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空问答

不是的。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碰到关节疼痛伴有关节畸形、行动困难的患者,他们急切渴望医生下个准确的诊断,以解决他们的痛苦。然而,许多种疾病可以多种表现并存,增加了诊断上的困难。但是,如果不能明确关节病的病因,就难以予以针对性地治疗,患者会长期受疾病的困扰。因此,有必要将常见的几种关节病予以鉴别。

痛风和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痛风”是一个遗传性疾病,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以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的炎性变化为主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长。当体内嘌呤代谢产物尿酸产生过多、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时,尿酸即在血液及组织内积聚,形成“痛风”。在急性发作期常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很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和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是: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常表现为夜间突然发作、剧烈疼痛:多以急性关节呈红、肿、痛开始,72小时达到顶峰,1~2周可自行消失,数年再发作;当吃含嘌呤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酵母、烟、酒等,高尿酸在血液和组织内积聚易形成痛风石,多见于趾骨关节周围,也可形成肾结石等。而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是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多发作于关节受风湿之后,常表现在大关节,如膝盖、踝、肘、腕等关节的游走性关节炎,心肌及瓣膜同时损伤,也就是这个病可同时表现为“舔关节、咬心脏”。

  两者的治疗也截然不同。痛风是用抗嘌呤代谢、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如秋水仙控制症状。而风湿性关节炎是采用水杨酸类药物。

  随着时间的推延,痛风由于反复的发作,不仅组织损害,而且骨质的关节端有侵蚀,再加上痛风石的沉积,使关节呈慢性炎症和关节畸形,很容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混淆。

  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遗传性,病因不清楚,与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相关,不及时治疗几乎所有内脏器官都会受累:全关节可发生破坏性病变,引起关节慢慢变畸形、强直,双手呈鸡爪状,功能丧失甚至瘫痪,骨和骨骼肌萎缩,还常常伴有关节外的症状。化验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

  痛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三者不难鉴别:痛风好诊断,测血尿酸升高、摸到痛风石就可以确定。风湿性关节炎,单独存在很少见,多为大关节炎,在急性期多有风湿性心肌炎,慢性期患“风湿性心脏病”,化验抗链O实验呈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的顽症,关节畸形、功能丧失明显,呈僵直或瘫痪,类风湿因子阳性。

【更多高质量的健康科普文章和健康问答,请关注“华络健康”头条号;华络医疗正在举办免费赠机活动,详情见华络健康头条号菜单下“赠机活动”】

痛风是怎么发生的?

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近几年有升高的趋势!),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

2.间歇发作期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状趋于不典型。少数患者无间歇期,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

3.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关节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果。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见于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及鹰嘴、跟腱和髌骨滑囊等部位。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皮下痛风石常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并存。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4.肾脏病变

  (1)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结石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在泌尿系统沉积并形成结石。在痛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现于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结石较小者呈砂砾状随尿排出,可无症状;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和积水等。

  (3)急性尿酸性肾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骤升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晶体。多由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即肿瘤溶解综合征)等继发原因引起。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风性关节炎的易发位置有哪些
​【痛风】肖春宏老师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有哪些关系?
急性痛风的疾病知识你了解多少?
痛风朋友看看有多少尿酸盐结晶沉积体内
痛风有多痛?得过的人才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