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愿做 “另类”基金,靠谱的科技类创业者间可以互相闻出味来

4月7日,明势资本在北京华贸中心丽思卡尔顿酒店发布了2016年度基金情况,并一一解析了明势资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做什么?不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

 1. 成绩单

 明势资本成立不到三年,目前管理两支美元基金和一支人民币基金。其中第一期美元基金78%项目完成1至3轮后续融资;二期美元基金50%项目完成1至3轮后续融资;人民币基金1/3项目进入下一轮融资。

 目前明势资本投出的60多个项目里有17个项目已经完成B轮或C轮融资,七个项目估值过亿。

2017年,预计有8个项目收入过亿,净利润将超过2000万。其中有两家被投公司净利润有望过亿, 有3家公司今年将进入IPO上市辅导。

 2016年明势投资成本接近1.5亿人民币,但所投项目在当年后续的融资额将达到45亿人民币。

  2. 价值观:做什么?不做什么?为什么?

 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强调:“对于一只基金来说,很多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据黄明明介绍,明势资本在2014年刚开始做第一只基金的时候,对于游戏、社交、跨境电商、垂直电商,以及一些被资本热捧共享经济项目,当时都有机会最早投进去,但是内部团队仔细研究后,他们决定不投。因为在明势看来,“2014年其实对新基金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年份,甚至说是一个比较差的年份。”

 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全面放缓,各种体制性问题、结构性的问题已经到了不解决就没法进一步升级的地步;另一方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各种新的风口项目如O2O、互联网 、P2P金融项目大量涌现。如果在那两年新成立的基金,重仓在前面这几个赛道的,今天的日子可能会不太好过。”

 而明势团队内部,在2014就分析到几大红利的消失。黄明明指出,人口红利、互联网流量红利和第一代互联网的技术红利都已经消失。“所有人都在寻找什么是下一个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或者驱动力,甚至出现资本寒冬说。”

 对于资本寒冬一说,黄明明并不赞同,“无论是2015年,还是2016年,从来没有什么资本寒冬。相反,进入到市场,尤其是进入到一级市场的热钱与往年相比反而更多了,这还不包括近一年万亿的国家队入场。”在黄明明看来,从2015年底到2016年,所有人突然放缓了脚步的原因其实是优质资产的标的荒。

 “大家发现,之前所谓的一些风口项目、独角兽项目的发展很快遇到了天花板,甚至进入下行阶段。2016年是投资界集体找不到北的一个阶段。”

 黄明明指出,“在这种境况下,唯一能够穿越经济低谷的,一定是由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率巨大的飞跃和提升。”

 因此,2014年,明势资本率先进入当时冷门的工业机器人、工业制造领域。并顺应这个主题在后来找到了能够提高效率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主题。

 黄明明在演讲中还提到了明势资本的两条核心价值观:只寻找在科技领域技术驱动的最优秀的创业者,然后不遗余力的去帮助他们成就伟大的公司;只在自己专业的领域追求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他还透露,明势资本招人时,最看重的是要真的相信科技改变世界。投资过程中,他们也找到了科技创业者的共性:“务实、低调”“彼此间是可以互相闻出味来的”那种创业者。

 3. 方法论:根据地打法

 明势资本看好新工业、技术驱动的消费升级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其中在工业领域,明势的打法是分两个坐标轴:层级架构和产业。架构就是从解决方案层到设备模块层,做整机或者本体,最后到核心零部件,目前明势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布局的优秀公司,有些公司已经成为行业佼佼者。产业主要是聚焦在天花板足够高、离钱近的产业,包括消费电子、汽车产业、军工安防。

 不只在工业领域,明势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打法,他们称之为根据地打法。既在每一个重点领域建立一个根据地。比如,在汽车出行这个大领域里面,明势以其天使投资的车和家项目为据点,沿着整个产业链来梳理项目。这样能看得更深入,更落地。

 关于人工智能,明势会分别在底层架构和应用层两个层面来布局,并有意识地锁定领军人物。通过这些关键人物,第一时间获取优秀的项目信息。

 黄明明最后总结,2016年最深的体会是: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在所有人减速的2016年,我们的投资速度是以前的2倍,以前我们每年大概投资不到20个项目,2016年我们投了30多个项目。2017年我们会继续加速在我们懂的领域、专业的领域布局。我们相信少即是多,慢即是快。最后回到今天的主题为‘科技创新中国’一起贡献一份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第一篇万字长文!
为了证明女人管钱更靠谱,我们采访了12位女性投资人
黄明明:我为什么要做一支由创业者做LP的基金| ASK VC视频
挑战中寻求新机遇:文娱投资之路应该如何走?
资深投资人说:我只投这样的创业者
高榕资本张震:复制成功,投资人要“盯”住这两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