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迈向绿色发展新时代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社科委委员 李晓西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为我国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建设美丽中国至关重要,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指导与启发。它从系统论、整体观高度提出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想,明确揭示了三个思路:一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有共同体的整体观,并以此来分析和解决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宁静、和谐、美丽;三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生态上要有系统性与协调性的思维,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规模粗放扩张、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近些年,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要坚持推进与完善。

  一是要坚持发展绿色产业。所谓绿色产业,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坚持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生产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清洁产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产业模式。绿色产业关键要以绿色技术为保障,以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等新绿色产业。

  二是要坚持发展低碳经济。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兼顾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这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倡导绿色生活与绿色消费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为达此目标,需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公布的绿色发展指数体系中,充分考虑了城市空气优良天数、细颗粒物浓度、废气排放量、地表水质、森林覆盖率等与实现绿色生活与绿色消费相关的指标,这有助于促进自然环境建设。而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等指标的重视,使我们看到政府对城市绿色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努力。其中,专门设有“绿色生活”一级指标,把绿色产品、绿色出行、绿色建筑、公共绿地等纳入其中,直接引导公众关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对绿色发展各项指标的关注程度。通过公众满意度调查,获取所在地区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环境绿化、生活垃圾处理等生态环境指标的公众反应。政府正在借助绿色发展测度等各种政策手段,促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政府在生态管理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环保工作实现了从环保部门的部门责任向党委、政府主导的共同责任转变;在监管对象上,从以监督企业为重点,向监督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监督企业并重转变。

  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要明确治理主体,实现各主体协同共治,共同承担生态治理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即政府管理与法律保障要共同发力。立法、执法与行政要共同承担生态治理责任。从立法方面看,需要有专门的生态治理机构来厘清和界定生态治理体系中各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国家生态治理机构设置、职能权限、职责分工、利益分配等事项。需要研究环境司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定位与落实问题,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警察和检察官等制度,为生态保护执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还要进一步规范生态治理中政府与社会、民众的关系。为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应建立利益相关方协商机制和全民生态治理的监督机制。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绿色发展”是基于东方智慧的新文明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动完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杨开忠:城市中国时代:直面并治理“城市病”
“十四五”规划纲要第十部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