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带你走进埃及

2018年,我决定去埃及了。当跟朋友们聊起这件事时,得到的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埃及乱不乱呀?”埃及政局不稳啊?” 不过,最后还是有两个“胆儿肥”的师姐妹愿与我同行,哈哈哈,其实一点事没有。

为什么要去埃及呢,埃及有魅力啊!
埃及的魅力是金黄色的,黄色的沙漠、黄色的金字塔、黄色的神庙!
埃及的魅力是湛蓝的,尼罗河、红海、地中海,展示着变幻莫测的蓝!

金字塔。

沙漠。

神庙。

尼罗河。

红海。

出发前先描一张“亚非欧”简图看看埃及在哪里。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北邻地中海,东接红海、以色列,南邻苏丹,西边是利比亚,对面隔着地中海就是是土耳其、希腊.....
埃及尼罗河,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埃及还有伟大的的苏伊士运河,是苏伊士运河把本来毫不相干的地中海与红海连通起来.......

2018年1月15日开启了我们的埃及之旅~埃及8天游轮游,这里强调一下是“游轮游”哦,就是《尼罗河惨案》那个,嘿嘿。必须再描一张埃及简图仔细研究一下,图中红色箭头线路就是我们的行程。我们的行程是北京直飞埃及南部城市阿斯旺,然后由南向北乘坐尼罗河游轮顺流而下经过科翁坡、艾德福,到达卢克索。然后换乘旅游大巴游览卢克索、红海、开罗,最后从埃及飞回北京。
第一天,北京直飞埃及南部城市阿斯旺;
第二天,下了飞机就去参观阿斯旺大坝,下午去阿布辛贝勒的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庙,晚上住游轮;
第三天,游轮到达科翁坡,上岸参观科翁坡鳄鱼神庙,下午游轮到达艾德福,在游轮的甲板上享受尼罗河两岸风光;
第四天,一早到达卢克索,参观孟农神像、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下午驱车500公里当晚到达红海入住酒店;
第五天,红海游艇出海游;
第六天,驱车600公里去开罗入住。
第七天,上午参观埃及博物馆,下午参观金字塔;
第八天,开罗直飞北京。
行程虽然不长,但是一路走来感受的都是埃及的精华!

经过将近12个小时的长途飞行顺利抵达阿斯旺。下了飞机就上了阿斯旺大坝,站在大坝上看到的是纳赛尔水库,也叫纳赛尔湖(纳赛尔是当年的埃及领导人)。虽然大坝看上去很一般,但是它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为埃及人民造福的伟大工程!这要从尼罗河泛滥说起。

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河,没有尼罗河埃及全是沙漠!
尼罗河流经非洲东北部,全长6000多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一长河。上游的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汇流,往北进入埃及,最后流入地中海。
尼罗河的上游流经热带草原,在风调雨顺的年份里,来自埃塞俄比亚山区的雨水起洪水泛滥,洪水退去后在尼罗河两岸淤积沃土,并在开罗以北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很有规律,每年7月开始泛滥,十月份河水逐渐退去,之后人们才开始耕耘播种,经过3~6个月的生长,但必须在下一次洪水到来之前收割并完成。

为了驯服尼罗河,更好的利用它,保证埃及农业灌溉的需要,埃及人民1903年建设了一个阿斯旺水坝(低坝),由于高度不够,以后进行过多次增高扩建工程也不尽人意,最终在1960年开始建造这个新坝~阿斯旺大坝(高坝),一共用了十年的时间。

大坝全长3.6公里,110米高(老坝27米高),库容1600亿立方米(老坝才10亿立方米),水电发电量每年100亿千瓦时。这座大坝完全控制住了阿斯旺以南尼罗河上游的水流,让尼罗河流域和三角洲地区免受洪涝与干旱的威胁。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尼罗河下游每年一次的泛滥没有了,从上游运来的土壤肥料也没了,另外,它还成了埃及血吸虫的温床。

参观完阿斯旺大坝我们就入住游轮。这就是我们的游轮,感觉与《尼罗河惨案》的游轮差了一点点,人家不是贵族吗,呵呵

进入房间,打开窗户的那一刹那,窗外尼罗河风景的确惊到我了!蓝蓝的、静静的尼罗河水被对岸黄色的土邱衬托着,黄蓝组合,风景如画呀!与刚才坐在大巴车里所看见的阿斯旺脏乱的街道、破烂的房屋形成了鲜明对比。

