这个诊所的常客,但也出现了晕针现象。

有的患者拔完针也会晕针。前阵子一个朋友腰部、颈部不适,也就用了外关穴、阳池穴、后溪穴三针,留针期间一直正常,取完针以后,突然就出现了冒汗、胸闷、头晕等症状。不过这个症状比较轻,用手指按压内关穴,同时让她喝了几口热水,就渐渐恢复了正常。

晕针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是如果处理不当,或者引发患者一些其他疾病,还是有一定危险。所在学针之前,首先要学会晕针的预防及处理。作为内针学人,时刻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预防晕针,一般要在进针之前跟患者确认几种情况。比如没睡好或者熬夜了,或者这段时间比较辛苦,人过度疲劳,就不建议扎针。再比如空腹或者过饱、酒后,这样也比较容易出现晕针,没有特殊情况不要扎针。还有些人是因为怕针,特别是第一次扎针的患者,因为心里紧张,也容易诱发晕针,这类人在扎针前要注意做好沟通和解释。留针期间,通常我会让他们坐在附近,万一有情况可以及时处置。扎针的环境也有讲究,一般要保持适当通风,避免在湿热或者空气浑浊的环境下用针。尤其要当心的就是那种晕针延后发生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内针学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实际上还是无法完全避免晕针的发生。一旦患者出现晕针,首先要迅速拔针,同时让患者平卧,喝一些温水或者糖水。有条件的话,可以备一些艾条,用来灸百会穴、内关穴、劳宫穴、涌泉穴、神阙穴等处,也很快会见效。我常用的方法是提拉腋下大筋,也就是用手指连续提捏右侧腋下大筋。晕针的患者经过及时处理,一般很快可以恢复知觉,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建议及时求助专业医生。

除了预防并处理好晕针,黄帝内针还明确了一些其他用针禁忌,比如肘膝以上及整个躯干禁针、患处禁针、不信者禁针、皮肤受损处不用针。这些禁忌,用针过程中也要时刻谨记。黄帝内针是活法不是定法,用针的选择有很多,不会因为用针禁忌影响针道作用。

黄帝内针对进针的手法讲究不多,一般破皮就有效。有时候用指针,虽然没有破皮,也一样有效。所以我们初学者完全可以放下对针的畏惧,但是为了确保安全,在用针实操以前,大家务必请专业针灸医师做一些辅导,掌握一些必要的基本知识。包括对滞针、断针等异常情况的处理,也要提前了解正确的应对方法。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针晕针防治处理以及针效不明显的处理
中医针灸好处多,但针错反伤身,针灸的禁忌,自学需谨慎
注意小心针灸会带来的3个伤害
人中穴与此穴相配合,有“锦上添花”之功效,早知早受益!
黄帝内针常见急救基本思路
王峥刺血疗法禁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