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唱歌技巧:浅谈真声、假声、混声

每位学习唱歌的朋友都听说过真声和假声,会习惯性的认为,那种不用力、很自然就能唱出来的声音就是真声,而那些需要我们夹着嗓子去唱的声音,那种听上去非常尖锐的声音,就是假声。

什么是真声?

简单的说,我们平时讲话的时候用的就是真声,它是靠声带振动发出来的声音,当我们在发真声的时候,两片声带会靠拢并整体发生震动,此时如果我们想放大自己说话的声音,那么只能是通过提高声带的张力来调节音的高低,所以说真声完全依靠的是声带振动,也就是固体振动来发出声音,所以听上去会显得比较结实、明亮。在唱中音或者是低音的时候,会习惯性的运用真声,听上去跟我们平时讲话时的声音差不多。

其实对于目前大多数流行歌曲而言,歌手在演唱的时候都使用真声在演唱,这样听上去会更加的亲切,更加的自然,更加的口语风。但由于真声的音域范围比较窄,如果只会使用真声唱歌,那么适合我们唱歌的歌曲就会非常的少。想要唱高音或者低音,就需要通过假声来唱,当我们在从真声切换到假声时,此时就有一个过渡区域,这个就是换声区。

什么是假声?

是针对“真声”而言,指发声上的一种特殊技巧。假声音量小,离生活语言音色远,给人一种娇柔感,常常运用在高音头声区。

发假声时,声带部分边缘振动,边缘变薄并明显拉紧,同时室襞外展,会厌软骨上举。由于声带边缘很薄,两侧声带便不能紧密相贴,振动时呈纵向(即上下)进行,声门留下一条缝隙,所以发声时耗气量比真声要多。在发低的假声时,声门的裂隙几乎相当于整个声带的全长,随着假声音高的上升,声门裂隙也逐渐变短,唱到假声的最高音时(约在c3以上),声门裂隙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椭圆形裂隙(或称菱形小洞)。

我国民歌演唱中,也常见运用假声艺术的,如湖南的高腔,青海等地的花儿,内蒙的爬山调、长调等。在中国戏曲传统声腔演唱中,有不少剧种、行当也常常运用假声演唱,例如京剧、汉剧的旦角,川剧、秦腔、豫剧的丑角,等等。在运用中有采取真假结合的,也有用假半音的,即上假下真。

什么是混声?

是真声和假声两者想混合的声音。其发声状态为:从低声区开始,就使声带边缘变薄,参入少量假声,随着声音的上行,假声成分逐渐增多,但仍不失少量真声。
中声区真假声近于相半,混合共鸣较好。混合声的音域较宽,约从a-a2/a3.整个声区自下而上均为真假声混合。声音统一连贯,无明显换声区或换声点。
这种声音的效果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真声不炸,假声不虚,混在一起”。
一般说来唱高音时假声成分多些,唱低音时真声成分多些,唱中音时真假混合成分多些。
混合声使高音明亮,低音结实,由于它具有真声色彩,比较接近我们民族的语言,容易做到吐字清楚,声音上下贯通又比较方便,所以,它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
混合声已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唱法歌唱者所采用。其实,在我国传统戏曲、曲艺、民歌中混合声早已有应用,只不过由于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剧种风格、语言和地方欣赏习惯,所使用的真假声比例不同而已。民族唱法所追求的自然混合声,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获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唱歌中声区的训练方法
跟我学唱歌(4)--明亮圆润的歌唱发音
怎样唱好中声区,找到最柔美的音色?
认真阅读,包你学会真假声混音唱法!
松涛视听沙龙 │ 浅谈混合声的唱法
美声唱法与声乐歌唱艺术--混声与换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