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DRG的乘风破浪史》之基础篇:国际疾病分类百年发展史(上)|DRG|ICD|编码|标准|统计|病案...
userphoto

2022.12.02 广东

关注

众所周知,区域内已使用或按要求更换为统一的疾病诊断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是DRGs分组和付费正确的基础保障。DRGs分类过程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需要对疾病的诊断和操作进行编码,通常以“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为基础。

此外,DRGs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全国推广时需配套出版相关技术标准。而我国的CHS-DRG就明确表示使用国家医保版《医疗保障疾病诊断分类及代码(ICD-10)》和《医疗保障手术操作分类与编码(ICD-9-CM-3)》等技术标准。

基于此,《DRG的乘风破浪史》基础篇就先为大家分享国际疾病分类(ICD)百年发展过往,以便更好地推进DRG建设。

ICD——国际通行标准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发布的国际权威分类系统。它是一种国际通行标准,对世界上的疾病进行收集、整合和分类,是统计全世界各国与健康相关知识的先决条件。

ICD也是WHO国际分类家族(WHO Family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s, WHO-IFC)最核心的知识库,是众多医疗领域内标准的标准。历史上,ICD约每10年更新一次,最近的一次更新是 1990 年起从 ICD-9向 ICD-10 过渡,ICD-10 的推广应用使得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和相关的应用范围急剧扩大。

ICD 在整个医疗领域内的影响是广泛存在的,它与病案管理中的疾病分类及其编码、DRGs、医院流程标准化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保险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由于利用 ICD 为疾病编码,医生、病案管理者可以通过 ICD 编码,对不同类别的疾病从各个维度上进行统计分析,编码后的信息相当于标准化的信息,这对于医院标准化管理、医疗研究也有一定帮助。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就是一种以 ICD 的分类方法为基础的新型病例分类法,是以医疗资源消耗强度为分组轴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病例组合模型,对医疗保险当中的预付费制度有着重大意义。

实施DRGs也必须选择采用适当的疾病分类方法。美国的 ap-drgs 采用的疾病分类标准是ICD-9CM,澳大利亚 ar-drgs 采用的是 ICD-10AM,德国的 g-drgs 采用的是 ICD-10GM,加拿大的 CMG 采用的是 ICD-10CA。与他们类似,我国的CHS-DRG 采用的国家医保版 ICD-10。不同 DRGs 模型采用的疾病分类标准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根源于国际疾病分类系统。

国际疾病分类(ICD)百年发展史

回顾ICD发展史,1853 年,法国巴黎的医学统计学家耶克·贝蒂荣(Jacques Bertillon)提出疾病死亡原因统计分类法,受到政府与公共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在近50年中几经修订,逐步推广使用,它便是当今国际疾病分类法的第一版。

此后,在1900 年、1920 年、1929 年、1938年的巴黎国际统计学会议上被命名为“国际死因分类法(international list of causes of death)”的第 2-5 版,简称 ICD 系统。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接管后更名为“国际疾病、外伤与死因统计分类法”第六版,首次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疾病分类法,同时包括了精神疾病分类;1957年,公布了 ICD-7;

1966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疾病、外伤与死因统计分类法”ICD-7 的基础上,对全部疾病都添加了描述性定义,对诊断名词做出了界定与解释,并且列出同义的其他诊断名词,确定包括不包括形成了 ICD-8;1975 年,公布了 ICD-9,与 ICD-8 大致相同;

1992 年,公布了 ICD-10,其主要特点包括了新认识的疾病,损伤分类更细,条目比 ICD-9 扩展了 1.6 倍,它的应用范围不仅考虑到疾病统计、生命统计,而且照顾到医院管理、科研和医疗保险购买服务的使用。说明国际标准在亚目的情况下已经考虑到管理需求。

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历史,ICD代表着人类对损伤、疾病和死亡原因的认识,是现代社会统计医疗卫生状态、分配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工具。据相关数据表明,ICD 已有 43 种语言译本,被 117 个国家采用进行死因数据报告,全球约 70%的卫生费用支出依据ICD 进行医疗支付和卫生资源配置