午饭后下船乘坐大巴去阿布辛贝勒,去参观那里非常著名的阿布辛贝勒神庙~拉美西斯二世为埃及留下的雄伟建筑。这是个非常值得去的景点,虽然路途遥远(单程300公里)还是个自费项目(155美元1000元人民币),但是我们团的绝大部分人都参加了。

到达阿布辛贝勒,未见神庙先见湖~纳赛尔湖。又是黄蓝组合,漂亮!阿布辛贝勒神庙就坐落在纳赛尔水库之畔。

纳赛尔湖从阿斯旺向南直到阿布辛贝勒有500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湛蓝的湖水闪耀着粼粼波光,美不胜收!
当时修建阿斯旺大坝由于水位提高会淹没20多座神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各国发出了拯救古迹的呼声,结果有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经过考古学家的勘察和测定、制定搬迁方案,将神庙切割、搬运、拼接、安装,阿布辛贝勒神庙被往高移了60米,并成功地恢复了原状。

见到阿布辛贝勒神庙的这一刻,感觉它雄伟无比!
这是拉美西斯二(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留下的最壮观的、最浩大的神庙,距今已有3300年了!这里由两个巨型神庙组成,一个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大神庙,另一个是他妻子的小神庙。这两个神庙是在岩石山体上由工人劈凿雕刻出来的,大神庙高达30米,宽36米,纵深达60米,经过300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完好无损,可见石材坚硬、雕刻技艺高超!

拉美西斯二世妻子的神庙。

进入神庙之后看到的是左右两排的柱廊大厅。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神庙里面是不允许拍照的,我们的埃及导游见下午游人不多,几乎就是我们一个团,就与看庙的服务员求情拍照,服务员很通情达理耶,只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千万不能让他的领班看到,嘿嘿,我们记住了。

我拍到了最神秘的“四神雕像”~~走到神庙最深处有一个小石室,墙上雕刻出了4座石像,从左至右分别是普塔赫神(冥界神)、阿蒙拉神(太阳神)、拉美西斯二世、哈拉和梯神。经过古埃及人的精确测算,每年有两个日子,一个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还有一个是拉美西斯二世加冕日10月21日,在这两天旭日东升的时候,阳光可以照亮这太阳神、天空之神、和拉美西斯二世的身上长达20分钟,而冥界神不会被照到,因为他是冥界之神。这一神奇的现象,引发了埃及乃至全世界的惊叹,所以埃及把这两个日子定为太阳节。
但是经过搬迁的大神庙,太阳节的日子被错后了一天,可见古埃及的神庙建造者的天文运算多么精准!

我接过了古埃及神秘的符号“生命的钥匙”~它是神赐给法老的礼物, 后来古埃及人用来象征生命,祝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留下永生。我这回起码得到神的祝福了吧,嘿嘿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古埃及人的永生理念:“死亡只是失去了肉体,灵魂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死亡不是终结,反倒是新生......”

还给人家“生命的钥匙”,别忘给人家小费,两个人的哦,哈哈。再见了神!再见了,阿布辛贝勒!
我们头顶着撒哈拉大沙漠夜空上的繁星,一路狂奔回到阿斯旺,上游轮吃晚餐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

我们的游轮走在静静的尼罗河上,非常平稳,非常安静,平稳安静到你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启和停!第二天早上到达科翁坡码头,我撩开窗帘才发现船是停了,我迫不及待地去问前台服务员,这游轮是什么时候开动的,又是什么时候停止的,他们说早上五点开动,上午8点半到达科翁坡。我问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呢,他们说游轮是靠三个燃气引擎驱动的,平稳低噪音而且无污染。真不错,尼罗河旅游考虑环保问题了。

今天安排参观科翁坡神庙。这神庙就在码头旁,下船步行5分钟就到。

科翁坡神庙是双神神庙,即鳄鱼之神(破坏神)和天空之神(保护神)。历史上的尼罗河里鳄鱼很多,神庙的位置就是当年鳄鱼爬上岸晒太阳的位置,现在的鳄鱼都在纳赛尔湖里,导游说,埃及人把鳄鱼当神是用来祈求不要被鳄鱼伤到的。
科翁坡神庙里面有两个浮雕图案很值得看,第一个图案是埃及也是世界上最老的一个日历,另一个图案是2000多年以前做手术的工具。

古埃及的日历。

古埃及人做手术用的器械,还有天平呢。

神庙壁画上的人手里都握着“生命的钥匙”。

游轮离开了科翁坡。今天的行程很轻松,下午就在游轮上享受尼罗河风光。

很奇怪,埃及的楼房的外装修都大部分都是沙漠色,很少有其他颜色,可能就是在强调:埃及是黄色的!

