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还在相信,电商“薄利为多销”的鬼话吗?

网购早已成为新晋剁手族,挥洒激情的主战场,丰富的品类,强势的价格,以及平台不时推出的重重诱惑,惹得购物狂们尖叫不已。不过包裹到手时,总有那么一批“战果”,不是实物与图片相差悬殊,就是用户体验有缩水之嫌,这批商品俗称“网络特供款”。这比高仿还“假”的正品,是商家为让利消费者而推出的良心订制,还是暗牟暴利的线上猫腻?消费者如何提防“特供”带来的“陷阱”?

网购爆款,奈何实体店频频“失联”?

李女士想给新房安装一台热水器,在网上看中了几款后,想到商场询问具体细节。结果意外的是,跑了数家商场,都没有找到自己看中的那几款,售货员更表示李女士网上看中的都是老款,不仅样式过时,其性能也不符合最新节能标准,早已不在店内销售。而某报记者也记录了16款“双11”热门家电,并持款型记录对多家商场进行走访对比,发现实体商场果然无一有售。

迭代过气商品,本应流入二级市场或三四线城市成为低档货予以去库存,然而其中一部分却以网红的姿态站到了人气的浪尖。笔者不禁怀疑,真的是消费者难辨新老款的面相,还是商家肆意凸显性价比而使出的吸睛手段。

网络专供,意味着质量缩水?

“难怪这么便宜,不细看真不知道买到的是网络专供款。”杨小姐网购了一双品牌短靴,实体店价格759元,该品牌网店折后价529元。可收到货后,却发现皮质明显不如实体店。杨小姐怀疑自己买到了次品,但该品牌客服解释称,网店出售的是网络专供款,虽不在实体店销售,但实属正品。

无独有偶,网购料理机的刘女士也被“网络专供款”坑了。该款料理机实体店299元,网店售价199元。到货后,她发现购买的料理机为塑料材质,而实体店里则为不锈钢,绞肉的刀头也不像实体店那般厚实。她不禁感慨:“同品牌料理机,参数上看不出差别,但品质大相径庭。本以为捡到便宜,最后发现上了当。”

商家为使实体店商品更具体验感,而网销产品更具价格“魅力”,便在选材和性能小差异上做足了功课,所以即便有图有真相,消费者还是会正中圈套。依笔者看,如若不在网销商品介绍中,详细指明与实体店所售产品的细节差异,都涉嫌欺诈。

电商和实体店供货端,究竟“差”在哪?

虽然客服对线上线下商品差异性供货并不避讳,总以渠道不同进行“狡辩”,然而究竟差在哪里,倒成了网购特供的最后一道神秘面纱。

某电商内部人士透露,相比前些年商场和电商都是同一厂家供货,型号也相同;到后来一些电商搞促销就直接从厂家定制,由于需求量大且工期紧,有的厂家就对现有型号进行了改款,成本下降,销量和利润却增加了。而对于卫生纸、酱油等日用品也出现了线上特供,这主要是保质期临近结束的产品,或者是包装上更为简陋。而服饰类基本都是过季的款式。这情形还真跟奥特莱斯特供款有一拼。

解读君言:“网络专供”不是低劣产品的挡箭牌

电商渠道近年来的井喷式发展,以及“超低价格”噱头造成的行业冲击,确实对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并不能掩饰消费者追求服务和体验的最终需求。而商家如果将“网络特供”当做低劣产品的庇护伞,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更是对品牌信誉的蚕食。所谓“专供”如果真是为了“线上人群”而量身定做,且在非质量方面进行精简,更是要如实地告知消费者,并明确享受售后服务的区别。毕竟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是容不得一再“考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mall探讨商场同款与电商专供有何不同,是否值得下单
【揭秘】品牌“电商专供”的秘密……
同款不同质,“双11”电商专供“雷”很多
双十一买到“电商专供”算欺诈吗?
【安全动态】小心“网络专供”成“网购专骗”
揭秘双11促销套路:秒杀价格水分多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