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尹老师说】孩子生来都差不多,为什么差别会越来越大?

本文长约1300字,建议阅读4分钟

我是尹老师,今天想跟大家聊“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应该怎么办?”这个话题。其实在讲这个话题前,我在网上也看了一些其他的心理专家和老师的见解,他们认为跟病理方面、生理方面、饮食、环境等方面有关系。我今天提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和大家分享~


孩子的差别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来自尹老师家长学堂

00:00 09:50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我觉得孩子的专注力不够或是注意力不集中,跟病理方面、生理方面、饮食、环境等关系不大,一定是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所以我们本身要在家庭教育中寻找解决方案。



孩子的专注力不够有以下几种现象:


  • 上课不注意听讲容易走神,写作业不定心;

  • 考试粗心大意,往往再看一遍就会做;

  • 字写得龙飞凤舞,一个大一个小,难看;


这些现象让家长很头疼,因为这样的孩子,学习往往陷入纠结,成绩不会太好。



孩子的专注力不够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百分之百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01

给孩子过多的干扰

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周围围绕太多人。除了父母,家里还有阿姨、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这么多人围绕一个孩子,事实上他们给孩子的干扰非常多。比如说奶奶想给他递一个苹果,爷爷过来觉得哎呀孙子渴了,要去倒杯水。


02

用自己的主观思想去干预孩子


家长还喜欢用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干预孩子,比如说有的时候孩子在搭积木,家长就过来说:“宝宝,不要玩这个了,你跟爸爸去看电影吧。”“你跟妈妈到楼下去逛一逛吧。”等等打扰孩子。


03

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和书


很多拥有一两个玩具的孩子,往往就很珍惜,他在玩这些少量玩具的时候,就会进入一种固定和深度思考的状态。但现在的孩子,往往是玩具过多,玩个五分钟积木,就想又去弹一弹琴;看五分钟电视,觉得不好玩又去玩玩iPad。


04

宠爱型方位的教育方式


宠爱型的孩子,规则意识是缺失的,且以自我为中心。在家里都围着他转,到了学校,会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跟着老师步调来。他觉得自己脑子里想象出来的图像和画面比现实生活更加精彩,这个往往是自我意识过重的表现。


05

父母的教育观念不一致


父母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在心理上没有定性。因为孩子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他不知道该听爸爸的还是该听妈妈的,容易钻空子。渐渐地,孩子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完全遵守规则。


06

生活步调太快,父母都是急性子


由于现在生活节奏非常快,好多的父母又是急性子,做的好多事情都像赶场子一样。学完了画画,接着就去学书法,学完了书法又要去踢足球...一场又一场,孩子的心没法静下来,更没有闲暇去认真地专注一件事情。


07

父母对子过度打压



我们对孩子要管教,但是不能打压。打压型的孩子会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法达到父母的期望,处在恐慌和纠结之中。此外,孩子在学习上曾经积累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比如说做作业慢、反应不够快等,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打压型的家长对孩子有过多的批评和数落,让孩子不自信,容易产生逃避的心态


跟大家做个总结:孩子的专注力和注意力不够,跟先天是无关的,跟后天的一些饮食因素、生理因素以及这种外部的环境天气等因素也是没系的。我认为最直接影响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教养的方式。


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一定要有慢生活的心态,让孩子有时间沉静下来去思考。其次,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干扰,不要天天围着他。我觉得每个孩子天然带着一种专注力,只要我们不去干扰他,不用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去破坏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看看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你有吗?
为人父母必知50金律
点评一位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2)
【答疑汇总陈默篇】家庭如何助力小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随笔:三四岁的孩子,培养专注力,一定要用这些游戏┃紫色秋兰
用这样的方式改正孩子行为,有害无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