下午6点钟游轮到达艾德福。这是我们上下船用的小过桥,停船放下,开船收起。

艾德福也有个神庙,有一个自费项目是晚上去艾德福神庙看灯光秀,我们的导游没组织我们去,说去卢克索乘坐热气球更有意思。
外观艾德福的居民楼会让你很受刺激!一栋楼房就好像是一座烂尾楼,不安装窗户、局部外装饰、有的甚至不封顶,但是楼里的确有人住,好奇怪!据说这是故意不完工的,这样可以买卖,但开发商可以不交税,逃税呢!
后来一路上看到的楼房大多都是这样的,尤其是穷人区,没安装窗户就是没卖出去的房子。

艾德福用于旅游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在河边的马路上招揽生意,川流不息。马车夫穿着埃及大褂、有的还围着围巾,显示出阿拉伯风情,成为艾德福大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到达卢克索,外观卢克索神庙(太阳神阿蒙妻子的神庙)。

在卢克索重点看的是太阳神阿蒙的神庙“卡纳克神庙”~太阳神阿蒙的圣地。书上是这样说的:“这是真正属于法老的圣地,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圣地,从被发现的那一刻起,为了形容这座梦幻圣庙,人们用尽了美好的词汇,因为它已经超越了人类语言所能表达的极限!”
书上又说“卡纳克神庙也是埃及文明的一大标志,它就像是古代埃及的“清明上河图”,将悠久的埃及历史在画卷上逐一展示。”
在古埃及,卡纳克神庙是经过几位法老不断扩建才形成的,它是一座长1.5公里,宽0.8公里的庞大建筑群。
书上还说“在古埃及人看来,神庙使人在凡间的神殿,同时也是神在尘世的暂居点,在这里,人和神得已完成交流,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最重要的地方。”

举世闻名的百柱大厅被称为“艺术世界奇观”,石柱是由整块的花岗岩制成,上面布满了象形文字,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精美的雕刻装饰,都堪称举世无双!百柱大厅的面积大约5000平方米,一共134根石柱支撑着屋顶,位于中间的这12根柱子高达21米,直径3.6米,每根柱子重量达65吨!

这座大殿的屋顶上绘有各种彩色的图案,到现在都没褪色!

我虽然理解不了古埃及人供奉的各路神仙神,欣赏不了墙上柱上五颜六色的壁画,也认不得古老的象形文字,但我能想到的是这么高大的柱子古埃及人是怎么运输的,怎么把它竖起来的,基础是怎么做的,大梁和屋顶是怎么举上去的,梁、柱子、屋面、基础是怎么连接的......3000年前啊,伟大的古埃及人!

这个看上去瘦瘦高高的建筑物叫方尖碑。方尖碑是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的纪念碑,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一般都竖在神庙的入口处,高度在30米到50米,重量上百吨到几百吨,碑身上刻有象形文字。顶端形似金字塔尖,用金、铜或合金包裹,当太阳升起照到碑尖时,它象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开凿和竖立方尖碑也是一项艰巨工程!这种独块石料一般都是采自阿斯旺,从阿斯旺运到底比斯(卢克索),需要7个月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后,人们将方尖碑抬上一个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后将它竖直立于基座上。

历史上方尖碑和其他古埃及文物一样流失了很多,如今埃及只剩下5块方尖碑了。罗马从埃及搬走了一共13个方尖碑。其中一块就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前。另外19世纪,古埃及方尖碑还作为外交礼品送给过巴黎、纽约、伦敦和伊斯坦布尔。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去年(2017.6)去欧洲旅游时还真在梵蒂冈、巴黎见过方尖碑,有照片为证,嘿嘿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上的方尖碑。
“圣彼得大教堂前的方尖碑是法老阿美浓哈特二世统治时期海里奥波利司、奥古斯都征服埃及后将它从亚历山大带回来的。”
“带回来的”?嘿嘿

