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汽车在使用、维修、保养中的误区

汽车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在汽车制造水平低、修理工艺落后、检测手段缺乏的年代逐渐形成。

第二是很多人想当然的做法,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的做法是保护汽车,但实际上是在弄巧成拙地损坏了爱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使用,人们的认识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维修中残存的误区有很大的影响。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怕高不怕低,

夏季天气炎热,有的车主为了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甚至将节温器拆掉,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实际上发动机是即怕冷又怕热,如果冷却液工作温度过低,会使燃油雾化不好、燃烧恶化,油耗增加,加剧各零部件的磨损,实验表明,冷却液温度在40~50°C时,发动机磨损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因此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并非越低越好。正常的应该是85~95°之间。

2、加机油越多越好,

很多人认为机油宁多勿少,认为机油是润滑的,多了润滑效果好,其实是错误的认识。

机油加多了同样对发动机会造成危害,特别是对斜置和V型发动机危害更甚,即增加了曲轴连杆机构的运转阻力,又使飞溅在汽缸壁上的机油量增多,致使活塞环不易刮净,窜入燃烧室造成燃烧室积碳增加,严重时导致发动机发动不起来。尾气排放污染增加。

3、车内设备随意增加影响行车安全

私人轿车就是车主移动的家,追求乘用舒适和豪华无可厚非,但有些车主自己动手在车内增加各种设备,这种改装如果处理的不妥当,会对汽车性能及操纵的方便性带来不利影响,比如:有些朋友在车内增加一些高档音响,如果这些设备用电量超过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就会导致发电机对蓄电池的充电量减少,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蓄电池慢慢亏电,导致车辆发动不着的故障,甚至蓄电池早期损坏。

4、进口轮胎不适应中国道路

有些人在更换轮胎时特别喜欢强调“进口”轮胎,其实国外的轮胎对国内的公路是不适用的,因为国外道路和中国道路的结构是不同的,比如:中国道路边缘都有15cm左右高的路牙,但在国外所有道路边上的路牙高度不超过5cm,如果在国外公路边停车时,靠路牙近点没关系,但在国内如果靠路牙太近就会对胎侧造成伤害,最终引起轮胎鼓包,提前报废。

5、车辆长期停放或者偶尔使用

有的朋友平时不开车,只有在放假的时候才开车出去游玩,其实这样是很伤车的,因为发动机、变速箱等运动部件因经常处于和空气接触状态而生锈,蓄电池也因为长期放置自放电时间过长而产生亏电,导致发动机不能启动,也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另外偶尔使用一次车,每次都开不远,也会对车辆造成伤害,因为汽车上的零部件在发动机启动至稳定运转阶段之间的磨损最严重,发动一次车消耗的蓄电池的电量大约需要车辆行驶20分钟才能补充足。

鉴于以上原因,最好的方法是每隔几天就开车一次,行驶半个小时左右。

6、紧固螺丝宁紧勿松

汽车上各零部件的螺栓,在设计时都是根据直径、螺距、用途来设计,其拧紧力矩的大小均有相应的规定值,达不到规定值的螺栓会松脱,但盲目增大拧紧力矩则会使紧固的零部件变形,螺杆变长断裂,因此应该按规定力矩拧紧螺栓。

7、制动好坏看拖印

制动拖印说明车轮已经抱死,但车轮在抱死状态下,会产生转向失灵,车轮滑移,甚至发生事故。因此现在的汽车上都有防抱死装置(ABS)系统,实验证明车轮制动力最大值是在车轮抱死之前的边滚动边滑移的状态,所以,并不是拖印越长越好。

以上只是误区的一部分,有些使用、维修、保养的误区会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司机和汽车维修人员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摒弃旧观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养、修车、驾驶知识大全之修车
【图】奔腾B70用户手册(使用说明书)六
【自驾车出游抛锚自修大法】
汽车维修自学通视频教程
避免在汽车维修中出现的几种误区
汽修十大误区-- 滑动轴承的轴瓦必须刮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