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有恒勤奋,便是不凡之人

小童说星座

所谓“有恒" (有时曾国藩称为“有常”),即无论做什么事坚持不懈,始终如一。 曾国藩十分重视有恒,称有恒为人生“第一美德”。他认为“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1858年,曾国藩在给他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涂皆略涉其涯涘(涘:si(四声),水边;涯涘,泛指边际),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认识,一耻也;每作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慢),废搁殊多,三耻也。”其实,这段话并不属实,而恰恰是他重有恒思想的具体体现。
其一,1858 年后短短数年间,他即基本学会了辨认星体;其二,书法事实上他自作京官时,就“深以学书为意,苦思力索,几于困心横虑”,1858年后则练字更勤,“每日笔不停挥”,除办公务和读书、作文、写日记以外,还坚持“习字一张,不甚间断”,至于说“不能临一家之体”,则正是他对书法艺术不懈追求的表现;其三,至于其他事情或学业,其所谓“有始无终”,则主要是指他本来打算治经要成一代“通儒”,作诗欲与陶渊明、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人齐名,写文章要和当时桐城派名家梅曾亮比肩,但由于自1853 年起,奉旨办团练镇压太平军,十几年军旅疆臣生涯,因而“卒卒无暇不能以笔墨陶写出之”,未能尽偿所愿,却并非是真正由于他个人做事有始无终所致。
事实上,曾国藩修身、治学终生无不以有恒自律。倡行勤俭,老而弥笃,治学也是如此。他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譬如读经,要谨守“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坚持下去,定会达到预期目的。他一生治学,从青年时期至垂暮之年,日以继夜,孜孜以求,不管公务多么繁杂,始终按计划进行,从不间断。直到生前最后三年疾病缠身、行动不便、右眼失明时,也还每天除定时办公、接见宾客僚尾之外,“吟览经史古文,以为日课”并每月抽时间作时文一至二篇,坚持不辍。
就在他临死那一年病重卧床不起时,“犹取《宋元学案》、《理学宗传》等书,披览大意”。可谓是持之以恒,至死不渝。正是因为他对学问终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才使他尽管一生后20年基本忙于战争和疆臣公务,也取得了常人所不及的成就。近世中国一代才子梁启超说曾国藩一生单就文章而言,已“可以入文苑传”。民国文人徐凌霄、徐一士兄弟则称“国藩文章诚有绝诣,不仅为有清一代之大文学家,亦千古有数之大文学家也。”更有甚者,有人誉其文章“冠绝古今”,“使司马迁、班固、韩愈、欧阳修之文绝而复续。”
曾国藩重有恒的思想,既是对他本人修身立世经验的总结,也是承继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果,其中不乏科学的合理因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反复提到一个字
曾国藩的智慧:狂势进取,专注一事
曾国藩八则家训,教育子女,一生受益!
曾国藩之数字箴言精华版
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曾国藩励志名言人生格言(读书,治学,修身,处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