法国巴黎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
当时只是简单地拍照,还真不知道方尖碑与金字塔一样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埃及没 白去,呵呵)。赶快在网上查了一下“在1836年树立起一座既古老又新颖的建筑物--古埃及方尖碑。这座有四千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原供于卢克索神庙前,由埃及总督本着进贡的想法,传为礼物送给法国。”
伦敦的方尖碑也是埃及送的,但是我在伦敦时没看见。网上有这么一段“伦敦的这座是十九世纪初埃及的礼物,为了庆祝纳尔逊打赢的两场不同的战争。当时的运输能力极其有限,面对这末一个没有实用价值的邦然大物,精明的英国人说: “我们非常欢迎您的好意,请帮忙把他从埃及运过来,运费请自理。” 埃及人也不是傻子,于国际扯皮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1877年,一个著名的解剖学家,皮肤科医生捐钱才把他运来伦敦。”
现在想要埃及还不给了呢!

这是卡纳克神庙里的拉美西斯二世及其妻子的雕像(膝下是他的妻子),他也是修建卡纳克神庙的法老之一。
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法老们修建神庙的初心也许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但他们也因此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令人惊艳的埃及文明奇观” 说的不错,但我认为不是“也许”应该说“就是”。

这里是帝王谷,是公元前1570~前1090年安葬法老的地方,在尼罗河东岸,与卢克索隔河相望。古埃及人坚信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活人的国度,尼罗河西岸是太阳落下之处,是死者的世界,因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东岸,将墓地(金字塔、帝王谷)都建造在河西,尼罗河就是生与死的界限。
在公元前2600~前2500年,安葬法老是在地上建造金字塔,后来发现金字塔法老墓很容易被盗,后来就“转入地下”了。帝王谷的法老墓就是在这石头山上开凿的,每个墓室之前先开凿长长的甬道,甬道里要设暗门、暗器,用于杀死盗墓者。参与墓室工程的工匠们最后都会被处死。就这样每一个法老墓依然被盗,原因很简单,就是法老们塞进墓室的奢华陪葬品~每一座墓室中的财富,都超过了盗墓者最贪婪的想象!
最先在帝王谷修建墓室的法老是“图特摩斯一世”(第十八王朝法老);最华丽的墓室是“塞提一世”(第十九王朝)的,他是伟大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父亲。最后找到的墓室是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图坦卡蒙”。

这是帝王谷里图坦卡蒙的墓室口,1917年被英国人卡特发现的。
从18世纪起,拿破仑大军挺进埃及,欧洲探险家和考古学家也来到这里,对帝王谷进行地毯式发掘,到19世纪末,人们认为这里的古迹已被掏空了。在3000年的时间里盗墓者将这里的山谷翻了一遍又一遍!在同一个地方能让盗墓者挖掘3000年,恐怕是任何国家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所以,英国人卡特的发现,再一次震惊了世界,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成就!
帝王谷里一共62座墓室,61座全部被盗空,只有图坦卡蒙的墓室完好无损,全部被搬入埃及博物馆内珍藏起来,让人民真正了解到帝王谷中法老殡葬的真实情况,成为了考古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帝王谷是自费项目,500元人民币,只可以看三个墓室。这是我们进的第一个~拉美西斯九世的墓室。

这个是第二个~我忘了是哪个法老了。

这是第三个~拉美西斯四世的墓室。

一位埃及导游正在给游客讲帝王谷的故事。

这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墓室,不开放。

图坦卡蒙墓室,需要单独购票进入。

借用一张朋友的杰作,看看墓室甬道图里面的样子。我们进入墓室前导游特别强调在里面不能拍照,否则会遭到重罚,我不知道这位朋友是怎么拍到的。甬道里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两边墙壁上和顶部都是雕刻的象形文字和画,不过这个更精致一些,估计是图坦卡蒙的。

到埃及三天了,每天接触的都是古埃及文明,今天到红海来放松一下。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大约2000公里。它是全世界盐度最高的海。
在埃及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连接,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提供了从欧洲至印度洋最近的航道,再也不用绕到非洲最南部的南非好望角了。
红海有闪光的沙滩、斑斓的珊瑚......能来红海旅游我以前可想都没想过!

