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读书最有效?

听到过很多读书推广人和读书达人说自己一年能读300多本书,不仅能熟练的记住大部分内容还能运用从书中学到的知识。何曾几时,我对他们的这些言论都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他们运作自己的一种手段,大量的吹嘘自己的学识与见识广罢了,但是当我接触到《实用型阅读指南》这本书时才明白,我原来才是那个井底之蛙,书原来可以这么读,知识原来可以记,原来只要方法运用得到书的价值就能发挥最大作用。

本书的作者大岩俊之在学生时期,是一个极其不爱读书的人,同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基本上等同于没有。当然这件事情在他上班之后也没有多大的转变,偶然间他看到了改变他的一句话:“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在之后日子里他开始学习各种的读书法,参加各种研讨会,最终在他创业之后,他成为了一名读书法、思维导图、各种记忆术的等能力的讲师。

《实用性阅读指南》说起来其实就是三个事:设立读书目标、牢记书中内容、迅速行动起来。

设立读书目标

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中,大部分的读书多多少少的都带有一些“功利性”,有的时候,我们是为了学习一下新的领域,有的时候我们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需要掌握书中的内容,那么问题来了,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是漫无目的地捧起一本书从头读到尾,但当你问他的时候,他也说不出来个什么。这时候我们就要向自己提出几个问题了,我们为什么选择了读这本书,而不是其他一本?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因为在这上面有我想要了解的内容”、“因为这本书能提升我的工作技能”......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的“目的”性,但是当我们大部分人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这些“目标”都会变的模糊起来。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有过学习新事物的经历,当时你主动地学习和被动的学习哪个效率更高一些?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都应该是主动吧。

我们阅读书籍也是一样,我们需要带着目的性去阅读,大岩俊之告诉我们说:“带着主动的意识去行动会更加专注,因此也会更集中注意力,容易有所收获。”

牢记书中的内容

学会了设立读书目标,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了,当我们带着目的去阅读的时候,我们会主动地判断书中的重点内容,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哪些是我们不需要的。当我们找出了重点内容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牢记书中的内容,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记住书中的内容呢?大岩俊之提出了“以向他人复述为前提来阅读”,这个方法让我们在牢记的同时,还能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在我们身边有一种伟大的职业,那就是老师,不管你们发没发现,我们都应该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老师掌握知识的程度很牢固,因为老师每天给我们授课前都会以向给我们讲述为目的,反复的阅读书本和教材,直到给我们讲述清楚,老师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知识点。正是由于老师“输出”的机会多,所以老师就能记牢书中的知识点,反观我们阅读也是这个道理,“以向他人复述复述为前提来阅读”,我们就能记牢书中的内容。

古人说过:“自己若要理解,就先教会别人!”

迅速行动起来

如果只是读书,而不去行动,那么说明只是把书本当做了“阅读材料”,这本书的意义仅仅体现在了阅读上,书是很多作者很多年来的经验积累,不一定所有的东西都是适合我们,但是只要有一点适合,我们就会有很大的收获。所以当我们阅读完一本书,我们要做的就是行动起来。

不论实际怎样,行动起来总是困难的。但是,如果将目标细分成我们立刻就可以开始的小目标呢?很多时候,我们都将减肥放在嘴上,但是真真正正的坚持下来的人没有几个,那么如果我们将目标细化成我一天跑400米,这个小目标是不是会更好完成一些?实验证明:将长期目标换分为每天的小目标,人们会更加愿意完成。我们将学到的内容实践也是一样,将行动步骤化为立刻就能开始的步骤,一点一点的去完成,就能迅速地行动起来了。

“通过阅读书籍可以获得知识,但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有效果。”

很多人都说阅读何必这么麻烦,阅读是需要快乐的。这话没错,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当我们运用学到的内容精进我们自己的时候,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快乐呢?希望你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实践起来遇到更好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也总是“空读书”吗?如何将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三个步骤,让你的知识变成能力
读书要怎样才能学以致用?
有哪些优秀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七个步骤,教你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