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著名学术期刊爆出丑闻:施特劳斯相关论文遭歧视

本文为原创文章,若要转载,请先联系后台君。


据波兰华沙大学(University of Warsaw)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克利福德·贝茨(Clifford Bates)爆料,巴黎的一位学生完成了一篇关于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的论文,并投稿给欧洲著名政治哲学刊物《欧洲政治理论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贝茨认为这位学生的论文相当优秀,完全可以在一流政治哲学刊物上发表。但是,这篇如此优秀的论文却被《欧洲政治理论期刊》以相当荒唐的理由拒稿了。

 


(《欧洲政治理论期刊》)


《欧洲政治理论期刊》拒稿的理由是:“我们的想法是,施特劳斯与马基雅维里的隐微书写问题主要是美国关注的问题。在欧洲语境中,对于欧洲读者而言,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尽管这篇论文非常有趣,而且也具有学术性,但是,这篇论文更加适合在美国期刊上发表。”

 

(贝茨爆料原文)


贝茨对此愤愤不平,他指出,施特劳斯的思想实际上渊源于德国思想传统。而《欧洲政治理论期刊》却认为施特劳斯的思想是美国人的事情,而不是欧洲人的事情,这暴露出该刊的浅薄与无知。贝茨指责道,《欧洲政治理论期刊》的编委会应该为此事而感到羞耻。

 

贝茨进一步指出,他不是说《欧洲政治理论期刊》不能拒稿,而是说《欧洲政治理论期刊》不该以如此荒唐,如此无知的理由而拒稿。而且,《欧洲政治理论期刊》的编委名单中有许多是美国学者。


施特劳斯学派或曰“施派分子”(Straussians)被学术界歧视或压制并不是第一次。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施特劳斯亲炙弟子托马斯·潘格尔(ThomasPangle)时任耶鲁大学助理教授。当他提出终身教职申请时,耶鲁政治学系毫不犹豫地否决了,理由是:“学术自由是一回事,但是耶鲁绝对不能授予两种人终身教职:第一种是列宁主义者,第二种是施派分子。”此论一出,美国学术界为之哗然,纷纷指责耶鲁干预学术自由。当年的美国政治学学会(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年会上,政治学家们为此争论不休。最终,耶鲁迫于压力取消了政治学系的决定,并为潘格尔的终身教职问题重新组织了评审委员会。潘格尔终于获得了终身教职,但是他却辞职不干了。他觉得自己即便获得了终身教职,也不可能跟他的政治学系同事们和睦相处。与其格格不入,不如归去他处。之后,他转任多伦多大学终身教职,后来,多伦多大学成为北美政治哲学研究重镇。目前,潘格尔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of Texas at Austin)政府系教授。



(托马斯·潘格尔)

 


施特劳斯是何方神圣?

 


(列奥·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生于1899年,逝于1973年,曾是美国著名学府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他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声名鹊起。但是,施特劳斯的名声与其说是盛名,不如说是骂名。北美学者与新闻媒体纷纷指责施特劳斯是美国新保守主义教父,并且认为施特劳斯及施特劳斯学派应该为小布什政府侵略伊拉克负责。而美国古典学界也不买施特劳斯的帐,揶揄施特劳斯的古典学是一种玄学,而施特劳斯学派像是封闭的宗教团体,神秘兮兮的样子。施特劳斯学派之所以给人这样的印象,是因为施特劳斯本人提出了一种隐微主义解释学。他认为历史上的政治哲学家坚持两种书写方式,第一种是显白书写(exotericwriting),其主要对象是庸俗的大众;第二种是隐微书写(esoteric writing),其言说对象是聪明的精英。显白书写是一种高贵的谎言,其目的是为了隐藏哲学家的真实意图,从而向大众传播大众能够接受的流行意见。而隐微书写才是哲学家的真正教诲,在他看来,聪明的精英能够在字里行间把握哲学家的真实意图。因此,学术界对施特劳斯学派颇有微词,而这可能是《欧洲政治理论期刊》拒稿的实际理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冠军 | 政治与政治理论——以及萨拜因、施特劳斯在中国
技术帖:本土博士如何在英文刊物发表文章?
期刊推荐 | 政治学期刊推荐
NHPE荐读 | 乔万尼·萨托利:我学术生涯中的机遇、运气与执着
“三代”政治散论
林志猛 | 柏拉图论混合政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