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游真相(5):旅游管理部门在教游客怎么旅游,游客坚决不买账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
鉴古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旅游管理部门费劲力气宣传招徕的游客,从景区门前行色匆匆地走过,甚至都不会看上一眼。
每隔段时间,旅游管理部门就会发布一些当地旅游线路,并佐以各种各样的应景名称,什么花季、清凉、冰雪,或者按照当地文化特征,冠以寻根或者古建。一条线路里融入若干景区,之后交付媒体开始炒作。围绕景区去推介线路,且不说这种推介尚处在低层次的观光旅游阶段,并没有深度游的价值与潜力,更多的问题在于在休闲旅游发展的大前提下,旅游管理部门脱离市场实际,以一厢情愿的做法,选择性的忽略了游客的真实意愿和更大的市场蓝海。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连篇累牍的对外发布旅游线路,旅游管理部门教人旅游,游客与景区市场间的双向选择被严重行政化和政绩化,旅游发展的空间被自我封闭起来。
固然,目前北方大多数省市还是以景区为旅游核心,但是去景区化的趋势十分明显,首先表现在除少数景区外,其他二、三线景区游客人数事实上的逐年下降,游客的多样性选择使景区失去了原有的粘性。旅游管理部门进行市场宣传,尽管对景区的知名度提升有所帮助,但并不起决定作用。造成这样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旅游管理部门不厌其烦的对景区进行推介和错误的线路划分。市场的形成有天然属性和自然规律。市场是属于旅行社和景区的共同合力,一个景区客源地人群与景区定位有着高度关联。其次,对旅游大产业来讲,景区并非是旅游的全部。旅游管理部门在强化景区作用的同时,排斥了城市自身的吸纳功能和招徕魅力,对涉及旅游所能带动的购物、城市建设、文明推动作用严重排斥,或者对市场行为严重背离。
旅游管理部门的核心功用事实上不过两条:协调引导和行业监管。旅游六要素中,“吃住行游购娱”均为必答题,如何协调商务、交通、文化、市政等各级、各部门是旅游管理部门必须完成的功课,比如在旅游中心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可预见的旅游人数不仅要提供相应的酒店床位数,甚至还要建设一定标准的城市厕所,厕位的男女比例都需要有科学划分。又如旅游公路的建设或者协调,都需要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或者市级、省级旅游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山西很多山岳型景区最后一公里很难打通,而路政管理又长年得不到解决,严重打击了景区发展信心。在景区市场建设或者规划引导中,旅游管理部门并没有从市场中寻找积极因素,有序指导景区开发,甚至对区域内的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失误,造成景区同质化泛滥和旅游项目一窝蜂的兴起,失去了旅游景区间的互补性,使得整个旅游行业竞争力下降,行业风险大幅增加,同时也是景区恶性竞争的源头。
第三,旅游线路的频繁推介,不利于精品旅游线路的形成。成熟市场需要有孵化时间和培育过程。时间跨度取决于景区品质、发展速度以及旅游市场自身的需求取向。如前几年乔家大院的火爆,其支撑点在于经历近三十年的开发建设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等影视剧的持续热播,从市场角度进行了游客好奇感。而乔家大院5A景区被摘牌,也源于景区周边商业开发过度,放弃旅游综合体必须具备的时间发酵周期而遭到了市场的抛弃。同样的例子,近年来网传河北古北水镇游客人数持续下降也是标准案例。旅游对市场极其敏感,同时市场也对景区做出真实的意愿表达。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旅游管理部门推荐的主题线路,大多含有长官意志,市场可操作性极差,几乎是一个死循环或者无效宣传。或者说,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是旅游管理部门集体失语的结果。也可以说,旅游管理部门该做的事情没做,不该做的事情却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牛背梁:驴友频走失 景区伤脑筋
xxx旅行社调查报告
【省文化和旅游厅】主题旅游让游客领略“千面”青海
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再扩容 山东德州线路加盟
旅游线路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研究
别让游客迷失在景区,游线设计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