到红海我们住在赫尔格达海滨的sea star度假酒店,酒店内有两个这样的淡水泳池,1月份的红海气温20多度,我肯定不敢下去游泳,但是酒店把游泳池的水加热了,好温馨啊,怎能不享受一下呢!

清晨,我们在酒店海边就能看到红海日出。

在红海又一次感受埃及的魅力~黄和蓝!

面朝红海就这么呆呆地坐着,一点都不烦。
到红海来必须要做的三件事:第一,出海;第二,游泳;第三,浮潜(当然能深潜更好),我都做到了。

坐船到对面的小岛上去,在那里游红海,小岛叫吉夫島。

天气虽然只有二十多度,但是海水一点不冷,浮力好大,游起来很轻松耶!但是游泳后回到船上是特别的冷啊,冷的直打哆嗦,一方面船上风大,另一方面游泳衣暂时不能脱,因为一会儿还要浮潜。
浮潜是让我最陶醉的,水温合适,非常舒服,你只需要把脸放在水里就能看见海底的生物,彩色的小鱼、藕荷色的珊瑚......团里有一个女生会跳水扎猛子,她上来后对海底赞不绝口......
以后我也要学跳水,只为再来红海!

船上的服务员服务周到(会一点英语),帮你拍照、表演喂海鸥和钓鱼,帮你下海浮潜,中午还给大家做一顿午饭,其中的炸海鱼非常新鲜好吃,最后他会收每人一美元(或10元人民币)小费(导游之前会说明白)。
他想用手里收到的人民币跟我换成美元,我在跟他讲汇率问题,呵呵

导游说红海的海滨度假城市是俄罗斯人开发建设的,每年都有上千万人到红海来度假,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人。
2015年10月,一架由埃及红海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俄罗斯飞失事,200多人全部遇难。从那以后,去埃及和红海度假的欧洲游客骤减,造成大量海滨宾馆停业,房地产开发半路终止,很多埃及人失业。
这可能是很多人不敢去埃及旅游的主要原因。

早饭后我们离开红海旅游城市赫尔格达,沿红海一路北上,在苏伊士左转向西,向着首都开罗前进。全程大概600多公里,下午四点到达。

中途吃午饭的餐厅,份儿饭,好像是每人半扇儿鸡,量很足,巨难吃,可惜我忘了拍照。
几天来在埃及天天吃的都是埃及阿拉伯餐,导游说他们这叫“西餐”,不是阿拉伯餐。不管叫什么餐,反正我是吃不下去了。埃及西餐中的热菜就是一锅糊涂,里面基本分不出是什么,尝一下都是一个味儿,三天以后我一进餐厅就恶心,只能吃面包、薯条等主食和水果生菜,最最对胃口的就是面包夹中国榨菜!

埃及市区有一个高架环路,我们从东南角进入,沿着南侧环路一直向西。

一直开到了南环路的最西头,这里正是金字塔所处的位置~吉萨。

我们的埃及导游说了,南环路周围全是埃及的穷人区,特别穷!你看看,房子不封顶、不做外装修(红砖墙连缝都不勾!)、不装窗户,就这样住人。

这一路过来好受刺激!送给开罗穷人区三个字:脏!乱!破!

这是富人住的好一点的房子,整个楼都安了窗户,可是阳台用布帘遮挡着,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我使劲儿琢磨了一下这布帘子的功能,可能是用来遮阳的,因为埃及的太阳太厉害了。

来看一下埃及美女调节一下情绪吧,哈哈。
不知咋滴,到埃及才几天呀,我已喜欢上阿拉伯女人的这种打扮了,特别是她们的包头方式,加上各种颜色的头巾与服装的搭配,真好看!
在埃及女人几乎是不工作的,几天来无论是在飞机上、船上、广场上、还是餐厅里、景点里,服务人员统统是“爷们儿”,在尼罗河沿岸只看见了一些上学的女孩子,但是到了开罗就完全不一样了。