ICD-10在中国的应用及推广

国际疾病分类(ICD)作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标准,是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统计范畴涵盖死因、疾病、伤害、症状、就诊原因、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以及疾病的外部原因等,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研究、医疗结局监测、卫生事业管理以及卫生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相比ICD在国际的发展,国内发展和应用相对较晚。

在 WHO 推荐下,经前卫生部批准,我国于 1981 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了WHO疾病分类合作中心,通常简称为疾病分类中心,目的是在中国推广应用国际疾病分类。

1987年我国正式使用ICD-9编码进行疾病统计与死因统计。1990年3月20日,原卫生部在《关于医院使用统一的病案首页的通知》中正式提出病案首页使用ICD-9的国际疾病统一编码。

1993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等效采用ICD-9编制的疾病分类国家标准:GB/T14396-1993,并于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自2001年我国开始推广使用《疾病和有关健康和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 ICD-10)》,同时制定出版相应的国家标准(GB/T 14396-2001)。随着病案信息的在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医院内部为使用方便,在国家标准版的基础上增加实际诊断名称,编码方面在亚目的基础上扩充尾码。

但通过区域统计发现,同一诊断名称在不同医院所使用的编码不同,因此,2011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联合北京协和医院WHO疾病分类合作中心共同编制了《疾病分类与代码(试行)》,即在ICD-10框架下将疾病编码由4位码扩展到6位码,覆盖了2万余种疾病分类目录,并于 2012 年发布修订版。

值得注意的是,从 1990 年开始推广应用 ICD-9 到 2001 年后推广应用 ICD-10,国际疾分类虽然在中国全国范围内的医院中得到应用,但应用领域比较窄,影响度并不高除了病案管理专业人员和医院统计人员知道这个分类的人并不多。

在专业应用方面,当时的疾病分类主要用在死亡原因登记报告和病历首页数据填报,医院内部的应用限于选择性采用疾病分类标准制作病历的疾病分类检索卡片,用于查找病历。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病种统计采用 ICD 编码,但其病种只有 100 种左右。与疾病分类最直接相关的统计工作是前卫生部 163 种疾病统计表的制作,推广 ICD-10 后,“163 表”发展成 173 种疾病统计表。

近年来随着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疾病分类工作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国家医疗保障局也参与了进来,根据其信息标准化工作总体安排,业务标准小组对国内各统筹地区疾病分类与代码使用现况、不同版本编码的规则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此基础上,业务标准小组按照 GB/T 14396-2016给出的规则,遵循“科学性、适用性、公允性”的基本原则,融合现行各个疾病诊断编码版本的优点,起草了国家医保版标准

国家医保版(《医疗保障疾病诊断分类及代码(ICD-10)》)标准收录了 2048 个疾病类目、10172 个疾病亚目 33392 个可以直接用于临床诊断的条目。不仅如此,该标准还以包容性强、融合度高为主要特征,方便各地原有编码标准的对接和转换

通用、统一的疾病分类就像是自然科学领域里的标准度量衡一样,不可或缺。疾病分类不仅可供医护人员使用,还可为司法鉴定、健康保险机构、国防卫生服务系统、公共卫生管理等作为评价健康状况的“度量衡”。受人类认识水平及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影响,疾病分类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就注定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不断的进行修订与调整。

★ 小编有话说: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后续内容,若文章有分析不到位的地方,望大家及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淼,于广军,刘海峰,刘永斌,孙佳琪.基于ICD-10编码应用的疾病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05):42-44.

[2]张萌,廖爱民,刘海民,崔胜男,刘爱民.ICD-11与ICD-10分类体系的对比研究[J].中国病案,2016,17(06):21-24.

[3]杨兰,于明,王婷艳,宁温馨.计算机辅助ICD-10编码系统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5,16(12):28-32.

[4]杨兰,于明.ICD-11的模型与修订进展[J].中国病案,2015,16(05):20-24+61.

[5]杨天潼,尤萌.国际疾病分类(ICD)的发展史[J].证据科学,2014,22(05):622-631.

[6]温赟. 疾病分类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料)DRGs 与病种付费、临床路径、病案管理
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DRGs建设前,先了解这些!
【探索】病案首页诊断编码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病案管理实务
DRG专栏系列之二:DRG支付体系构建的国际经验借鉴(临床数据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