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告诉你端午所需知道的一切(内含12种粽子做法)!

任频捷
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


最近北京的天气很热,但我忍着一直没有吃冰。盼啊盼,终于盼到了端午节。因为从中医上来说,只有过了端午节,我们才可以吃冰、吃西瓜。嗯,我还算是个听话的孩子:-)。


端午吃什么?

好吃不过粽子

这几年我们每年都给大家送上不同口味的粽子。比如,第一年我做了十种口味的粽子馅儿。要说起包粽子,看上去容易,可要包出一个模样规整、惹人喜爱的粽子,还是要练习的。第一次包粽子时,也是办公室隔壁的阿姨教我的。现在虽然办公室早就搬家了,可是看阿姨的朋友圈,不时的都在转发我们的新菜。因为一个粽子,结下了一段友谊。


- 迷迭香短片 -

中国粽子:史上最牛逼的中国粽子交响曲!


记得当时这个视频拍了整整一天。为了要将这个视频剪辑出我们认为的最高水平,剪辑小哥熬了好几个通宵,一定要和自己死磕。经常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视频能拍的那么精致,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群人都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以行业各方面的最高水平为标准来要求自己。

去年呢,我们教大家做了水晶粽,就是下面这个用西米和奶黄馅做出的Q弹Q弹的美人粽。

- 迷迭香短片 -


水晶粽:这只冰美人水晶粽,与“粽”不同!


今年我们又将泰餐里最受欢迎的芒果糯米饭裹进了粽子里。不仅孩子爱吃,也是女生的最爱。因为糯米在椰浆中浸泡,吸收了椰浆的精华。它的味道有很多层次,先是糯米的软糯,接着是椰子的香气,中间包裹着酸甜爽滑的芒果,一口咬下去,好满足有没有;-)。


- 迷迭香短片 -


椰香芒果粽:粽子好吃的最高境界,爆红的椰奶香芒弹弹粽!


除了我们的创意粽子,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粽子。比如,客家灰水粽。灰水,就是草木灰的水,是把植物燃烧后的灰烬,用水溶解过滤后的水。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是天然的碱。所以,灰水粽也叫碱水粽。

将当地的布惊草和黄豆苗、稻草烧成灰,用水煮,接着将滤出的灰水和裹好的粽子一起放入锅中。细火慢煲,让灰水充分渗入每一粒糯米,这样粽子肉就带有黄板树、黄豆苗、稻草的浓香味。煮好的灰水粽色泽金黄,晶莹亮泽,蘸白糖或者蜂蜜吃,让人一口难忘。

当然还有云南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竹筒粽。用新鲜的金竹、香竹、薄竹、甜竹的竹筒做容器,在每一节竹子中盛入米和配料。一般用宽大的蕉叶、粽粑叶封口。从竹筒取出来的时候蘸一蘸糖,吃起来格外的清香怡人。


虽然各地端午粽子的吃法各有千秋,但热乎乎的粽子最终都是包裹着我们思乡、团圆的一颗心。


还要吃鸭蛋?

端午要吃鸭蛋,并且一般指的是咸鸭蛋。端午节吃鸭蛋有辟邪祛暑的功效,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古代时,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瘟疮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而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因此,我们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咸蛋黄包进粽子里。我自己更喜欢吃咸粽子,蛋黄肉粽就是我的最爱。也可以用咸鸭蛋的外壳做成蛋粽子,就是这颗好吃好玩的糯米蛋啦。

- 迷迭香短片 -



饮雄黄酒

端午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古语云:“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没有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江南地区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而这“五黄”分别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因为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因为喝了雄黄酒而现出蛇身,所以民间便认为雄黄酒有着解除百毒的功效,于是端午节饮雄黄酒也就变成驱邪解毒的传统风俗。

雄黄酒不是很好买,我们今天喝点热好的黄酒也是一样可以驱寒祛毒的。了解了端午该吃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端午有些什么习俗。


端午习俗知多少?

端午习俗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的主要习俗。端午节的英文Dragon Boat Festival,就是英译的“龙舟节”。相传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划龙舟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后来不同地区的人们还付予了赛龙舟不同的寓意。不同民族、地区,划龙舟的时间和传说都有所不同,大多数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划龙舟,对腰部力量和臂力可是个考验。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是学校龙舟队的,经常在Charles River上训练。后来我到香港投行工作的时候,每年香港都会举行各大企业、组织的龙舟比赛,也是一年一度的大活动,大家都玩的乐此不疲。



端午习俗二:悬艾叶、菖蒲、蒜头

端午又称端阳,端是开始的意思。端午是仲夏时节的开始,正是寒气和暑气交替的时候,阴雨较多,容易形成寒湿之邪,因此古人在端午时节用艾叶、菖蒲、大蒜等祛除寒湿以防疾病的发生。正因为有祛除端午时节寒湿的功效,艾叶、菖蒲、大蒜被称为“端午三友”。

艾叶,性温味苦、可温经散寒、除湿止痛。艾叶内服外用效果均佳。内服有一些方子可以去中医院咨询,主治女性宫寒。外用则分两种,一种是做成艾绒或艾条进行艾灸,可温经通络:另一种是熏洗,可温经散寒祛湿。

菖蒲,性温,味辛苦,可芳香开窍,散寒祛湿,以内服为主,对于平素脾阳虚,寒湿较重者有效。艾叶是祛外感寒湿,菖蒲是祛内部寒湿,侧重有所不同。菖蒲酒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酒本身就有温经通脉、散寒除湿的作用。菖蒲和酒的结合则增强了散寒祛湿的功效,味道醇香。

大蒜,性温、味辛辣,可温中、消食、理气。大蒜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对胃肠道感染所引起腹痛腹泻有很好的疗效。端午时节寒气与暑湿之气交互,最利于细菌的繁殖,很容易发生因饮食不洁而导致的腹痛腹泻等疾病。大蒜有很好的杀菌功效,除增味提鲜外,还能防止食物腐败。

端者,始也。端午用艾叶、菖蒲、大蒜养生是开始而不是结束。端午以后根据气候或自身的身体情况,仍可继续使用“端午三友”。



端午习俗三: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挂香包也叫戴香包、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象征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小孩们被要求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身体安康。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得保安康。



端午养生正当时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闷热。燥热的天气会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较大影响,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人的情绪会如变化莫测的天气,喜怒无常。性格内向的人往往更容易在心里产生郁结。

因此首先要保持室内环境通风、干燥。空气清新了,人就容易愉悦乐观。早晨和傍晚多出去走动,不要因为怕热而整天呆在室内空调房里。主动参加踏青、郊游等户外活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同时多与朋友沟通情感、交流心情,减少独处时间。多听音乐,舒缓的音乐同样可以诱发、升华心绪中的积极因素,调节血流量,产生镇静的作用。

端午预示“仲夏”已来。潮湿的空气加上持续高温,人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袭。古话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泉。如果在仲夏期间不明原因出现情绪低落、心悸、贪睡、胃口欠佳等症状很可能是体内湿气旺盛加上心气不足所致。

这段时间,将艾叶加入热水中泡脚,就可起到理气除湿,温经通络的良好效果。此外,在享用节日美食之时,忌食过量生冷食品,注意健脾淡补,不妨多吃一些苦瓜、绿豆芽、红豆、薏米等具有祛湿养生功效的食物,通过简单有效的食疗排湿消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11端午节棕叶飘香龙舟传情
五月初五话端午,最全的端午节习俗,很珍贵!值得收藏~
端午快乐
你知道吗?除了吃粽子,端午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又是一年端午时,传统习俗知多少?
苏州传统的端午民俗,你还记得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