去哪里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那一定是博物馆,这是埃及博物馆。埃及博物馆是法国考古学家马里埃特帮助埃及创办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埃及历史上一段令人心疼的往事:“从十九世纪初开始,殖民国家对埃及文物的掠夺就没有停止过。他们浩浩荡荡、堂而皇之地在埃及挖掘文物,再加上埃及本国人也将文物走私到欧美国家,大量埃及文物流失海外。在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博物馆里都有大量的埃及文物。单大英博物馆里就有大概7万件古埃及文物!就是这个时期,1858年马里埃特警示埃及人,再不采取行动埃及文物就要被搬空了!就这样才有了藏品超过30万件的埃及博物馆。”
听说马里埃特也是被法国政府派来北非收集文物的,他却选择了留下来帮助埃及人创办博物馆,所以他的伟大更在于他唤醒了埃及人保护文物的意识。

写到这里不得不回看一下我去年6月份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照片,这是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里专门有个埃及馆,而且占了博物馆里很大的面积。

这个就是拉美西斯二世,当时看着他没有什么感觉呢。

这两个莲花柱不就是古埃及神庙的柱子么。

法老的石头棺。

给我们解说的是一位中国苏北女孩,在英国的留学生。她给我们介绍了将近三个小时,三个小时里滔滔不绝地讲解那些文物丝毫不累还津津有味,让我佩服得无话可说,她一定是一位文物的热爱者!可惜我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冒啊,此时此刻,我感觉应该先去埃及再去大英博物馆收获会更大些。

在埃及博物馆广场上的全身雕像就是马里埃特,他身后的半身雕像是那些为保护埃及文物做出贡献的考古学家。

埃及博物馆分上下两层,一层是按照年代顺序陈列的文物,二层是专题展馆,法老的陪葬品主要是图坦卡蒙的,还有木乃伊陈列室等等。

导游说埃及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是真品,只有一件是假的,是仿制品,就是这个罗塞塔石碑。真品现在大英博物馆里。

这是我在大英博物馆里拍的罗塞塔石碑,它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碑上刻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三种文字,写的是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诏书。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石碑是由拿破仑占领埃及的法国军队于1799年在罗塞塔获得的并因此得名,在英法之间的战争中易手英国。”

前面在帝王谷的时候提到过,帝王谷有一共62座墓室,61座全部被盗空,只有图坦卡蒙的墓室完好无损,全部被搬入埃及博物馆内珍藏起来。这回终于能看看图坦卡蒙了。这是埃及博物馆里展出的一张图坦卡蒙墓室里面的立体示意图。

墓室内的法老和随葬品等文物都放在了一个专门的展室,进去参观但不可以拍照。所以只能从网上找一张了。这就是我看到的图坦卡蒙的金面具,纯金做的,11公斤重,上面镶嵌有各种珍贵的宝石,天青石、绿松石......白石英、红玛瑙等等。
图坦卡蒙的棺木是人形棺,而且是三重棺木套在一起,一个比一个大,里面最小的是纯金打造,长187cm,重111千克,中央和边缘有象形文字。外面两个是镶金的木棺。

此外还有许多珍奇异宝、黄金宝座、包金战车等等,每一件都价值连城。这是图坦卡蒙黄金座椅上靠背上的图案~图坦卡蒙及其王后。“图坦卡蒙去世时只有18岁,他的死因是什么,长久以来没有定论,可能是疾病,也可能是意外,但更多人认为是一场政治阴谋。正是死因成谜,才让年轻的图坦卡蒙的墓穴充满了神秘。”
图坦卡蒙活的时间不长,死后可真“风光”!

终于见到金字塔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夫金字塔。以前看过很多金字塔的照片,怎么也想不到金字塔就像一座大山,巨高,无比雄伟!站在金字塔脚下,仰头看着这“埃及神话”,真的感觉它“除了无比神秘之外,还让人心生敬畏!”

站在金字塔西南方向的高地上可以拍到吉萨金字塔全景。
在吉萨一共有10座金字塔,其中有3座保存完好,最左边的是最高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塔高147米,用了230万块巨石互相累积而成;中间的是哈夫拉(胡夫的儿子)金字塔,塔高143.5,最右侧的是门卡乌拉(胡夫的孙子)金字塔,高66.4米,是在公元前2600~公元前2500建造的,其中胡夫金字塔最为壮观。

金字塔被公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组成金字塔的石块(平均每块巨石重达2.5吨)都经过了精细打磨,按照锥形的体积计算出每一块的几何斜度,然后层层累积,不使用任何粘合物。金字塔的底面是正方形的,边长总长度230多米,四边的边长长度误差20厘米!金字塔塔身四周正对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误差只有几厘米!
至今都没有人能够解开金字塔的建造原理,也搞不清当时的人们如何采集、搬运这些石块,更不用说如何将它们严丝合缝地进行累积了。胡夫金字塔所使用的巨石最小1.5吨,最大的160吨,是如何一层一层堆上去的呢,真的让人惊叹不已!
据记载,胡夫金字塔动用了数十万的劳动力,工人们每三个月轮换一次,耗时30年才得以完工!

金字塔的棱边,远看像刀刃,近看像锯齿。

近看这些大石头好像是随便堆积的。

胡夫金字塔不仅外观雄伟壮观,内部结构也非常复杂,它的入口极其隐蔽,直到公元9世纪人们才从塔的北侧打开了一个洞口。

洞口在塔基13.7米高的上部有一个石材搭成的入口,沿着入口向下倾斜的通道可以进入迷宫一样的墓室,一直深入到地下!

将金字塔的自重乘以1015就可以得到地球的重量,将金字塔的高度乘以10亿就可以得到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将金字塔的底面周长乘以2就可以得出赤道的时分度,将金字塔的高度乘以2再除以底周长,就可以得到圆周率......这可是天文学家的结论。

“在金字塔巨大的石块中,隐藏着神秘的力量,能够完成这样的工程绝非拥有人力、财力可以达成,后人也曾经有人想要模仿胡夫金字塔,但却都已失败告终。历史告诉我们,大金字塔只属于法老胡夫,任何人不得染指。”

狮身人面像。
据说狮身人面像是哈夫拉金字塔的附属建筑,虽然儿子的金字塔比老子的矮了3.5米,但是狮身人面像却赢得了人们更多的赞叹。
据说哈夫拉在查看施工工地的时候发现了这块巨大的天然岩石,外形就好似一头卧着的巨大狮子,于是让工匠将自己的脸刻在了这座岩石上,让后世的子孙永远瞻仰。狮身人面像位于哈夫拉金字塔东南不远的地方,面朝东方,高20米,长26米。狮身人面像的鼻子哪去了,有各种传说......

受损的小金字塔。

随着夕阳慢慢西下,游人们也逐渐撤离金字塔景区,我无意中回了一下头,正好看到收工的骆驼队,哇塞,美如画啊,我赶快打开相机按下快门,留住了这一刻。骆驼的大长腿走路很快,所以当时真的就是几秒钟的时间耶!之后,我的心,久久的,久久的沉浸在这美景中,晚饭都没吃踏实,呵呵

不过我更愿意用这位并不相识的微信朋友拍的金字塔来结束我的埃及游记,拍的太棒了!这才是埃及!
我们都是1月份去的埃及,她是上午拍的我是下午,几乎是同一个角度,只是天气不同,光线不同,关键是人家技术高,也许是人家设备也好(借口),反正效果大不相同。

这是我拍的,逊色多了吧!
总结这次埃及之旅,最有名的阿布辛贝勒神庙、卡纳克神庙、帝王谷、金字塔一个不落的都看到了,还有尼罗河游轮及两岸风光以及美丽无比的红海,我感觉很完美,没有遗憾!
我们的飞机(埃及休闲航空)从开罗起飞后,一直向北飞,飞过尼罗河三角洲、越过地中海、经过土耳其上空飞往北京。我坐在靠窗的座位上亲眼看到了绿色的尼罗河三角洲,蓝蓝的苏伊士运河。我想我的唯一一点点缺憾就是没有在尼罗河三角洲停留一下,没有在苏伊士运河旁走走。下次吧,去过埃及的人都说埃及是一个可以经常来的地方。再见,埃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埃及十日印象(2017年3月28日~4月7日)
张印珍丨初识埃及
埃及9日探秘之旅
方尖碑、象形文、巨大石柱每一处都显示着卡纳克神庙的辉煌与魅力|埃及⑦
土耳其🇹🇷、埃及🇪🇬15天之旅—埃及篇(五)卢克索卡纳克神庙、尼罗河、帝王谷
揭开神秘古国的面纱——埃及游记(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